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白芍作为传统大宗中药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公众健康。尽管国家药典对白芍的二氧化硫(SO₂)残留限量为400 mg/kg8,近年来多地抽检仍频繁曝出超标案例,部分批次甚至高达650 mg/kg 3,严重威胁用药安全。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加工商为规避监管,在硫熏后采用二氧化氯(ClO₂)等化学药剂脱硫,不仅无法彻底清除SO₂残留,还引入了新的有毒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硫熏及脱硫的危害、无硫加工技术推广、政策建议三方面展开,呼吁行业加快技术升级,并推动国家标准从严管控,彻底杜绝硫熏乱象。
一、硫磺熏蒸及化学脱硫的双重危害
- 二氧化硫残留的健康风险与药效影响
白芍硫磺熏蒸过程中,SO₂与药材组织中的水分反应生成亚硫酸盐(SO₃²⁻)和亚硫酸氢盐(HSO₃⁻),这些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重危害:
- 急性毒性: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哮喘、过敏反应2,7。
- 慢性危害:长期摄入损伤肝肾功能,并可能增加致癌风险7。
- 破坏药效:SO2与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活性成分结合,导致其含量大幅下降,并且形成了新的未知风险化学物质,导致疗效降低和临床风险增加2,9。
- 化学脱硫:掩耳盗铃的新风险
为应对监管,部分加工商采用二氧化氯(ClO₂)、过氧化氢(H₂O₂)等强氧化剂脱硫,会产生如下问题:
- 无法彻底清除SO₂:仅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总硫残留仍存在4。
- 引入新污染物:ClO₂残留可能生成氯酸盐、亚氯酸盐等致癌物,其毒性远超SO₂本身7。
- 破坏药材结构:强氧化剂加速多糖、苷类等活性成分降解,进一步降低药效4。
- 行业现状:硫熏屡禁不止,标准滞后,监管不严
- 抽检数据:2024~2025年,安徽、广西等地多家饮片加工企业因白芍SO₂超标被罚,最高残留达650 mg/kg3,6。
- 标准差距:我国现行白芍二氧化硫(SO₂)限量标准(400 mg/kg)远高于欧盟(10 mg/kg),制约白芍的出口竞争力并纵容低质加工8。
- 监管不严:在部分主要产区,一些药材加工单位将超标高硫白芍药材通过二次加硫、再脱硫等违规手段加工成饮片。这些企业不仅超标使用硫磺、违规脱硫,还钻空子利用地方政府支持的‘趁鲜加工’政策从事非法饮片生产。市场上脱硫剂的旺销热买,更是印证了这一乱象的普遍存在。
二、无硫加工技术: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案
- 趁鲜加工:从源头杜绝硫熏需求
传统白芍加工需反复晾晒,易霉变,而现代趁鲜加工通过以下技术实现无硫防腐:
- 鲜切干燥一体化:采收后直接清洗、蒸煮去皮、切片,采用热泵干燥等现代技术装备进行烘干,可以避免晾晒天气影响和质量问题的同时,更好保留有效成分4。
- 微波杀菌:灭活微生物,替代硫熏的防霉作用4。
- 无硫替代技术
- 气调包装(MAP):随着气调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可以采用氮气(N₂)或二氧化碳(CO₂)抑制仓储霉变4。
- 低温储藏:随着产地冷库的大量存在,可以采用阴凉库或冷库储存,延缓药材变质。
- 天然防腐剂:使用天然防腐剂如茶多酚、壳聚糖,安全无残留4。
- 标准化与溯源体系
区块链技术可记录种植、加工、检测全流程数据,确保无硫白芍的可追溯性9。
三、政策建议:从严管控,推动产业升级
- 收紧SO₂限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 降低限量标准要求:建议尽快将白芍SO₂限量降至150 mg/kg,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考虑到白芍出口量较大,可以考虑将出口标准对标欧盟(10 mg/kg)8。
- 禁止化学脱硫:将ClO₂、H₂O₂等脱硫手段纳入非法添加范畴,加强抽检和监管,严惩违规企业7。
- 强化产地监管与扶持
- 建立“无硫示范区”:在安徽、浙江等主产区推行禁硫行动,建立全流程无硫加工示范基地6。
- 补贴技术升级:对采用热泵干燥、气调仓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4。
- 推动优质优价市场机
- 无硫认证标签:通过行业协会认证无硫白芍,实现质量升级和品牌推广,提高无硫白芍的品质品牌影响力4。
- 医疗使用渠道和消费者教育:利用学术交流、药交会、各种媒介普及硫熏与化学脱硫危害,引导市场选择无硫白芍2,10。
结论
硫磺熏蒸与化学脱硫已成为白芍药材产业的双重毒瘤,唯有通过技术升级、标准从严、监管强化三管齐下,才能彻底根治。行业应摒弃短视加工方式,主动拥抱趁鲜加工、智能干燥等现代技术;监管部门需尽快修订白芍SO₂限量标准,引导和鼓励无硫加工,推进禁硫加工,并严厉打击化学脱硫乱象。只有实现从“限硫”到“禁硫”的跨越,才能保障白芍药材的质量安全与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 搜狐网. (2025). 安徽白芍劣药事件警示全行业1,
- 南方+. (2019). 硫熏白芍的鉴别方法
- 陇萃源. (2025). 广西某药企因SO₂超标被罚10万
- 古城网. (2017). 无硫技术推广困境
- 凤凰网. (2025). 安徽道源堂多次违规被罚5,
- 网易新闻. (2025). 道源堂SO₂超标事件
- (2015). 硫熏中药的危害7.
- 新浪网. (2013). 中药材SO₂国标实施
- 搜狐网. (2025). 劣药案法律分析
凤凰健康. (2013). 药监部门硫熏警示
(本文由海枫 13156288710 向中药材天地网提供的原创信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