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上周(2014.8.18-2014.8.24)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在8月18日开盘后平稳运行至8月20日,并于当日开始出现大幅攀升直到8月22日指数出现小幅回落后转稳,截止8.24日,大盘指数仍然平稳运行,综合200指数报收于2483.51点,周环比上涨0.46%。
本期关键词:中蒙两国加强蒙医药领域合作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再创新高
中蒙两国加强蒙医药领域合作
近年来,中国政府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缘优势,加强与蒙古国在蒙医药领域的合作,基本搭建起双方合作框架。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文化和中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蒙两国蒙古民族发展历史道路各异,两国蒙医药的发展水平不一,形成巨大的互补空间。
中华名族最强的特质不是前人的科技也不是从前的经济,最强的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就好比一锅汤放进去不同的作料,不停的熬到最后就分不出彼此了。蒙医药说白了就是中医药的地方版,蒙古族真正让世人铭记应该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幅员辽阔的大元帝国,最后慢慢和整个中华名族融合,这种融合不但是民族和民族的融合也有医药方面的融合,就像苗药、藏药一样,只是前人用自己的智慧就地取材,结合当地药材的情况对病人进行医治,总体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这次合作不但对蒙药是一种提升,对中医药也是一种促进,毕竟两者相近,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种相互发展是一种好的趋势,像藏药和苗药也是一样,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短处,像苗家仙药赶黄草不就被世人所熟识了吗?取长补短我们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才能不断被发扬,也只有不断进步中医药才能面对世界复杂的医药局势和在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热潮中不掉队。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再创新高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富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植物提取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从出现到现在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不过在全球的发展却非常迅猛,截止2013年统计全球植物提取的规模在100亿美元上下。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份额,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的阵痛也不容忽视。比如说皂素的提取,由于提取企业大多数污水处理不达标,造成了大量的次生危害。农户在价格这根指挥棒下存在滞后性,高价就盲目种植低价就减种甚至不种,也造成了皂素的严重过剩和极度紧缺,皂素价格下滑也导致原材料黄姜的烂市和土地资源的浪费。还有提取厂生产设备的落后对原材料也造成了极大浪费,因为一些植物对于我们来说仍是野生资源,过度的开发就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还有就是人体吸收等问题,就像人参皂苷人体的吸收率只有3-4%。如何在提高出口份额的同时也兼顾资源合理利用与提取厂设备升级和工艺的提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pager$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川芎:现在产地川芎苓种正处于大量种植期,敖平镇已经有近半种植,今年川芎苓种相比去年量有所增加,目前敖平镇苓种市场售价为1.4元/斤(选货);产地川芎整体行情保持平稳,走动较慢,现当地新晒货售价14.5元/公斤左右,炕货售价15元/公斤左右。
点评:中药材市场原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原因是专业性太强一般外来资金很难参与其中。以前中药材的信息也相对落后,正是因为存在滞后性同一个品种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价格产生巨大的差异。以往中药材信息也是一潭死水,很少有唇枪舌战的场面。川芎算是开创了中药材网络信息的先河,在2006年一个自称“上海陈春卫”现身网络,利用网站和各路人马约战,大致就是说只要他出马川芎肯定姓陈。此人身世是迷,是庄家还是马前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是外国资本,也就是俗称的热钱。在一个不知热钱为何物的中药材市场,这一次狼总算是来了,不过结局有点搞笑,那个上海陈春卫碰到真正庄家后灰溜溜逃走了,走后留下一句话“中药不可为之。”其实这个事故是子虚乌有还是真正热钱在中药战场中的溃败,已经无从考证,但钱像流水,水总是流向洼地的。热钱和游资总是会进来的,从侧面说明川芎这个品种人为因素很浓。为什么说川芎人气容易聚集,这主要也是由川芎独有的特性决定,一个常用大宗品种,生产却仅在敖平方圆几十里的弹丸之地上进行,加上山上育苓,山下种芎是分开进行,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川芎很容易出问题。今年川芎苓种相比去年增加,川芎苓种价格却出现掉价,这无形中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在农户没有其他更好的品种选择情况下,种植川芎对于敖平产区还是第一选择,而且现在价格不低,农户种植收益不错,还能种植一季水稻何乐而不为呢?川芎连续几年种植面积不但没有调减,行情却还稳定,后市如何不言而喻。
广藿香:正值产新,由于产地今年雨水量偏大,新货量明显减少,货源较难组织,行情因此不断上升,目前广东产地全条新统货多要价15元左右;亳州市场销售的多是陈货,全条统货13-14元之间,分别较前阶段上涨3-4元,叶暂时缺货。
点评:很多人都不愿意经营全草类药材,受到杂质多、不易存放、占用空间大等原因制约,不过对于专营商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经营商家少,竞争相对没有其他根茎类药材激烈,价格便宜走货量大,其中利润不比根茎类差,全草类品种价格波动相比根茎小的多,风险相对也要低很多。自从1990年起到2014年已经过了25个年头,广藿香除了在非典出现过40元以上的高价外,市场统货行情一直在10元以下运行,怎么也跳不出10元这个怪圈。主要原因还是该品生产时间短,恢复起来比较容易,属于有疫情才会波动的品种。在这个众商家均感慨生意难做的时期,国内也没有爆发大的疫情,广藿香产新时行情却出现大涨,产地行情已经较前期上涨50%,是何原因?也许是常年低价,大家对该品没有关注和热情,而且连年喊涨,行情却难有大的作为,专营商们也是正常经营赚取一个差价而已。今年的情况其实和以往减种减产情况相类似,都是低价农户减种或者不种,这次一些产地又受到了台风“威马逊”影响,一些地区减产较为明显,这样减种到减产让供需矛盾集中喷发。但这次涨价却略显意外,因为以前广藿香于鏊突破10元的价格真的很难,这也说明一般情况下10元左右甚至10元以下的行情基本能体现广藿香的价值,但这次却在8.5元(对于广藿香来说是高价)一跃到12.5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只能说明8元左右的价格对于农户已经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就目前来看,广藿香产地减种而且减产,库存不好评论,一切有利因素都摆在商家面前,后市广藿香如何运行,是昙花一现还是高位运行到明年产新,一切的一切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川黄柏:市场有大货交易,行情平稳,时下带皮统货价15-15.5元,去皮货市价26-27元,该品安国市场带皮货库存有量,短期内行情依然平稳。
点评:树皮类药材因生长周期时间长,蕴藏量难以估计让药商倍感头疼大呼不要经营。每隔一段时间总是有人出来呐喊,关黄柏不让砍伐,川黄柏必须砍树剥皮,现在只砍不种,目前资源不断萎缩,现在价低农户已经没有任何种植积极性可言,而且黄柏在提取、药用等方面用量有增。不过除了借助大牛市川黄柏(带皮统)行情从几元低价一跃到了21元以后就难以再有大的作为,目前行情也只是稳定运行,这是何故?按照大家的观点这个品种涨到天上去都是有可能,却为什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和众商家玩起了藏猫猫?笔者其实算是乐天派,中国有多少大好河川,而且多年前国家鼓励封山育林,我还记得我上小学年年去植树,现在国家也在支持退耕还林。黄柏、厚朴和杜仲到底栽种了多少我们谁也难以估计,诚然除了搞科研的基本都是砍树剥皮,但是现在很多都是个人承包山林,砍了一般都会补种,因为种植成本低也不用怎么打理,等到剥皮的年份请人剥皮就是了。而且提取一般都是用根皮来提,用树皮成本太高,现在各个提取厂的技术也是有很大提高提取量是增加的,相反用的提取原料是减少的。不过黄柏还是有自己的周期,就是有那么几年种植的相对较少,但是目前的价格还是远高于黄柏成本的,黄柏最后是涨是跌还是供需关系说了算。
柏子仁:暂无新货上市,但由于近阶段需求依然不见好转,货源仅有小批量交易,行情稳中小幅下滑,目前亳州市场统货售价85元左右;质量稍好些的价在90-95元之间。
点评:侧柏树全国均有种植,一是作为家种的绿化观赏树木,二是野生分布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前些年侧柏被林业部门列为黄河流域及北部平原丘陵地带最主要的植树造林、绿化山川的首选树种。尤其在80年代,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飞机播种计划。90年代后期,国家林业局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对侧柏幼苗和容器苗需求量急骤扩大,侧柏苗一度十分紧俏。柏子仁就是侧柏树的成熟种子,乍一看资源那是相当的广泛。不过目前有大规模采收习惯的也就河南和山东等少数几个省份,主要加工地在山东汶上县,流通市场以安徽亳州和河北安国市场为主。这几年柏子仁都在高价运行,尤其是在整体市场都低迷的情况下难能可贵。不过主要加工地山东汶上县当地政府扶持柏子仁和酸枣仁加工行业,给予商家贷款,所以表面上看来当地加工户不差钱,这几年加工户对柏子壳购货力度较大,也变相推高了柏子壳的价格,虽然价格高但是竞争激烈利润也相对薄弱,不过最后贷款的钱是要还的,而且利息不低。去年产地倒春寒加上各地是小年,让本来摇摇欲坠的柏子仁行情又再次攀高,今年老天并未帮忙,柏子仁长势良好,外地商家观望购货不积极,加上中药材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作祟,对后期是涨是跌大家也很难下定论?照目前形势来看,库存没有得到良好消化,新货后期又大量冲击市场,跌破2013年70元的最低价格指日可待。后期是否再跌,就看市场和药厂的购货情况,也要看当地商家是否急需还贷的惜售心理了。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处暑已过,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将逐渐下降,自此也拉开了大宗品种秋季集中产新的序幕。随着中秋佳节的来临,中药材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到来,后期中药材局势会如何发展?大宗品种产大于销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市场商家的经营模式还是依旧。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还是市场常态,如果经营方式不转变,还是仅仅把眼光放在天灾人祸制假贩假上,最后的发展趋势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狼来了,给大家的时间也不多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