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上月,据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发布数据,2016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萎缩的背景下,我国中药贸易也“出师不利”,陷入低迷,成为同期整体医药出口下滑最大的品类。与国内中药贸易的火爆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图1:2016年9月,我网信息专家考察香港高升街中药贸易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药贸易额为22.8亿美元,同比下滑6.3%。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同比下滑9.0%;进口5.3亿美元,同比微涨4.0%。
图2:截至到9月10日,国内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升幅高达16.4%。
一、中药类进出口全景扫描
1.1 中药类产品出口全线下降
上半年,中药类产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负增长,且出口量和出口额全部“双降”,在中药类产品出口记录上实属罕见。
提取物,近10年来其出口一直保持出口20%以上的增速,而今年上半年业绩却“令人扼腕”,出口量同比下降10.6%,出口额同比下降5.8%,由于提取物出口额占整个中药类产品出口额的58.8%,因此成为中药出口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植物精油类出口骤降是整个提取物出口沦陷的重要因素,如柠檬油出口同比下降43.3%,桂油出口同比下降14.4%,茴香油出口同比下降20.1%,薄荷油出口同比下降49.3%。
中成药作为我国中医药代表,上半年出口也出现断崖式下滑,出口额仅为9969.1万美元,同比下降27.4%。作为中成药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领跌,尤其是中国香港,出口额同比下滑了近50%。
中药材及饮片也表现欠佳,上半年出口量同比下跌25.2%,出口额同比下跌9.6%,虽跌幅较大,但较2015年全年出口额18.3%的跌幅有所收窄。
保健品上半年出口额为1.2亿美元,同比下滑13.3%,出口数量2.8万吨,同比下降9.8%,出口价格4.5美元/公斤,同比下滑3.9%,是除中成药之外又一类量、价、额齐跌的产品。
图3: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趋势
1.2 中药类产品进口止跌回升
上半年,中药类产品进口5.3亿美元,同比增长4.0%,成功实现了止跌回升,再次迈入正增长时代。具体到品种类别,提取物和保健进口同比大幅增长,而中药材及饮片和中成药仍保持低迷,跌幅均超过两位数。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提取物进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进口品种主要集中在薄荷醇、柠檬油等精油产品以及甘草酸粉等;保健品进口额为8219.8万美元,同比增长15.7%,需要注意的是保健品之所以实现正增长,主要是其进口价格的跨越式攀升,攀升幅度高达73.8%,而其进口数量仍有33.5%的降幅;中成药进口1.1亿美元,同比下跌17.0%,中成药与保健品状况完全相反,中成药进口下跌主要原因为量升价跌,虽进口量增长80.8%,但难抵价格54.1%的下降;中药材及饮片延续了低迷的态势,进口7583.9万美元,同比下跌21.1%,大宗品种进口价格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如甘草进口价格同比下滑29%,鹿茸进口价格同比下滑25.6%,与其相似的还有红豆杉、人参、茯苓等品种。
图4: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口趋势
二、具体各个板块,也是以降为主
2.1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跌价升,降幅收窄
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4.9亿美元,同比下降9.6%。出口数量7.0万吨,同比下降25.2%,出口均价7.1美元/千克,同比大幅增长20.8%,量跌价升是上半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主要特点,可喜的是,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跌幅收窄,较去年全年近20%的跌幅有回转迹象。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前10大品种分别为:人参、枸杞、地黄、党参、半夏、菊花、白术、茯苓、黄芪和川芎。其中,仅人参、半夏和茯苓出口额呈现正增长,其他的均同比下滑。人参是表现非常抢眼的品种,上半年人参出口量同比增长154.8%,达1162.2吨,出口额同比增长69.7%,达8831.2万美元,人参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日本,占出口总额的55.6%。另外,半夏上半年的出口也颇受关注,出口量同比增长150.4%,出口额同比增长100.8%,日本是半夏最大的目标市场,占总出口额的61.5%。令人遗憾的是,排名前十的品种中,地黄、党参、菊花、黄芪、川芎出口额跌幅较大,均超过了两位数。
2.2 区域表现上,美国跻身我中药出口第一大市场
上半年,我国共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中药贸易往来,亚洲稳居我中药出口榜首位置,占我中药出口总额的56.4%,我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药出口额达9.9亿美元,同比下滑15.4%。其中,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等是主要目标市场,占对亚洲地区出口总额的40%,较去年同期萎缩了近10个百分点。
具体到国家,美国成功跻身为我中药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业绩非常抢眼,出口额为2.7亿美元,同比仅小幅下挫0.96%,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3.6%攀升至15.3%,美国市场地位的提升主要与我提取物对其出口大幅增长相关。
日本也超过中国香港,成为第二大市场,非常可喜的是我对日中药出口数量、金额和价格全线增长。其中,出口量为1.2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出口均价为21.37美元/公斤,同比增长9.82%,我对日出口占整个中药出口的比重为14.3%。日本是我中药材及饮片的重点出口市场,虽然上半年成绩喜人,但由于政治原因,全年是否能保持如此佳绩还有待观察。
连续多年稳居魁首的中国香港滑落至第三的位置,上半年我对中国香港中药出口额为2.3亿美元,剧烈下挫23.9%。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口数量的锐减,上半年中药的出口量锐减34.9%,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保健品数量的下滑幅度分别为34.7%、9.0%、35.6%和44.2%。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排名前十的韩国、德国、西班牙等市场比较坚挺,上半年我对其出口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为13.4%、15.6%和21.5%,是值得重点开发的市场。
虽然中药贸易整体表现不佳,但各有各的特点,从具体的梳理中可窥得些许原因。
图4:上半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市场概况
亚洲地区依旧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市场。中国香港是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第一市场,上半年我对中国香港出口2.58万吨,同比下降34.7%;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下跌21.6%;价格同比上涨20.1%;日本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上半年对日出口9244.3吨,同比增长6.4%,出口额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出口价格同比上涨27.7%。两大市场的境况截然相反,对日的大幅增长使得整个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跌幅有所收窄。
图5: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另外,上半年还有几个市场值得关注,台湾、德国、意大利等市场均保持了正增长。
图6:上半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前十大品种
2.3 提取物出口由正转负,增长乏力
近10年来,提取物的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今年上半年戛然而止,由正转负,陷入困境。上半年提取物出口10.3亿美元,同比下降5.8%,出口量4.4万吨,同比减少10.6%。
在出口品种方面,排名前十的热点品种为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万寿菊提取物、桂油、甘草提取物、越橘提取物、麦芽酚、芦丁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其总出口额将近5亿美元,占提取物出口的近50%。其中,甜菊叶提取物单品种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桉叶油和薄荷醇单品种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甜菊叶提取物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美国,薄荷醇的主要市场在泰国、新加坡和印尼。桉叶油和桂油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尼和英国、美国等国家。由于前几年精油类产品大多出口至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而今年上半年这些市场需求骤减,因此,拉低了整个提取物出口的业绩,也成为提取物出口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
提取物出口的传统市场依然是美国和日本。上半年,我对美国提取物出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微增2.1%,出口产品主要是甜菊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等膳食补充剂原料类产品。提取物对日本出口1.1亿美元,同比下降6.8%。出口日本的产品主要是汉方药浸膏以及营养补充剂原料产品。
近几年东盟国家是提取物出口的另一重要市场,但上半年我对东盟各国的出口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如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的下滑幅度分别为47.2%、59.6%和30.2%。但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些新的目标市场,值得重点关注的有韩国、西班牙、德国等,上半年我对上述三国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0.2%、28.7%和22.9%,出口额也分别攀升至5011.9万、4498.6万、4388.1万美元。
图7: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2.4 中成药出口呈现断崖式下滑,国际化之路艰辛
两年来中成药出口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今年上半年形势急剧恶化,出现断崖式下跌,出口额同比下降27.4%,仅为9969.2万美元,不及提取物单一品种的出口额。作为我国中医药的代表,中成药出口的惨淡使得其国际化之路充满着艰辛。
中国香港是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上半年呈现量、价、额齐跌的尴尬局势,且幅度都比较大,分别为9.0%、43.8%和38.2%,其市场占有率也由去年的46.0%萎缩至39.2%。在中成药出口的前10大市场中,仅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保持了正增长,其他国家全部下滑,有四个国家的降幅超过30%。
上半年,中成药出口的最大品种仍然为片仔癀,出口额为1161.7万美元,同比下滑26.8%。中成药出口的第二大品种是清凉油,出口额为1082.3万美元,同比下降13.1%,其余安宫牛黄丸及云南白药的出口额都不足千万美元。
中成药出口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其主要障碍中成药在国外也是以药品进行管理,其销售必须注册,各个国家的注册要求不同,市场准入条件不同,市场进入充满坎坷。再有,当前的主流医学体系是西医,中医中药很难在一些不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地区发展,给中成药的市场开拓也带来相当困难。
不过,近年来配方颗粒呈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去年食药监总局下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或将放开,期待对中成药的出口有一定促进作用。
图8:上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2.5 保健品进口兴盛,成为中药贸易一大亮点
上半年,保健品的出口出现量、价、额全面下滑,出口额仅为1.2亿美元,但是其进口态势良好,在中药贸易中是一大亮点,上半年保健品进口8219.8万美元,同比增长15.7%。
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秘鲁、印度和美国为保健品进口的前五大国家,占据总进口额的65%。其中,我前三大市场的进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分别为1230.4万、1223.6万和1217.1万美元,同比增长39.8%、70.7%和27.2%。另外,澳大利亚在上半年迅速崛起,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上半年我自澳大利亚进口保健品428.9万美元,同比增长313.2%。
近年来我国企业加速了开拓澳大利亚市场的进度,如天士力、同仁堂等已经成功在澳大利亚开展医药保健品的相关业务,前不久,上海医药及中资背景的私募基金春华资本对澳洲上市公司、运动及活性营养品知名生产商Vitaco控股公司达成收购框架方案。此外,新希望集团旗下的草根知本也公开表示收购了澳大利亚知名保健品企业AustralianNaturalCare,ANC主要经营维生素、膳食补充剂、天然生活用品等产品,目前自主品牌拥有119个产品,其产品天然、无污染、无化学残留,均获得澳洲政府TGA审批。
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明确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同时明确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结合的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的管理办法在原来注册制单一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备案制管理方法。备案制产品覆盖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以及已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总局制定)的保健食品,将极大的激活现有保健品市场。
图9:上半年我国保健品进口主要市场情况
三、进出口贸易半年盘点,艰难中仍需寄予希望
上半年,我国中药贸易处于下行压力与上行动力并存,但下行压力更加明显的矛盾交织期,各项数据不容乐观。虽然大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可以看出,上至政府层面,中到行业组织,下至企业,都在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共度艰难期。
3.1 政策规划落实与执行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去年《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出台,提出了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实施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等七项主要任务,如今针对这些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等各个部委的落实工作陆续展开,如工业和信息部立项了30个项目,包括金银花GAP共建共享基地、3万亩肉苁蓉种植及深加工项目、长白山人参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优质茯苓规范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建设2万亩云南道地药材三七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枸杞规划饭种植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平台等,并给予资金支持;如商务部,出台了《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拟建设25个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力争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逐步实现中药材物流体系与流通追溯体系信息共享。
除了已有政策的落实,今年2月国务院还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对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给予了清晰的描述,其中提出的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并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部署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或将开启中医药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的机遇。
3.2 搭建标准平台为行业企业品质提升打造技术支撑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中国医保商会顺应此趋势,打造了系列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
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推出以来,受到各方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植物提取物团体标准的空白。标准的施行,不但在相关检验检疫机构、行业企业备受认可,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相当反响,今年上半年,已公布的15个标准已经被翻译成英文,由商务出版社统一编辑出版了《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集》(2016版)。商会正与国家中检院共同筛选了人参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槐米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水飞蓟素、越橘提取物等上升为国家食品标准。
此外,第三批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也已经启动,经过前期征集,共有12个产品纳入第三批标准的制定,预计年底完成标准的审核与发布。
3.3 认证体系日臻完善助力中医药行业品质提升
2016年伊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认监委便联合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中医药认证体系的合作协议》,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全面推行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以提高中医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规范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全面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这一体系的完善对于整个中医药行业来说,意味着整个品质将有极大提升。
在具体产品贸易领域,医保商会也积极打造社团认证体系,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创造更多机会。目前,中国医保商会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用以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帮助优质企业提升品牌价值。GEP认证包含诚信评价认证和工厂审核认证两个维度,且满足了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FSMA)的要求,以膳食补充剂21CFR111为主体框架,考虑了植提成分从原料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风险,而且报告采用中英文形式,满足了客户和FDA的要求,因此,将成为提升植物提取物企业在美国市场含金量的重要法宝。
目前已有6家企业通过认证,分别为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骄王天然产物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不少企业正在陆续报名中。优质供应商认证推动行业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帮助优质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四、原药材贸易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官方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针对国内与国际中药贸易反差较大问题,信息中心采访了天地网南药专家李活领老师,他认为:以上进出口数据,在中成药、保健品和提取物等板块借鉴意义较大;但在原药材领域,缺乏参考依据。一方面,目前多数原药材进出口以农副产品报关,在云南、广西主要口岸都是零关税,根本无法纳入统计;另一方面,部分原药材通过私下渠道进入国内市场也现实存在,这部分肯定也不在官方统计范围。
天地网评论员傅青主老师也认为,海关统计的原药材数据确实与真实情况出入较大。以香港为例,大量的原药材货柜都是以农副产品从广州、佛山或深圳盐田口岸直接进入香港市场,或在港埠消化或转口其它市场,多数贸易可能游离在统计之外。但无论如何,整体中药出口贸易出现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与全球经济不景气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则是中药在品质把控、标准化等方面尚待与国际接轨。因此,中药国际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