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有着600户村民的林源镇隆泉村,三分之一的农户与中药材结下了“情缘”。
如今,1.5万亩耕地中,有4000亩地种中药材。这还不够,村民又在外地承包了2000亩地种药。全村6000亩中药材,年产值1500多万元,占全村种植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手捧药籽,仿佛闻到“钱”香,村民种起来格外卖力。
周显江今年种了350亩板蓝根和防风,据他讲,与其它农作物相比,药材耐寒、耐旱,秋后有账可算。去年,虽然板蓝根价格下滑了一些,但效益也比苞米好。
原来,隆泉村有一片沙土地,因为苞米根扎得不深,10多年前村民们在一些跑风地里种起了板蓝根,但那时只是零零散散地种。2007年,板蓝根价格上升,1斤由过去的两元涨到15元以上,一亩地能卖4000元。由此,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从过去的1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面积增加到2000亩。收获时节,客商纷至沓来。
有账可算,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本地不够种,又到外面去承包。
“光一个品种太单一了,人家客商一问有没有沙参、黄芪,咱就傻眼了。要把客商留住,让客商的脚步停在咱这,品种必须多样化。”望着客商走远的背影,村里决定引进新品种。
2010年,村支书甄铁成北上内蒙古,南下四川、安徽等地考察,带回了防风、沙参、铁芪、黄芪、柴胡等品种。转过年,试种成功。
2013年,村里又成立了拓发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
有了合作社,在市场上有了话语权。秋后,一斤能多卖2毛3分钱,一亩地比自己种时多收100元。去年,26户社员户均增收1万多元。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百姓也由单一的种植板蓝根,变成了沙参、黄芪等多个品种一起种。
甄铁成说,药材已成为立村的产业。今后,他们还要扩大种植规模,面积再增加2000亩以上,建成种植基地,把中药的品牌做大、做强,把客商吸引来。明年,做初步的加工,晒干后统一净包装,便于储存,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记者 卜宪九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