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市场瓶颈,是发展中医药产业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缺信息。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及传导体系,加之农户掌握的生产和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只能随当年商贩的收购价格调整种植面积,药材生产无法走出“少了赶、多了砍”的怪圈,药农收益和地域经济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
——低信任。药材产区规模化、规范化的道地中药材种植格局远未形成,加上市场流通标准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缺失,往往造对成道地中药材的信任危机。
——难流通。和许多农产品一样,中药材流通模式也是以多环节、低效率为特点的。药材产出后经过市场商贩多次倒手才能进入实际消费,其中间环节多达8-12个。很多产地没有规范化仓储的能力,加之缺乏与现代化市场的对接点和对流通的调节能力,集中产新货量大时农户只能将新货尽快出手,甚至竞相压价销售,货缺价涨时往往又无货可卖。 “一地生产销全球、一季生产销全年”。
秀山的探索与实践,是把握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管理与服务方式正在深刻变革的现实,坚持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理念,通过线上与线下交易、信息化建设与中药材产业、政府、药企与电商服务机构的三方联动建设,推动信息化与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信息化与农业领域的“双渗透”, 不断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一业助一网、一网兴一业”,让大山深处的古老产业驶上了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6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视察秀山时,对秀山在破解中药材产业市场、信息、质量难题方面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中药材传统贸易方式,提升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勇于突破:率先建设中药材电子信息与交易平台
有“华中天然药库”之称的武陵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相对高差产生的立体垂直气候,形成若干生态小环境,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中药材品种将近2000种,具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作为国家首个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试点区域,武陵山区中药材产业是国家规划的重点特色产业,但由于地处偏远,面临的信息和市场瓶颈更为突出。秀山树立“越是边远越要发展信息化、越是落后越要发展信息化”的理念,经过多方考察,于2011年引进成都中药材天地网科技公司,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秀山县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武陵山区率先建立了中药材信息与电子交易平台,形成唯一的“四中心”格局。
信息服务中心。中药材天地网的“中药材商品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中药材信息资讯与咨询、中药材商品网上交易”(“线下撮合和网上交易”)的集成服务和遍布全国的强大信息采集体系,天地网每天发布道地产区、主产区、次产区和国内风向标药材市场各类中药材品种的全面、准确的第一手信息,为秀山药农提供了集信息收集、发布、传播与预警的一站式服务。
交易服务中心。2012年5月,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推出了中药材买卖通后,秀山县于2012年7月开通了武陵山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天地网构建了中药材买卖通的B2B交易平台。目前,已有130余户中药材收购、加工业主在平台上开设了商铺,同时,培训、引导中药材买卖双方通过“中药材买卖通”进行电子交易。
中药材展销服务中心。收集武陵山区及全国各地道地产区的优质药材,将秀山及武陵山区中药材集中在该中心进行展示,让考察参观者全面了解秀山及武陵山区中药材,达到线下展示线上交易的目的。
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依托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规范化的仓储设施和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打造“一站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秀山已建立武陵山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秀山银花种植、采收、加工、流通地方标准体系,同时按基地种植——初加工——包装——仓储——物流“五步法”建立了中药材电子溯源系统。
$pager$
(二)服务购买:拓展中药材电子与交易平台应用空间
强化信息服务。依托武陵山中药材信息和电子交易平台,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秀山分站”,成为国家首个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面向武陵山区域内的中药原料资源开展监测服务工作。同时,结合秀山及武陵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秀山与天地网建立了秀山中药材门户网站和全国银花生产数据库,形成了全国银花品种、基地面积、产量、价格、走动、库存的数据,指导秀山金银花产业的生产。
指导产业建设。作为全国唯一集“中药材商品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中药材信息资讯与咨询、中药材商品网上交易”(“线下撮合和网上交易”)为一体的最大的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和中药材行业唯一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药材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国家农业部特色农业信息化示范平台企业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中药材天地网拥有行业内最为专业的资讯,代表着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秀山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及其聚集的中药材优质专家资源,通过问诊把脉和反复论证,确立了新形势下秀山中药材产业的“1211”发展战略(1库:武陵山中药材种质资源库;2中心:武陵山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武陵山中药材现代物流中心;1基地:武陵山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1百亿: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产值达到100亿元).秀山决定通过十年的努力,打造“武陵药都”。
加强标准牵引。根据秀山实际,秀山县会同中药材天地网,联合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定了秀山银花、白术的地方标准,正逐步制定其他大宗药材的标准。在秀山金银花方面,制定了“秀山银花嫁接苗 “秀山银花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秀山银花初加工技术规程”等12个秀山银花地方标准。同时,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以及产业政策杠杆作用,引导药农种植与加工的规范化建设。
(三)“三方联动”:推动信息化和中药材产业同步发展
信息化建设与中药材产业建设联动。2004年以来,秀山县委、县政府把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先后出台种苗、干燥设备、肥料和干花销售补贴政策,建立政府融资担保平台,开展贷款贴息,并通过项目扶持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秀山县投入中药材产业的财政无偿资金达1.2亿元以上。2011年秀山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1万亩,成为中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产业发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积极争取政策,创造中药材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空间。201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2-2020)》、印发《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秀山银花产业进入了全市医药产业“五园七基地”建设重点规划,武陵山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也进入《重庆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7年)》。
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联动。秀山建立了武陵山区常见中药材展示平台,通过该平台,参观者能全面了解秀山及武陵山区中药材。与此同时,依托重庆市重点建设的物流园区——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秀山建立了中药材交易市场、规范化的仓储设施和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打造“一站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立起面向武陵山区的药材交易与配送体系,有力支撑了线上交易。
政府、药企与电商服务机构联动。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农村电子商务最大的难点在于农村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率较低,农民大多不具备参与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 “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电商机构之间的联动和长时间的推动。秀山县农委联合中药材天地网和相关中药材业主,举办了多次电子交易操作技能培训。2012年7月初,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支持,秀山县人民政府主办,举办了武陵山区域中药材信息与贸易平台建设发展论坛。2013年4月中旬,重庆市政府组织各区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及、农业信息化企业和合作社的代表们,在秀山开展关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的示范应用培训;2013年3月下旬,举办武陵山中药材电子商务贸易培训会,对买卖通用户进行操作流程培训,参会人员是来自武陵山区部分区县从事中药材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等负责人。2013年,为培育市场,鼓励中药材买卖双方通过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进行电子交易,秀山县还出台奖励政策,凡生产端第一销售环节通过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秀山给予买卖双方各0.5元/公斤的奖励,促进了电子商务拓展。
(四)强化机制保障:奠定信息化建设基础
建立高规格的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2013年,秀山成立了由政协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秀山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其成员涵盖农委、扶贫办、科委、林业局等部门,定期就中药材产业的重大问题发展进行研究。2013年4月,原秀山县人民政府金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临时机构)更名为秀山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正科级单位)正式挂牌,作为秀山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此外,还成立了秀山金银花协会。建立中药材的支撑体系。2008年起秀山县人民政府连续6年出台加快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2009年起,确定每两年举办一届金银花节。2013年,在原金银花节基础上,成功举办了中国重庆(秀山)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继2007年与西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2009年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秀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2012年秀山“重庆市金银花产业示范工程(121工程)”在重庆市科委立项。
$pager$
二、主要成效
(一)提高基地市场化水平
中药材天地网中央信息平台在秀山的展示窗口——秀山中药材监测站,每天发布的全面、准确的第一手药材信息,使当地药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同时依托专业数据库和专业咨询服务,对国内外中医药发展进行深层次的动态追踪,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预测性、综合性战略情报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使秀山的药农、合作社等基层生产单位及时掌握中药材市场“风向标”。2012年全国金银花产能严重过剩(央视一套曾进行专题报道),2013年价格下跌到不足2010年高位时的三成,金银花生产面临“寒冬”。但采用了现代信息和电子交易平台的秀山金银花产区,却实现低谷期成功突围,早在2011年武陵山中药材信息预警平台就对即将下滑行情进行预警,并在地方政府帮助下,引导产区调减生产规模。2012年压缩全县1/3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程度减少了药农损失。天地网构建的买卖通B2B交易平台,实现产销无缝对接。目前,秀山已有130余户中药材收购、加工业主在平台上开设了商铺。2012年,网上交易商家达49家,交易额达300多万元,2013年超过2600万元。秀山金银花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球无距离销售,如今其直销客户遍及全国甚至海外。在各地金银花库存严重积压的背景下,2013年秀山产新的金银花却成功售罄。
(二)提高基地标准化水平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供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带动了秀山药材生产的良种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推动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种植方式转变。秀山中药材监测站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会同重庆中药研究院,在对当地主流药材,在金银花、白术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流通标准与分级标准,并引入当地药监机构进行监管,引导农户从盲目粗放到规划细作,提升药材品质及产业健康度。在2010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审核通过“秀山金银花”地理商标的基础上,2011年12月秀山金银花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GAP”认证,2013年10月《秀山银花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秀山已从重庆市质监局获得12个秀山银花地方标准的标准号,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批标准的具体实施填补了秀山银花无标准可循的空白,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确保秀山银花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秀山银花种植的经济效益以及增强秀山银花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道地药材质量水平
电子商务平台改变药材传统的人流带动物流交易方式,转向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实现药材生产与市场高效对接,核心在于第三方的机构性信任机制的构建。通过与之配套的检测中心和中药材生产流通可追溯性体系建设,有效杜绝假冒伪劣药材充斥市场,确保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规范化的仓储物流服务再加上“一站式”的产销对接,大大减少了流通渠道过多而产生的质量不可控现象,这种第三方的机构性信任机制,带动中药材产业的诚信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为秀山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四)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电商企业的引入,带来新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与职工提升了观念,改变对传统中药材的认识,对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和现代贸易模式有了深切的体会,也对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与中药材天地网紧密配合,秀山已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之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2013年9月,秀山县荣获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经营应用型)”称号。秀山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已经实现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信息的导航,能够为全县7万余农户提供信息咨询与导航。电子商务企业的引入,拓宽了农业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避免了农业主管部门包打天下的单一困局,同时,信息手段的提供,丰富了服务内容。
(五)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秀山建成武陵山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后,为武陵山区超过10万中药材行业用户提供信息和远程电子交割系列服务,有效提升武陵山中药材与全国市场的对接能力,为“武陵药都”品牌塑造奠定了基础。信息化解决秀山及武陵山区中药材在产区“留不住、卖不出”的问题。通过服务平台引导需求企业和投资者进入产区,下订单、建加工厂和生产前车间,反哺生产源头,截至2012年,建立在秀山金银花主产区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达到72家,预计2013年将达到100家左右。2012年重庆祥华生物615吨绿原酸提取项目投产运行,2013年4月秀沧公司的“双花”饮料面世,2013年10月秀山奇秀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首条金银花饮料生产线投产,形成了中医药产业 “洼地”。信息、专业、标准与诚信体系建设,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向现代化的结构性转换,使得药农们的市场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显著提升,带动了区域社会文化水平的进步。
$pager$
三、秀山特色
深度融合的理念。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以产品销售为主要模式,对于产业的带动,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市场拉动等建设方面。以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的销售对象的本土电商平台已经不下于35家,代表性的如秀山“云智食品专营店”、湘西州“松桂坊旗舰店”、恩施地区“硒地食品专营店”、贵州铜仁“贵州铜仁特产”等。这种以产业链条末端市场销售环节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只是实现了信息手段与产业的初步结合,存在着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各环节信息的不对称,蕴藏着质量安全风险,其成长空间有限。从一开始,秀山就树立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把中药材天地网作为秀山中药材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从销售端向中药材产业上、中端延伸,通过信息导入、标准牵引、基地监管、加工介入、检测倒逼等手段,推动信息化向产业链各环节渗透,另一方面,围绕信息化建设之需求,加强中药材质量检测与分析平台、物流与仓储等基础设施与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信息化向农业领域渗透。通过“双渗透”,构建信息建设与产业深度融合格局,推动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发展。
持之以恒的态度。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时之功,需要耐得住“GDP”的寂寞。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接受信息化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秀山县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过程中,树立了长远与全局的规划。他们认为,十年的坚守,才有秀山金银花产业的今天,对于明天,也要通过十年的努力,才能打造一个“武陵药都”。在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也需要坚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从长计议与持之以恒的态度。
三方联动的路径。如何落地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应积极解决“两公里”问题,“最初一公里”涉农信息的整合与发布渠道,否则就会出现“信息淹没”现象,“最后一公里”则是信息的具体落实与执行,这对偏远山区更为重要。且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为农业信息化的推进造成阻碍。秀山的做法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与引导作用,通过中药材产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联动,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联动,政府、药企与电商机构的联动建设,不仅实现了信息化与中药材产业建设的融合发展,也推动了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作者:姚茂华 吉首大学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 博士
作者:姚茂华 吉首大学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 博士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