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为重要的传统大宗药用品种之一,在诸多经典方剂与现代中药产品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古代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玉女煎、升陷汤、达原饮、二冬汤等均含知母。当下正值知母产新,含量无忧通过挖掘与分析历年积累的检测数据,并结合《药典》2025年版知母修订细则,对知母的含量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含量无忧大数据检测结果表明,依据现行《药典》知母饮片标准“含芒果苷不得少于0.50%”,历年检测的知母饮片样品中知母芒果苷的不合格率高达33%,合格率仅为67% ;知母皂苷BII合格率为91%,较易合格,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在1781批知母饮片样品中,芒果苷含量主要分布在 [0.28, 0.88]区间,约占总样本的74%,说明大部分知母饮片芒果苷含量集中于此范围。
目前研究中,影响知母芒果苷含量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采收季节的影响。一般而言,秋季采收的知母中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秋季是知母生长周期的成熟阶段,有效成分积累达到高峰。相比之下,春季或夏季采收的知母,由于生长时间不足或气候条件的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可能较低。
2、知母的生长年限对芒果苷含量的影响。知母芒果苷含量随生长年限呈动态变化,2-3 年生药材含量达峰值。如移栽后一年多即进行采挖,会导致芒果苷含量不易合格。
3、知母不同部位的影响。在知母皮中,新芒果苷与芒果苷的总含量略低于知母肉,从这一成分角度分析,去皮对知母的药效影响有限。然而,知母肉饮片中含有的另一关键药理活性成分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显著高于毛知母饮片,这一发现支持了知母肉在药用上的合理性[1]。此外还发现在知母须根中,芒果苷含量约是知母的两倍。
4、鲜切片与润切片的影响。对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知母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新芒果苷的含量:鲜切片>毛知母>润切片;芒果苷的含量:润切片>毛知母>鲜切片[1]。
5、加工环节的影响。干燥方式不当造成含量降低,若采用高温快速烘干,可能导致知母皂苷 BⅡ 和芒果苷分解,使含量降低。相关实验表明,自然晾晒的知母,其有效成分保留相对更完整。
《药典》2025年版对知母做了以下修订:
1. 来源中明确列出“知母肉”并列出知母肉的性状;
2. 将原有芒果苷含量测定项,修订为测定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总量:由《药典》2020年版"含芒果苷不得少于0.70%"修订为"含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20%";
3. 知母饮片的性状项、含量测定项同步修订,盐知母饮片的含量测定项同步修订。
已有研究表明,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在知母中可相互转化,在生长周期内,二者含量呈反向波动变化。加工环节,切制方式上鲜切片、晒干、润切会促使新芒果苷向芒果苷转化[2];炮制时炒制和盐炙也有同样效果;硫磺熏制同样导致新芒果苷转化为芒果苷[3]。储存时,含水率高会加速新芒果苷转化为芒果苷,这说明新芒果苷转化为芒果苷需要一定的含水量和时间。新《药典》的变化,能更科学地反应知母药材及饮片这一指标成分。
为更直观地对比新药典标准与2020版药典对知母芒果苷含量的要求,我们抽取了3个不同产地的共15批知母药材样品,用2版检测标准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通过对比3组不同产地知母药材芒果苷含量,可以看出各产地药材中芒果苷含量的差异,依据2020版《药典》知母药材标准“含芒果苷不得少于0.70%”,所有产地样本含量均高于标准规定。
而依据2025年版药典对同3组样品进行检测,15批样品中12批符合规定,有3批低于标准规定,这一结果反映出相较于《药典》2020年版标准,2025年版药典对成分含量要求可能更高。
结论
通过对知母含量测定数据的深度解读,我们发现芒果苷含量不达标是当前知母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不合格率高达33%,这主要由品种不纯和加工环节不当等因素所致。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25版药典对于知母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新药典实施后是否会造成知母质控数据的显著变化,仍需引起密切关注和重视。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