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本月的天气像是一场充满变数的奇妙旅程,气温起伏如同过山车一般,冷暖交替十分频繁,各地天气异常现象频发,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差异也在这个月格外显著,商家对容易受天气影响的品种关注力度额外较高,但截止目前并未出现因天气因素导致行情上涨的品种。
惊蛰过后,唤醒大地的沉睡,中药材种植户在去年高价的刺激下,今年的秧苗市场人流量依然较多,去年种植户多品种种植效益虽然不理想,在粮食价格偏低的背景下,但并未打击其种植积极性,从安国地产秧苗交易市场看,白术、半夏、北沙参、天花粉、防风、紫菀、丹参种苗交易量尚可,尤其是白术与半夏更多的人关注。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全国中药饮片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本月各大中药材企业陆续开展集采询价工作,一些拥有自有种植基地、能够实现全过程追溯的优质供应商,在询价过程中更具优势。
对于市场压货商家来讲,多以观望为主,多关注金融属性的调料品种、低价中药材、资源性品种、异常天气影响的品种。同时,持货者积极寻找销售途径,恐慌性抛售下,不排除出现错跌的品种。
一、聚集3月涨跌品种盘点
1、3月上涨或行情走坚的品种(不完全品种统计)
川麦冬产新继续,今年人气旺,产区交易火爆,行情震荡上行;芦荟来货成本高,价上浮;益智、黑胡椒商家关注力度仍高;浙贝母市场交易不及产区,报价较乱;湖南百合货少,价继续走坚;云南产区红花产新,行情小幅回升;猫爪草临近产新,行情破千;薤白货供应偏紧,价涨。
2、3月跌价或行情走疲的品种(不完全品种统计)
猪苓货源走销不快,价显疲;何首乌回落;板蓝根货源供应充足,行情低迷;栀子有商家抛货,价回落;党参、当归行情继续回落;鳖甲走动不快;土鳖虫继续回落;决明子、补骨脂、天冬行情不及前期;沙苑子止跌转稳;白芍尾芍有商家抛货,价回调明显;款冬花货源供应充足,价疲;川芎临近产新,价疲;黄芩库存丰厚,行情低迷;高良姜止落转稳;射干商家多根据需求购进,行情进一步回落。
二、近期部分中药材安国市场行情涨跌排行表

上图为:安国市场三月部分品种行情对比排行表
三、年后市场部分热点品种点评
1、板蓝根产区的转移导致行情的低迷
板蓝根是常用大宗品种之一,去年秋季产新后,受货源产出量大影响,行情出现明显下滑,目前产区报价在7-7.5元之间,甚至有部分种植户急于出售,价格还低,是什么原因导致行情的低迷?未来是否存在机遇的出现呢?

上图为:板蓝根
板蓝根的生长适应性比较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所以全国多地均能种植,黑龙江与甘肃是板蓝根的传统产区,但随着高价刺激,2024年新疆产区与内蒙古产区也有大幅扩增面积,此外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安徽、河北等地都有不定量种植,板蓝根新疆与内蒙产区的转移延伸是行情变化的至关因素。
当前价位已经跌破种植户的成本价,今年的种植面积必然出现一定量的萎缩,对于投资者买货风险不大,但丰厚的库存也在制约行情的上行,对于板蓝根而言,未来机遇只有价格持续低迷,种植户彻底失去种植热情后,才会迎来新的一波行情。
2、河北半夏种植面积仍有量
旱半夏分为野生和家种货,前几年主产区是甘肃,随着种植技术的突破,目前河北产区已经成为半夏的主产地,每年货源产量大小对行情走势有着至关的影响。
2024年气温适宜半夏生长,产新后发现亩产量增多,多在2000斤上下,在种植面积扩增的背景下,产出量较大,行情从产新前50元一路下跌至最低36元上下,价格越跌,关注商越多,于此同时,有商家积极购进,随后带动行情反弹至目前45-48元的行情。

上图为:半夏种球
目前,又到了一年种植半夏的时节,由于今年秧苗价格不高,种植户亩投入降低,对来年的行情有所期许,预计今年半夏种植面积依然有量,后期密切关注长势情况,总之,半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种。
3、射干行情到底怎么了?
射干是河北地产品种之一,于2023年2月创下了180元的历史高价,可以称为小品种中的“黑马”,高价刺激生产,随着高价刺激生产,多产区发展种植,山西、陕西、河南、东北、内蒙等多地均有种植,可谓是全国遍地开花。

上图为:射干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货产出量增多,行情一泻千里,射干行情越是下滑,加工户心理越是谨慎,因为在全国种植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很难估计出货源的具体产出量,多商预测今年秋季新货产出也会有量。
在当前背景下,射干产新价格下滑,表现看是新货产出有量的原因,实则也与库存、需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射干当前行情虽然有明显的回落,但仍处于底部震荡调节状态,商家需顺势经营。
四、总结
在当前的中药材市场中,商家们普遍处于迷茫状态,这种迷茫体现在多个层面,反映出市场复杂的现状与隐忧。对于压货商而言,如今要找到清晰明确、具备投资潜力的品种入手,变得愈发困难;对于加工户同样面临困境,部分品种的加工速度远远赶不上行情下跌的幅度。当加工户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药材进行加工时,市场价格却在持续下滑,这意味着加工后的药材不仅难以实现预期利润,甚至可能面临亏损;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库存的积压与行情的下滑形成双重打击。
与此同时,当前多品种的低价与春季秧苗市场的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象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局面,无论是商家还是种植户都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