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市工商联主导下的村企合作实现“造血式”扶贫又有了新进展。日前,四川科创中药材集团有限公司与彭州市敖平镇紫泉村村民委员会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川芎的种植、加工、销售、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延伸等川芎产业链开展战略合作。与此同时,科创集团将在彭州工业开发区投资20亿元建立健康产业园,预计明年八月投产,双方将在其中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
关键词
合作协议、发展希望
高品质川芎受药商青睐
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涌现出的强劲活力背后,不乏这样的积极探索:组织成都民营企业“走出去”和邀请外地优秀民营企业“走进来”,这其中,“投资成都”也成了市工商联倡导下会员企业投资兴业的积极探索,圈层融合和产业扶贫,通过村企合作的模式,有效地实现产业与市场的对接。
根据中药材商贸网一个月前显示的四川彭州敖平川芎价格动态:近期货源走动不畅,行情继续保持稳定,晒货15元/公斤上下,炕货成交价格15.2/公斤元左右;该品人气减弱,加之市场低迷,短期内仍难有变化。
这是一则简短的信息,对于将川芎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敖平镇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2001年敖平镇被省农牧厅授予全国唯一的“川芎之乡”的称号,当地种植川芎达2万亩。在敖平镇的紫泉村,村民中大多数家庭也都种植了川芎。
受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影响,主要依靠简易土炕烘干的川芎更是直接受到冲击,市场价曾一度跌至12元/公斤。市场价格起伏不定,药材的质量也无法一直稳定。当地川芎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都市工商联在定点帮扶的扶贫开发村紫泉村开展了关于 “造血式”市场化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尝试,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本报曾作报道).
尝试之一就是利用市工商联庞大的会员队伍资源,将扶贫村当地的产业资源川芎进行有效地对接,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确定了“引进会员企业实现村企合作”模式,从扶持产业发展的路子出发,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事实证明,这样尝试的结果是双赢。继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8月12日,在科创集团的现场收购点迎来收购热潮。验货、卸货、称货、开票……全村齐上阵,高标准种植、加工的川芎再也不愁销路。据不完全统计,科创集团每年在当地的川芎收购量将达到300—400吨。
$pager$
关键词
双向互动、双向共赢
市场化平台正在搭建
笔者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扶贫工作深层次问题,确定定点帮扶目标过后,市工商联与彭州方面经充分沟通,初步形成了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以“四个双向”为原则,明确了“发展川芎和蔬菜资源作为主导产业”的目标。紫泉村有蔬菜和川芎等农作物资源,市工商联有庞大的会员企业队伍,村企合作可减少的中间环节,将实实在在让利于农民。
以川芎为例,产业要发展,市场因素很重要。虽然敖平川芎品质好,但是仅凭川芎这单一的中药材,市场风险性较大,很难真正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因此在科创与紫泉村的合作计划里包括引进金融机构,结合当地气候、土壤、降水等自然因素,共同合作开发种植其他中药材。作为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科创承诺,将充分利用关联公司在彭州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针对川芎附加产品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共建敖平川芎品牌,通过品牌打造,形成敖平川芎价格优势,推动敖平川芎品牌走出去。与此同时,从种植、生产、粗加工再到深加工,建成川芎生产经营产业链,产业链生产既能增加药材附加值,又能降低单一药材种植的风险。
“签订协议将是企业牵手政府,共同推进川芎市场化运作的重要途径。”对于川芎产业的合作,四川科创中药材有限公司总裁郑成牧表示,共建600亩川芎核心示范基地,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解决种子种苗等问题,在源头上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把控,保证中药材安全有效。通过签订收购协议的形式,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按照“以质论价”的原则,破除了中药材“随行就市”的禁锢。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村民可以根据药材质量依照最高价格出售,当行情低迷的时候,企业会按照协议价格进行收购,这样就保证了村民的基本利益,降低他们的风险,同时也保证了当地川芎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双向合作 双向融入
村民学习公司管理制度
根据合作协议,紫泉村方面将负责利用自身资源,指导、安排、协调紫泉村当地川芎药材专业合作社和川芎药材种植户在彭州市敖平镇紫泉村协调建立600亩标准化川芎种植示范基地。而科创集团将在育种改良、种植工艺方面给予乙方技术指导。通过指导,紫泉村将改进种植环境和种植方式,提高种植户的标准化种植水平。
标准化种植早在去年就成立了载体。去年7月,紫泉村在市工商联的指导下,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自发组建了彭州市敖平镇济民川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年多来,村干部和合作社社员们都没闲着。先是社员们被告知有何权利、义务,接下来,在市工商联的安排下,培训机构的相关人员进到村子,为社员们讲解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决策制度和股东分红制度等。“第一次听说这些,新鲜。”11组的村民胡加德因外出打工受伤,不能再干重体力活,转而回到田间地头。由于种植川芎不需要太多体力,这将成为他未来致力于发家致富的老本行。“课程尽管显得高深,却也十分必要,不打无准备的仗,”市工商联驻村干部苏毅说,让社员们了解农业合作社的构架和运作模式,才能为实现合作社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合作社成立后不久,第一次培训如期进行。针对当地蔬菜和川芎的种植特点,第一次培训请到了彭州农发局的工作人员,为社员们讲解蔬菜和川芎的规范化种植。而川芎种植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农讲课,由于有实际操作经验,又曾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有过合作,老农在课堂上表现不输专家,令人印象深刻。课后大多数社员反映,培训课程“理论结合实际,听得懂,有用。”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次培训在社员们看来,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培训关乎市场诚信和道德责任。“哪些农药可以用、何时用?这些都有讲究。”当地村民七嘴八舌地向笔者描述规范化管理的严格,如某批次蔬菜在抽查时发现农药残留超标,就会导致该批次农作物全部被退货,“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打破一锅汤!”这是紫泉村村民对于诚信经营的朴实理解。村委会会议室成了培训的临时教室,苏毅告诉笔者,可容纳50余人参会的会议室每次都要坐进将近100人左右,“比看电影还热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