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4年5月19日讯,初夏时节,位于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带的陇南宕昌县气温变化依旧很大,头一天还穿着短袖,第二天可能就要套上秋裤。
六岁的赵小瑞在三年前因药物问题造成耳聋,现在有望配上助听器,回到有声的世界。
在哈达铺古街,刘清泉教授与雷仲民教授与药农交流了解野生中药材。
路边药材地里,一位农户忙着种植黄芪。虽说今年药材价格大跌,但他们也没有能力做别的营生。
李爱忠收购药材的招牌挂在临街门前,孩子们还无法理解父辈的艰辛。
随着中药材收购价格下跌,李爱忠手里种子的销售也遇到问题。
库房里存着的药材让药商们很是无奈,此时出手赔的太多,继续压着也不知道来年能否好转。
$pager$
哈达铺镇聂仁村,李爱忠开办的中药材农民合作社里,村民们正在将一车黄芪卸下。面对数吨存货,李爱忠的心情却在深冬,“干收药材生意四年来,今年最惨,去年党参一百多一公斤,转过年直线掉到十多块钱一公斤。”在市场杠杆影响下,作为药材之乡的宕昌,今年从种植到销售,均是一片惨淡。
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团在刘清泉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这大山之中的千年药乡,一来为居民义诊、巡诊,使贫困山区的老百姓不出县就能够享受到首都北京医学权威专家的诊疗服务;二来能更深入地了解药材现状。
哈达铺,中国历史上很有分量的一个小镇,有“千年药乡”之美誉。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两次到达哈达铺,“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就是在这里作出的。在那时,大量药铺就云聚哈达铺。现如今,哈达铺镇所在的宕昌境内有野生中药材636种,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药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但由于交通闭塞,药材运输困难,加之今年中药材需求量降低,整个产业颇受影响。
支柱产业遇到困境,这里的民众就医也存在多种问题。虽说当地医院环境、服务都能得到患者的认可,但交通闭塞、医疗经验不足。医疗专家团与志愿者在宕昌中医院成立了爱心基地,按期派驻北京医疗专家前来为当地患者诊病,同时也为当地医务工作者做现场培训,尽力为千年药乡的人们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白继开摄影报道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