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四月的黔东南,春光明媚,处处万物复苏。在这样风和日丽的春日里,贵州省施秉县牛场大镇的青年农民李正平正在烤烟大棚里忙着给村民黄老三现场作烤烟剪苗技术指导,也顾不得擦去额角的汗水,专心地指导着。
李正平并不是农业部门的专家,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通过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以及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农科知识,从“泥脚杆”变成了“土专家”、“田秀才”。眼下,他掌握的烤烟剪苗技术就派上了大用场,该镇许多烟农在他的指导下,有90%的农民基本掌握了烤烟、中药材种植技术。
在施秉县,像李正平这样的“土专家”已经有3000余名,他们不但自己积极学科技、用科技,而且还向周围群众传播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泥腿子”变“土专家”,这样的喜人变化都得益于该县县委、县政府对于培养和使用乡土人才的重视。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施秉县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走出去”学习科学知识,“回家来”大胆实践。经过培训的农民在科技应用和科技推广中大显身手,成为致富带头人。如牛大场镇乡土人才种药大户张代金创办的三元中药材基地已发展到1100余亩,总产值800多万元。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涌现出了阮金生、杨建忠、陈林安等一批种药大户,其中阮金生还在安徽亳州大药市、福建柘荣等地开设了太子参直销点,为该镇乃至全县中药材销售打开了通向全国的窗口。2008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3.3万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800余吨,实现产值2900余万元。据统计,目前,这个镇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药农2户,年纯收入5-9万元的上百户,户均收入9000余元。该镇太子参的产量已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其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太子参行情。
同时,该县每年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从各乡镇选拔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农民参加学习培训,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后回乡发展相关产业,同时带动周围的群众。还通过组织农民外出打工的形式,引导农民在外面边打工边学习,经过一段时间,钱也挣到了,技术也学会了,回来后成为了村里某些方面的“土专家”。依托产业示范项目,抓好示范户的培训,造就了不少“土专家”,尤其是党员示范户,学到知识后对群众的带动作用相当大。白垛乡王家村支部书记李跃云通过参加烤烟技术培训班,掌握到了烤烟种植、烘烤技术后,村民李跃昆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种烟10亩,年总收入1.5万多元,纯收入1.3万多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600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