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上周(2012.11.26-2012.12.02)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整体呈现小幅下跌态势。在监控的200个品种中, 15个品种市场价格出现上涨,176个品种市场价格持平,9个品种市场价格出现下跌,涨幅前五名为元胡、浙贝母、牛蒡子、肉苁蓉、射干,跌幅前五名为仙茅、赤芍、三七、川牛膝、款冬花。从指数走势来看,上周指数前期连续下跌,直至周四小幅回升后才开始走稳。在综合200指数的6个分类板块中,仅香料20指数和野生99指数呈现小幅上扬,其余各版块均出现不同的下跌态势,心脑血管20指数以下跌1.051%领跌其它3个版块。
本期关键词:中药进出口、《中国药典》拟增中药农残等限量标准
中药进出口
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各国出口额为770万美元,同比下降37.61%。中药制剂出口份额不断下降与原料类产品出口的不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境外注册、认证等各种贸易壁垒是制约中成药出口增速的重要原因,中成药走出国门进程依然缓慢。日本、中国香港、欧盟、美国和韩国依然是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五大市场的出口额占整个中药出口额的71.45%。其中,我们对中国香港和欧盟的出口增长放缓,对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出口增幅较为明显,分别达到25.76%、32.42%和21.81%,成为中药商品出口大幅增加的重要推动力。
据新闻媒体报道,面对国际中药市场300亿美元的巨型蛋糕,日本、韩国已经抢占国际中成药70%以上市场份额,中国只占5%。在令人尴尬的5%中,大约70%是中药材。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然而如今不幸言中。我们的中医药界要自尊自爱,不能始终靠‘外力’来带动。国外重视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去研究。国外没什么动静了,立刻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为敝屣。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中药产业国际化并非一路坦途,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目标市场的现状,灵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应对现有挑战并逐步扭转中医药目前这种发展态势,国内企业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际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是,要以开放式的思维,借鉴其他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药典》拟增中药农残等限量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拟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加强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的控制。日前,中药中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限量标准草案正在公示。
目前,我国对有害残留物进行相关研究的中药材种类还不足百种,虽然已可对中药材中的一些剧毒农药进行检测,但一些在中药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农药还涉及很少。中药材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应该是重要因素: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采收时期不当,为了加快生产周期、赶行情,一些药材产区在施用农药后不久(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如一些内吸性农药)就开始采收。
“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源头出了问题,后端花再大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如果内在品质出了问题则饮片切得再匀称、炮制再规范、包装再精细都无济于事。毕竟中医药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外在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在是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标准。
老话重提“药材好,药才好。”除了日常保健的补益药之外,更多中药是要用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食品的变质变味,民众至少可以通过外观和经验来决定买不买或吃不吃,而药材的使用多数要靠医生的处方;中药材,外观看起来越漂亮的药材,可能内在质量越差,普通民众单凭肉眼难以判断;问题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和逐步累积的,造成的损害也是长期和不可逆的,一旦爆发,其恶劣影响将有可能超过“毒奶粉”、“毒豇豆”。《中国药典》拟增中药农残、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限量标准的发布,可谓是老百姓的翘首期待中,有了更严格详细的标准至少不合格的药材将更加难以流入市场、药企等。话说中药产业是个充满希望的黄金产业,更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严谨、科学的发展思路,在我们这一代人将其继续发扬光大。
$pager$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本期我们选择以下品种进行点评:
天麻,市场受新货不断来市冲击,走势更显缓慢,各规格行情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目前6成干左右新统货售价70元左右,折干特级货价在165-170元、一级货价在150元左右、二级货价在130元左右、三级货价在110元左右、混级货价在110-120元。
后市点评:天麻的栽种面积受近年来价格不断走高影响,种植面积一直在增加,去年下种后天气干旱,秋后产新时阴雨连绵,使得大部分天麻不能正常生长而羸弱瘦小,加上很多天麻栽子品质退化,抵御病虫害能力下降造成减产。现天麻持续产新中,今年产量也大,但今年产地药农普遍在前期产新之中采挖不积极,少量采挖,少量出售,试探观望行情,造成今年的新货上市比较零散,现产地加工出来的货源均在6成干左右,货源走动欠佳,成交量较小,经营商多处于观望当中。
太子参近日受产地走畅价升影响,市场关注商有所增多,但总体成交量依然不大,目前亳州市场贵州中统货售价170元左右,福建中统货价在160-170元,安徽宣城中统货价在150元左右,大统货价在160元左右,货源走动不及产地。
后市点评:太子参自产新以来至两周前,价格一直处于下滑之势。市场客商多以观望为主,药厂要货也主要以补货为主,并未大量吃货现象。太子参各产地种植户也因价格较低的缘故,多惜售手中货源,加之今年在太子参产新时期,走动较慢、价格较不理想,留种较多。两周前,因亳州市场有商到产地补货,走动加快,该品产地价格出现了回涨,但市场价格暂未出现浮动,该现象维持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目前太子参价格保持平稳,走动也有减缓之势。该品受前期高价的影响,市场库存薄弱,随着实际用量的加大,走动将加快,但因今年太子参产量加大及今年下种面积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预计价格短期内应保持平稳趋势。
浙贝母市场行情转稳,货源正常购销中,药厂用投料货成交价88-90元,原装统货成交价93-94元。浙贝母无硫片走动加快,由于库存薄弱,价格上升较为明显,统货成交价升至120元。目前,该品产区货源多已外销,加工户手中几乎没货,少数有货商惜售心理再次加强,大货组织不易。
后市点评:浙贝母从产新开始,产地、市场行情稳步上涨,交易亦较为顺畅,药商关注力度不断增加,该品主要为无性繁殖,成品浙贝母增大,贝种就会减少,第二年产量便会随之降低。产区2011年的干旱、2012年雨水过多,造成浙贝母连续两年减产;今年国家对药材市场的整顿,增加了正品的用量,以及无硫片价格的提升,也刺激了浙贝母的行情;浙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农户亦富裕,在价格过低时,会导致农户惜售。浙贝母诸多因素造成持货商预期较高,但高价势必抑制其正常的消耗,也会导致部分低价成本出货,预计浙贝母后市行情还会有一定程度的震荡。
丹参现市场已有小批量新货上市,现市场山东统货售价12元左右,优选货售价在16元上下。目前市场依然有量,加之新货即将大量上市,预计后市行情仍不乐观。
后市点评:丹参各产区年前产新已经基本结束,还有部分丹参要到春节后方可采挖,秋冬季节为药材销售旺季,也正值丹参用季,该品人气渐升,关注度较高,需求的拉动使得产地货源走动畅快。目前由于丹参新货干度不足,市场来货量较少,市场行情也有小幅攀升。但丹参今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春节后继续产新,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加上库存有量,后市行情定会造成一定影响,预计行情短期内稳定,春节后或有下滑。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11月份药市的全面转暖带动了市场走销积极性,多数品种的价格也开始出现微幅反弹,跟前两月相比而言,现在的药市的集体走稳取代了前期的热点效应,这对于下跌了大半年的药市将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而接近年末,多数品种的产新都已经结束,部分品种正在进入种植期,这些品种的下种期将会直接影响其明年的价格,但是短期而言,对于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在2012年中部分受人关注的权重品种价格都没有出现大幅暴跌,但是这些品种的产量在今年都增加了不少,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产区的种植积极性仍然不低,预计明年扩种又将成为趋势,例如:党参、三七、太子参,已经下种的太子参今年的种植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增加,云南汶山三七种植区热情不减去年,而党参如果继续保持当前的高价,明年春节后,产区也将继续扩种,短时间这种情况难以转变。市场在未来的大趋势中保持下行的趋势难以改变,这从产地部分药材的继续扩种不难看出,明年多数药材的产量仍然有增无减,而这种情况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所以面对药市短期内的反弹,我们仍然对后市保持谨慎的态度。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