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赢 智汇虫草——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嘉宾发言实录冬虫夏草作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的珍稀物种资源,不仅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更在消除贫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冬虫夏草资源丰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五省区冬虫夏草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8%以上,是世界冬虫夏草产业的核心区域。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稀资源,推动我国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7日,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青海西宁举行。来自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的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商冬虫夏草产业保护与发展大计。与会嘉宾建言献策,从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规范、资源保护等多个维度出发,为冬虫夏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本版摘取部分嘉宾精彩发言,展示嘉宾们的真知灼见,助力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杜平贵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青海,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利用共赢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以冬虫夏草为代表的道地药材资源的主产区。冬虫夏草在青海境内2市6州均有分布,总面积约7000万亩,全省从事冬虫夏草采集及关联产业约50万人。据统计,青海年产冬虫夏草100—12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年产值近200亿元,全省200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近年来,青海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两手抓,系统加强冬虫夏草采集、加工、销售全链条管理,努力推动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监测和保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科研院所持续开展冬虫夏草分布区、蕴藏量和采集量变化特点等调查监测,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预警和监管。建立健全冬虫夏草资源合理利用预警机制,划分采挖区域,杜绝掠夺式采挖,严防破坏生态现象。建立促进冬虫夏草产业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密切协作,严厉打击非法采挖行为。
三是健全制度和标准。建立冬虫夏草采集证和出售收购审批制度,编制实施8个地方标准、8个团体标准,筹建青海省冬虫夏草鉴定中心,规范采挖、出售、收购、进出口行政许可审批管理,推动产业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四是扩大宣传和推介。连续举办四届“冬虫夏草鲜草季”活动,多次组织代表企业参加国家级展会,并与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冬虫夏草等道地药材进入香港、走向世界。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成立后,要充分发挥各地林草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作用,齐心协力推动完善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护,共商共建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企业交流合作、商贸交易平台,谋划建设冬虫夏草国家级产业园,不断拓展产业精深加工路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衍生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广大企业、商户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推动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锦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同向发力,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冬虫夏草产业是我国藏区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和安定团结的重要产业。当前,冬虫夏草野生资源主要存在蕴藏量下降严重、过度利用化苗草和蛹、五省区联动性不强、研究队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藏区稳定发展。结合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五省区联动出台政策强化资源普查与保护,夯实资源本底。借鉴国家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冬虫夏草资源家底,切实制定冬虫夏草可持续采集量。整合现有保护条例,出台可持续采挖的地方条例与措施,科学保护冬虫夏草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编制冬虫夏草可持续采集技术规范,通过培训推广,提高农牧民科学采集能力。五省区有组织地开展冬虫夏草野生资源恢复科学研究与示范,确保冬虫夏草野生资源稳定。强化人工采挖源头资源管控,切实保护资源可持续繁育。各地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当地优势冬虫夏草生境植物、寄主昆虫与真菌的科研攻关,重点开展恢复研究工作。遴选典型区域,开展适合当地生态的野生资源恢复示范工作,探索缓解和恢复野生资源新路径。五省区联动规范冬虫夏草流通领域,从流通端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联合开发制定野生与人工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分类管理,保障农牧民权益和藏区稳定。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冬虫夏草规范化、标准化加工。推动实施市场抽检制度,规范市场。五省区同向发力,定可实现冬虫夏草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和谐共生,助推藏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
杨大荣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协同发展,为冬虫夏草资源保驾护航云南是我国古代记录产冬虫夏草的地区之一,是目前发表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最多的省份。同时,云南也是冬虫夏草的产地萎缩最严重的省份。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云南从1965年产区19个县、年产量达15吨左右,到2010年以来产区仅有9个县、年产量不足3吨。当前,加强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为此,希望五省区联合起来,加大冬虫夏草产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宣传,让上至国家、下到农牧民都充分认识到,保护和持续利用冬虫夏草产区资源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借助产业联盟平台,加强五省区信息与经验交流,推动各地制定和推广不破坏冬虫夏草微环境的挖取技术与方法,进一步保护和保育好冬虫夏草与寄主昆虫的种质资源纯正性,完善产区法律、制度,加快开展恢复产地资源技术与措施的研究。同时,建议在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建立固定和流动的冬虫夏草保护区,保护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种源。其中,固定保护区即在不影响产区人民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划定一定区域,长期严禁采挖,最大限度保留珍贵种源;流动保护区即针对冬虫夏草主产区采挖过度地块,划定小面积区域,禁止3—5年采挖,让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有1—2代恢复繁衍周期,以此方式降低部分区域因过度采挖造成的绝迹风险。
何丽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以保护开发并重 促发展和谐共存
甘肃省作为全国野生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之一,其冬虫夏草资源分布广泛且丰富。主要分布于南部甘南高原区、西南部祁连山区和东南部的西秦岭山区,涵盖甘南、临夏、张掖等地共15个县。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甘肃省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其采集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学院作为甘肃省内唯一坚持长期进行冬虫夏草研究的单位,在冬虫夏草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冬虫夏草菌生物学基础研究、相关菌研究、环境响应研究、As富集特性研究、采后保鲜以及深加工产品研发等。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冬虫夏草及其生态系统的理解,还为冬虫夏草的保护、人工培育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的成立将推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野生资源保护,野生资源有限且珍贵,可通过开展分子生物学标志研究,有效地识别和保护野生种群。二是建立鉴定标准,各个产区应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以确保冬虫夏草的品质和真实性。三是建立快捷、有效的冬虫夏草溯源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四是加强产区合作与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交流经验和技术,促进产区间协同发展,提高冬虫夏草整体品质和产量。
李育玲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研究室主任:强化科技支撑 赋能产业发展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开展冬虫夏草研究45年来,开创多个先河。1985年获得冬虫夏草真菌分离成果及发明专利,1995年全面开展了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驯化及生态学相关的研究,2000年成功获得第一根人工培植的冬虫夏草,并实现室内无土驯化青海特有寄主昆虫10万只,1996年设置3个青海野外观测点至今获得近30年野外调查数据……多年来,青海大学牧科院研究成果推动了全省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作为全国最早进行冬虫夏草真菌研究的单位,至今已分离保存近5000余株菌株,为开发利用提供可靠资源;系统开展了青海冬虫夏草资源调查,基本摸清全省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主要包括蝠蛾属16种,其中9种为青海特有种;构建了青海省冬虫夏草蕴藏量评估模型,调查发现青海省冬虫夏草采挖量与蕴藏量属安全合理利用范畴;开展冬虫夏草采集对生态影响的研究,在核心产区通过寄主昆虫种群数量、产区植被、土壤微生物、线虫等一系列环境因子的调查发现,科学采挖活动对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破坏。建立青海省冬虫夏草种质资源库,包括菌株、寄主昆虫、冬虫夏草、特异性引物及种质资源数字信息等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青海大学牧科院还将积极研发青海冬虫夏草生态适宜性区划平台,开展冬虫夏种质资源保育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进一步明确冬虫夏草菌及其寄主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全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扎西才吉 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会长:推动青海冬虫夏草产业绿色升级冬虫夏草,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是青海省具有特色的“金名片”。然而,近年来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亟须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推广实施相关标准,关注种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食用安全等问题,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冬虫夏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不可忽视,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冬虫夏草产业长远发展。近年来,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团结全行业的力量,发布并实施了以《冬虫夏草(鲜品)》为基础的八项团体标准,现已有近百家企业在使用。为了提升冬虫夏草行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培训经纪人400多名,组织2万人次参与地方标准培训。2023年,协会成功举办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在青海省林草局的指导下成功举办了四届鲜草季。自2017年起,协会每年开展资源调查,确切掌握了青海省冬虫夏草资源量,并在多方努力下,推动青藏野生冬虫夏草溯源体系今年正式上线,已有40家企业使用溯源码40万枚,直接提升价值3.5亿元。与此同时,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协会成立了价格鉴定中心,调节市场矛盾88起,维护了市场秩序,推动了产业发展。希望未来大家携手并进,实现冬虫夏草产业的绿色升级,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
王广民 西藏那曲冬虫夏草产业发展保护管理协会会长:发挥纽带作用 打造那曲品牌那曲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高位推动成立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那曲市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结合实际制定《那曲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系统谋划那曲冬虫夏草产业布局,积极发布《那曲冬虫夏草保护与利用白皮书》,稳妥推进那曲市那曲冬虫夏草保护条例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那曲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那曲市冬虫夏草产业发展保护管理协会致力于维护那曲冬虫夏草的品牌价值、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加强协会企业交流合作和服务支持,有力促进行业自律和产业规范发展。目前,在那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协会已完成“那曲冬虫夏草”“那曲虫草”的商标注册和续展工作,并聘请专业知识产权律师团队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那曲冬虫夏草也先后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气候生态优品”等荣誉称号。在那曲冬虫夏草溯源体系建设方面,在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那曲冬虫夏草数据管理库已顺利建立,为保障那曲冬虫夏草的品质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青海 四川 云南 甘肃 西藏五省区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倡议书
为切实加强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护,共同推进冬虫夏草原产地保护,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西藏五省区发起成立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共同溯源、相互认证,凝聚合力,保护各省区特有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障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冬虫夏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此,发出如下倡议:
一、共同保护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五省区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席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贯彻“保护优先、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开展冬虫夏草种质资源保护行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严禁乱采滥挖,规范冬虫夏草采集,高度重视保护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生长环境内土壤植被、产品基因等。共建冬虫夏草种质资源库,为将来五省区拟定统一的产业规范标准作出应有贡献。
二、共同开展冬虫夏草科学研究成立五省区冬虫夏草联合专家委员会,共商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对各省区冬虫夏草药效、种源、虫源、菌源、有效成分、生境、人工培育等开展试验研究试点,协同攻关技术难题,制定天然和人工冬虫夏草鉴定标准。共同推进冬虫夏草产业向科技创新为主的高层次转化,实现科技开发与高效生产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
三、共建冬虫夏草人才交流平台五省区之间人才互认、合力推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为开发冬虫夏草衍生产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加快冬虫夏草研究成果市场转化质效。四、共同加强行业自律与协作五省区联合规范市场有序竞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遏制恶性竞争行为,联合开展跨省区防假、打假、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行为,共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实行省区市场收购许可证明互认,促进冬虫夏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五、共同争取纳入食药同源名录五省区联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将冬虫夏草及早纳入食药同源名录,为推动延伸产业链,开发推广衍生产品奠定基础。不断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动冬虫夏草高新产业发展。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