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年来,工布江达县根据“突出特色、合理配置、优化布局、提升规模”的战略思路,以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县大部分特色农牧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
养猪养鸡养出“致富经”
近年来,工布江达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经营,生产高效”的原则,培养了一大批藏香猪、藏香鸡养殖专业户和重点户。据工布江达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桑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县藏猪养殖规模已达到91000头,其中存栏52698头、出栏38220头,出栏率达42%,为群众增收18万余元;藏香鸡养殖规模达到3.6万只,其中存栏17000万只,出栏19000万只,出栏率达52.78%,为群众增收10万余元。
按照“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的经营模式,工布江达县还建立了巴河仔猪、小鸡繁育养殖基地,将繁育的仔猪、小鸡提供给农牧民群众饲养,并与饲养户签订回收合同,将出栏的藏香猪、藏香鸡进行加工、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成立了三个藏香猪养殖协会,投资280万元建设了巴河藏香猪肉联加工厂,实现了西藏藏香猪出口零的突破,直接为群众创收达435万元。
种树种菜种出“黄金屋”
近几年来,工布江达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不断加大核桃树、苹果树等经济林木的种植规模。目前,全县共种植经济林木48920株,面积达1951亩,成活率均达70%以上。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本着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种植大棚蔬菜的投资力度,仅去年就在农牧区新建蔬菜大棚222个,使全县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433亩,蔬菜品种达到30余种,并试种脱毒马铃薯200亩,为群众直接增收近100余万元。
经济林木和大棚蔬菜的种植不仅解决了群众吃穿难问题,还逐步改变了群众原有的、陈旧的单一种植结构模式,对全县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广大农牧区群众通过种植经济作物,看到了成效,看到了利益,户户盖起了新房,家家都有豪华的装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采菌采药采出“富裕路”
现在虫草、松茸采集业仍然是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群众的主要现金收入来源。为了合理充分地开发林下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工布江达县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科学发展渠道,将过去的林下资源单一的采集模式转变为规模化和可再生种植,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培育保护资源相结合,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的转化。
近年来,全县扩大了龙胆花、丹参、红参、牛蒡子、波棱瓜等药材的采集、销售和人工种植规模。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余亩,其中丹参2300余亩,牛蒡子450余亩,波棱瓜50余亩,藏药材的发展直接为群众创收达63万元。这些措施不仅调动了群众开发林下资源采集业的积极性,而且切实保障了农牧民群众采集林下资源的利益,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也为县域经济繁荣指明了发展方向,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669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