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去年,由于中药材农残超标、中成药非法添加成分、有毒成分标注等问题,致使中药饱受争议;同样的问题,也使我国中药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屡屡碰壁。中药不行了,中医不可信,“去中医药化”的舆论又沉渣泛起,甚嚣尘上。
然而,力挺中医药的声音却不容置疑,铿锵有力。1月17日,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获悉,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前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做出重要批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九个“着力”和六个“善于”,作为部署和全面推进中医药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抓手,力推中医药发展列为国家战略。
高层的两个“信号”清晰传递出的丰富内容,足以让唱衰中医药声音哑口无言,同时也为我国中药企业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月14日,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252](以下简称:中恒)董事长、总经理许淑清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相当给力,让整个行业吃了颗定心丸。而且,中恒摸索的做法与政策基本合拍,顺应了大势,这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2014年中恒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步伐有望大幅提速。”
许淑清信心满满的表态背后,源自于中恒集团2013年度财报的强力支撑:由于中恒业绩优良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当日股票应声上涨6%.那么,中恒探索的路径究竟为何?业绩能否做到可持续性增长?企业能否由做大变真强?记者进行了调查。
图为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许淑清
$pager$
拒绝诱惑做减法
以前,中恒集团打造了高科技、高效率、高成长“三匹马车”的产业结构,构筑了以中药制造业为核心主导产业,房地产开发为成熟基础产业,辅以旅游酒店、物业管理及自有资金投资参股等多元化的集团经营架构。
当时,房地产开发非常火热,利润可观,造成热钱游资蜂拥入市,“不差钱”的开发商开始疯狂高价拿地,推动房价一路飙升,导致国家出台政策频频调控,其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许淑清说:“这引起我们的思考,当初的梦想是做一家受尊重、负责任的百年老店,如果仅仅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岂不是与初衷相违背?再加上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公司业务必须转型。”
拒绝诱惑,专心于主业。放着快钱、大钱不赚,去做药,辛苦且不说,还赚不了几个钱,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轻率了?两种声音在会议室里激烈交锋,最后“做主业”占据了上风,董事会毅然做出决定,出让房地产业务。值得一提的是,此举将为中恒带来约2.25亿元的税前投资收益。
2012年3月9日,中恒集团公布董事会公告称,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决定退出房地产业务,今后公司经营的主业将是以制药业为主,同时将把健康、保健食品业发展为公司的主要辅业,集中精力做好健康产业。
“中恒主动减负,收缩阵地,是为做强主业赢得战略主动。” 北京大学教授刘德寰认为,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未能客观评估自我的“变现”能力,而是盲目多头出击,最后必为所累,纵观近年来的市场风云,多家公司往往折戟于此,着实令人可惜。
记者调查发现,公告当日,中恒受到资本市场的肯定,股票应声上涨0.37%.
$pager$
做大规模用加法
抛掉房地产业务,去除其他副业,轻装上阵的中恒围绕主业进行南北战略布局,打出三计重拳,延伸两头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许淑清认为,对于医生而言,好药对患者的疗效是药到病除;对于药企来说,药材的品质是做好药的关键。为了获取优质道地中药材原料,中恒集团在广西百色、河池和梧州等地,精心建立了12个GAP种植基地,对药材品质实行动态监管,对农药残留、有害元素超标“零”容忍,做到从源头上确保种养绿色药材。与此同时,通过公司+农户方式,还带动千余农户脱贫致富。
云南特安呐药业现有三七种植面积200余亩,拥有云南省首家通过的GAP认证种植基地,针对三七开发了60余种系列保健品和药品。如果特安呐与中恒走到一起,情况会怎样?许淑清认为,肯定是1+1>2,这将对上游优质药材资源的把控,抵抗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提供一把难得的“保护伞”;与此同时,其60余种文号和药号,也极大地丰富了中恒的战略资源储备,为将来新品的开发和市场的竞争提供了一把利器。目前,中恒与特安呐成功“牵手”,组成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
黑龙江鼎恒升药业是一家百年老店,曾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拥有120个药品批号,拳头产品以中成药为主,拥有绿色优质的种植基地,与中恒产业的关联性极强。当决定收购该药企时,在中恒内部引起不小的争议,保守者认为,战线拉的过长,风险可控性差。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举就是一颗战略落子,为中恒开拓广袤的北方市场,走出了一条捷径。
投资30亿,打造中恒(南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堪称大手笔。但是,这笔钱究竟花的值不值,引发业内的争议。许淑清给予了详细解释,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开人才的支撑是没有生命力的。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不论是构筑人才高地,还是就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战略资源而言,均拥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南宁还是联系东盟的“桥头堡”,地缘优势凸显,为我国中药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将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pager$
做强主业巧整合
通过做减法割掉副业“瘦身”,做加法企业并购和建设生物园区,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配套,解决了做大的问题。然后再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图谋做强。中恒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然而,做强并非易事。
根据近期中恒披露的财报显示,2013年其核心产品注射用血栓通的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约40%,连续两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然而,在这骄人业绩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曾有专家表示,中恒将业绩增长寄托在单一的血栓通身上,暗含较大的风险因素。因此,培育第二个、第三个血栓通这样的“明星”产品,对中恒未来的健康发展来说迫在眉睫。
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产品绕不开研发这道门槛。记者注意到,拜耳、诺和诺德、礼来等外资药企纷纷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抢滩布点,欲求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药企对研发投入建设的严重不足和滞后性。
不同于国内同行,在研发投入上不惜血本,中恒堪比外企,但在做法上却与外企不同。中恒是用两条腿走路,一是自建研发团队,对血栓通等现有产品精益求精,千方百计提升药物疗效;二是“四两拨千斤”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寻求技术合作,推动产品创新。
近年来,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数1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相当于把以上资源变成中恒的庞大研发团队。借助外力驱动,中恒在与合作方的“联姻”中频结硕果。据悉,目前中恒新研发测试5个新药。
在本次全国中医药会议上,王国强提出,要创建战略联合体,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及金融机构之间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同时,要推进制度创新,研究制定促进跨领域、跨产业、跨学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
高层的提法,相当于对中恒多年探索的发展路径给予了一种肯定。然而,记者发现,中恒没有在其股票飘红中沉醉,反而表现出极强的危机意识。“最近大家都在嚷嚷,中药企业的春天就要来了,我看是有点盲目乐观。”许淑清认为,政策再好也是外因,药企的发展主要靠内因——坚守本质做好药。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行业洗牌必然提速,如果中恒不尽快转型,还在吃老本,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