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7年的国内药材市场,虽然出现小幅下行态势,但整体仍维持在高位运行。特别是进入2017年7月后,行情甚至出现回温反弹。反映在价格指数上,则是综合200指数,从2442.5点(7月1日)小幅反弹到2456.99点(7月22日)。如下图:
图1:2017年7月1日-22日,综合200指数运行图。
笔者发现:这一波涨势,又与中药材品种集中产新期相对吻合——涨势与产新,二者有什么关联呢?
品种产新期涨价,已成为常态
依据综合200品种统计:截至到7月22日,年度涨幅排名前30位的品种里,已有18个品种出现产新期涨价,占比接近60%(如下表)。相信随着下半年产新品种增加,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表1:2017年涨幅前30位品种内,有18个出现产新期涨价。
从年度涨幅前30位品种涨价节点看——很明显,2017年的中药材品种,产新即涨价已成常态!
背后原因,交易方式改变是主因
我们知道,在过去近30年里,多数中药材品种产新后,往往如“洪水过境”,随着新货上市量骤然增加,农户争相出手,导致品种产新后价格下滑是常规动作——道理很简单,供应量加大了嘛!
但到近两年,一方面,生产企业原料成本增长、质量风险加大;另一方面,中药材产地价格和供货商日渐透明;更重要的则是,企业屡屡受困于中间商的“囤积炒作”,稍有不慎即成待宰的“冤大头”。最终导致企业和供应商纷纷走向原产地,抢购一手货源,降低采购成本,防范原料风险。
图2:2017年5月,江西某大药企办事处正在收购鲜品覆盆子。
那么,一手货源在哪里?肯定在产新时期的原产地——这样一来,中药材流通渠道就大大扁平化。企业往往通过产地合作伙伴收购,或直接从小商小贩手中采购后初加工;有实力的企业,为了保障原料安全稳定,甚至直接在产地设置收购站或办事处。
笔者在三七、人参、麦冬和覆盆子产地考察时,都发现多个类似功能的办事处或常驻采购机构。
而随着传统中药材市场功能弱化,中药材市场经营者要想盈利,同样必须进行“预期性采购”。否则就得随行就市,临时抱佛脚,在应对招投标、企业订单时,根本无任何优势可言。
这样一来,各种药材产新前后,产地百商云集,大货交易频繁,行情随之上涨。即使是产大于销的品种,短期内都可能出现上涨行情,如今年的川芎,目前的连翘等。
转变的结果,让行情趋势更难把握
而企业采购链条、采购时间前移之后,会对传统中药材交易生态产生重大改变;也让药市行情更难以把握:
一是产新期行情虚热,为后期行情挖坑 特别是产大于销品种,产新期产地一片火热,行情短时间上涨,大户散户纷纷出手。但企业或大户采购一旦停手,行情马上就“刹车”,留下一堆持货者静等买主。僵持日久,即出现行情低迷甚至下滑;
二是涨价品种产新后买不到大货 而那些产需有缺口的品种,企业往往会一次性完成储备。则出现产新后即使涨价,产地也根本买不到大货,如今年的云木香;
三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原料的采购节点,往往就那么几天,反应稍慢一点,行情就涨起来了,手慢的人就等着买二手高价货源吧。如今年前期的黄连,目前的蝉蜕等;
四是托底迅速,中药材低谷期缩短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任何中药材品种,稍有风吹草动,即有大量散户、游资涌入。而对于那些价格已降到生产成本以下的品种,资本关注度更是热切,让本该跌入低谷甚至“烂市”的品种,行情迅速恢复。如姜黄、干姜、薏苡仁、附子等品种。
以上的结果,一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灵敏嗅觉;二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的表现。很显然,是时代的进步。
接下来,哪些品种还会出现产新涨价呢?是近期的川贝、蝉蜕、红花;还是未来的白芷、党参、黄连、地龙、西洋参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