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气温不断回升的广东,凉茶很快就将成为市民手中的热门饮料。但由于传统地方特色产品与现有标准及规范的矛盾,导致凉茶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手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凉茶系列认证、广东省著名商标头衔的“粤北行”溪黄草茶就曾陷入“添加门”事件中,在卫计委的正名下结束了是药还是食品原料的安全之争。有行业专家表示,溪黄草凉茶市场或将再迎发展新春。
正名打开了限制溪黄草凉茶发展的“瓶塞”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张俊修表示,广东凉茶在保健养生行业中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首先是要保证高标准的质量,在此基础之上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研发出更多符合国家各种标准,适合更多消费群体口味的凉茶,提高市场接受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可以说,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正式入选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打开了限制溪黄草凉茶发展的“瓶塞”,溪黄草凉茶未来的市场不可估量。
张俊修介绍,溪黄草在《常用中草药手册》里的功效是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对护肝养生、尤其是熬夜上火人群有较显著的功效。以清远特优溪黄草作为原料的凉茶养生得以快速生产发展,离不开广东粤北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粤北行)董事长蔡能强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发展溪黄草养生文化。
“溪黄草被列入国家新食品原料,粤北行的董事长蔡能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张俊修对粤北行生产的溪黄草养生凉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它提供的是健康的服务,凉茶养生的科学需要传承和发展。”
正名让溪黄草再迎发展“新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养生研究所所长、专家、博导刘焕兰表示,凉茶保健产业是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是陪伴一代又一代广东市民成长的饮品。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溪黄草就有着清肝明目、祛湿解毒的功效,对于养肝护肝来说都是不错的凉茶首选。
在广东,仅是以“溪黄草”为原料的凉茶生产企业就有好几百家,而且有21家企业已成功申报国家非遗,拥有36个品牌、132个秘方及专用术语。由于饮料或食品添加药材受到严格监管,在法规空白之前,质监部门只能按照卫生部公布的目录作为衡量企业是否违规违法添加的执法依据。
“添加门”事件发生后,溪黄草凉茶产业链停产,不仅仅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大批生产线上的员工面临失业,还影响了种植溪黄草农民的收入。在种植溪黄草近5000亩的阳山县,多年就出现了溪黄草严重滞销,只能大面积烂在地上的现象。
刘焕兰说:“溪黄草被正名,这对于广东的凉茶业的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也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的完善又取得了进步,溪黄草凉茶的发展也会再次迎来新春。”
构建商业模式创发展新活力
张俊修屡屡提及的蔡能强,是在溪黄草陷入“添加门”事件后,及时为溪黄草正名的粤北行董事长,也是清远响当当的特产大王,粤北行在蔡能强18年的苦心经营下早已名扬广东,当王老吉、和其正等功能性饮料凉茶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的时候,粤北行却坚持以其生产的保健护肝草本植物养生茶为拳头产品,不断在广东市场扩大做强,逐步以运用粤北天然绿色资源、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姿态,将粤北行产品推向全国。
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成功。粤北行的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先有销售渠道,再建加工工厂。在一个讲究渠道为王的时代,这种模式有效地规避了市场的风险。现在的粤北行有基地、有农户、有加工工厂、有贸易公司、也有其他销售代理,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粤北行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
掌握核心生产技术在手中是粤北行成功的另一法宝。粤北行作为清远地区的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其起源可追溯至唐朝贞元年间。粤北行拥有的数十种祖辈传承下来的秘方,先后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等荣誉,并受到国家科学的传承和保护。
有了核心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渠道,也激发出来粤北行的发展活力。如今,粤北行产品凭借着一流的品质,畅销珠江三角洲、港澳及南方各省市,并远销东南亚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了广东著名品牌。
蔡能强说:“我们将以保护广东凉茶的传承与发展为己任,会将粤北行品牌做得更好,坚持不懈地传承和发展以溪黄草作为原料的养生文化。”。
(刘刚钟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