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中医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也面临很多“痛点”和“难点”。如何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中医药,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2024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继续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重点议题,为全国两会建言献策,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加快制定安全性高、科学性强的中药配方颗粒国标
一些中医药相关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已被列入国家战略实施,但国标公布品种只有296个,距临床常用的700余味药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各省(区、市)对标准的掌握尺度不一致,要求也不一样。企业除按照国标开展备案外,还需按省分别研究和报备,导致企业工作量较大。
为此,建议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试点企业的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加快制定安全性高、科学性强的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原药材入药标准和产品含量检测指标,以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医保支出。还应考虑取消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的制定与备案,将工作重点转向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提高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度
目前,中医药领域有两项世界非遗,分别是“中国针灸”和“藏医药浴”,并有137项国家级非遗以及数千项省市以及地方非遗,但当前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展示的场域狭窄、受众面低,社会知晓度也很低。
当前,绝大多数中医药非遗的保护单位为医疗机构或相关企业,其中,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卫生保健服务,文化传播是其次要属性,普罗大众也不会因文化需求进入医疗结构,进而就难以了解到中医药非遗相关历史、文化。
中医药非遗要传承和发展,除了医疗机构外,还需要博物馆的参与。一座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缩影,集中概括地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风情,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地方性”是非遗和中小博物馆共同的特性,建议有条件的、中医药文化具有特色的市县推进基层中医药非遗博物馆、文化场馆建设。征集散落于民间的,尤其是缺少保护的中医药非遗文物、史料等加以保护。
还建议推进非遗博物馆与文博研究机构参与地方中医药非遗发掘与保护,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记录原生态的中医药非遗传承历史,征集、建设一批中医药非遗与文博结合项目,使中医药非遗的展示更加丰富,更富有动态活力。鼓励地方文旅部门牵头,有条件的中医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非遗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合作,举办中医药非遗主题特展,结合博物馆运营经验,开发中医药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鼓励展示与体验结合,将展览与义诊结合起来,探索新型中医药非遗传播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学科主任甘华田: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尤其是乡村地区仍较薄弱,能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服务项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较少;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有待优化;中药饮片配置不全,中医药服务手段单一,有些村卫生室仅能提供中成药销售服务,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中医的宣传和普及还远远不够,对于常见病、季节性流行病等依旧缺乏中医的预防思维,中医药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之下建议:
第一是加快提高基层中医药优质服务能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名医馆”“中医馆”“中医角”提档升级。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实现全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满足居民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中医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便民惠民行动,持续推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完善名医下基层、基层中医师承和医院对口帮扶等机制。
第二是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中医诊所建立协作关系,将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开展技术指导、远程会诊等服务。
第三是提升基层中医治未病、康复治疗能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基层治未病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治未病服务指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卫生室提供治未病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区县域举办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和护理院(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护养结合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
第四是持续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以县区为单位,统筹用好各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基层中医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和人才定向培养,招聘大学生中医村医;健全定期向乡村轮转派驻中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举措。开展中医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建立并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细化帮扶措施,形成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到城市三级医院定期进修学习机制,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规模,提升岗位能力。
第五是深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传和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中小学设立中医药文化知识廊、文化角,开辟中药种植园等中医药文化主题场所。切实加强研究并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鼓励引导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请非遗和保护传承力度。鼓励和推动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鼓励和扶持社会资金和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公益传播平台,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汉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东霞: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医药产品技术创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药材的小规模种植与加工,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建议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资金倾斜力度,建设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区,促进生产基地与科研院所紧密联合,促进中药材生产、研发、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
对中医药产业来说,道地药材种植既是产业增产提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建议科学规划道地药材种植区域和规模,通过合作、联合等多种形式,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介入,在创新投入、项目补贴、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保障道地药材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积极开展民间、本土中医药验方收集工作,收集、整理和保存好中医药古籍、古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助力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加快中医数字化建设 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目前大数据在中医健康服务运用中中医药可利用数据匮乏与标准缺乏、中医数字化设备智能程度不高。建议加快中医数字化建设,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首先应该完善顶层规划,指明发展方向。有关部门应对中医数字化发展前景和实际研发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具有学科特色的顶层规划和阶段性研究方向。同时,规划应着重提升技术的创新性和医疗活动过程中设备的灵活性,充分利用中医药数据库,发挥中医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和健康管理等功能。
制定和推行权威、统一、规范的中医药数据标准是未来中医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加强引导,持续推动中医药局、卫健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中医机构、相关技术研发企业实现中医药数字资源有效配置,加快推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的有效整合。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