生地年需求量分析
2018年报道年需求2万吨,
2020年报道市场年需求量3万吨左右,

生地种植周期分析,影响产量因素分析(成本)
因各地的气候条件及品种的不同,栽种时间也不同,但一般可分为早地黄和晚地黄,早地黄于4月上中旬栽种,晚地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
北方4月上旬至4月下旬,栽早地黄或春地黄,在北方,小麦收获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晚地黄或麦在地黄。在南方惊蛰至春分栽种
生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幼苗期(从栽种出苗至棵径10厘米,4~6月)、盘棵期(叶片迅速生长,6~7月)、块根膨大期(叶片生长缓慢,块根迅速膨大,7~9月)、成熟收获期(地上部生长停止,10月)
地黄种植所需的成本,每亩的成本大概在4000元左右,其中包括地租800左右,一亩所需种子一般是200斤,按照市场价格(15-18一斤)大概是3000块钱左右,化肥、农药、工资以及一些其他的种植设备所需大约2000元。
总成本大约是6000元一亩。(而正常年月种子大约在3.5元一斤)
产量是5000斤鲜货折干1000斤干货,500kg干货,加上加工费1元左右一公斤
目前种植成本折干后农户种植成本13元左右。

年产量分析,主要生产地区,老库存分析
由于2015至2018年,生地连续四年低价,生地种植户50%的亏钱,30%的保本,20%的微利。形成种植面积以每年30%递减,造成种植面积减少,库存得到消化。从而种植户和存货商之间博弈中双双败北。
在2021年前几乎就是大家都不赚钱供给基本维持紧平衡。
山西省洪洞县种植500亩;浮山、临汾200亩;襄汾、曲沃、 绛县、翼城600亩;万荣河津 1000亩;临猗、永济1000亩;其它700亩,合计大约4000亩左右;河南省孟州、济源、原阳、武陟、生地种植面积大约6000-8000亩;河北邯郸1000亩,全国合计13000亩(本数据为2021年以前数据)
目前已经是天价行情了。默认没有任何库存了。
今年据产地情况已经超过8万亩的种植规模了,预计今年产新会有超过4万吨干货产量。
历史价格,影响因素

本身从15-18年长期低价,导致供给就变少了。所以从2020到2021年就是生地的一个因为供给变弱导致的上涨周期。可以看到在21年6月的时候就已经涨到16.5元每公斤了。可能当时就有资金在介入了。结果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主产区受到很大影响。
库存和当年产区种植区域被洪水淹没。
直接导致当年供给受到严重影响,使得生地到达历史高位。
2022年1月统货达到50元每公斤的天价。
这意味着目前行情一亩生地田利润能够达到2万元左右。
而生地是一个短周期,且容易扩种的一个品种。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供给的大量出现,6000元的成本能卖出25000元的价格。
除非再次出现大型天灾,我认为目前的价格不可持续。
未来价格研判
在供给如此充裕的情况下,一但产新迎接地黄的可能只会是持续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