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闫庆松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诸多因素制约产业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国提取物产业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取得了较大提高,但是其产业集中度仍偏低,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仍有待提升。整体来看,提取物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数量多,规模小”是我国提取物行业的真实写照,大量小企业往往在有限的品种上展开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同一种产品会有几十家企业生产。为了进入并占据市场,小企业往往以低价劣质产品参与竞争,从而导致惨烈的价格战,并进而引起产品利润或产品质量的下降,恶性竞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我国提取物产业竞争力的削弱。而这最根本缘由在于,我国对于提取物行业,尚无明确的准入限制。
第二,行业自律性差,存在无序竞争。目前,我国提取物行业处于无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我国部分提取物企业自律性较差,产品掺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银杏叶提取物中加入芦丁,在欧洲越橘提取物中掺入中国越橘提取物,在石榴皮提取物中添加人工合成的鞣花酸,以及在多糖类产品中添加糊精等。此外,使用劣质原料、囤积原料以及炒作价格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无序竞争行为均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极大危害。
第三,产品国家标准缺失,阻碍行业发展。由于我国多数提取物产品缺少国家标准,所以常常受到国际市场的质疑,甚至遭遇目标市场有关重金属、农残等检测标准的壁垒限制。例如,2009年5月,在我国被美国FDA扣留的8批提取物产品中,有4批是因为农药残留超标。同时,在出现产品质量纠纷时,也会由于对产品合格与否的界定标准不一致,导致企业合法利益难以得到保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产品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品牌意识较差。提取物行业本应是以创新研发为基础的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但是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却是以模仿为主,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另外,多数提取物企业品牌意识较差,往往只重视产品销售情况。虽然我国80%的提取物都出口,但是并没有掌握国际话语权,几乎所有提取物的知名品牌都被日本和美国所占据。即使国际知名的食品和药品企业采购我国企业生产的提取物产品,作为原料供应商的提取物品牌仍难以被人知晓。
第五,市场研究不深入,药用市场待开发。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多是根据国外采购商的要求输出原料,而对提取物制剂市场了解甚少。对于国际市场可能畅销的产品及需求,更是缺乏研究,更谈不上对国际市场的引导。在产品认证方面,我国企业虽已意识到“认证营销”的重要性,但总体来看,认证工作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在提取物应用方面,也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食品领域,较少应用于药品领域,国内多数企业不具备药品GMP资质,更不符合欧美等主流市场对药品原料的要求,因此,药用提取物市场尚待开发,且潜力巨大。
五措施提升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主流提取物市场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本土化趋势,对提取物产品的价格、成本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迫切要求我国提取物企业尽快提升竞争力,笔者认为应积极开展如下工作,以尽快提升提取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建立国际化标准,提高行业监管能力。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提取物原料供应商,每年会向国外输送大量的粗提取物,而这些产品往往只是符合采购商提出的合同要求,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目前,除了银杏叶提取物这种成熟的品种外,大多数提取物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标准。因此,建立统一的标准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提取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提取物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缩小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标准差异。建议对现有行业标准进行推广,同时参照国际标准,对更多的提取物品种建立完善的、规范的行业标准。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推进行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升级工作。此外,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药品和食品安全法规,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各提取物企业的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规范行业准入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资质审核,规范提取物行业的准入机制,适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于药用提取物生产企业,应要求其遵守药品GMP要求,并符合原料药品的相关规定。此外,政府应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规模化、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提取物企业,应加快标准化建设,严把质量关。在提取物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应借鉴GMP、GSP、GAP等先进经验,探索建立GEP(提取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通过对提取物生产的规范化、制度化来促进其质量标准化,这样才能得到更多国家及FDA等行业机构的认可,进一步扩大市场。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可参考欧美国家制定的一些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控制力争达到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以及常规品质控制项目的可控性。同时,还应加强对产品安全性指标的控制,尤其要加强对重金属含量、农残以及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另外,还应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干燥设备及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四,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投入,树立国际品牌。提取物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常见的品种已有百余种,但很多产品至今仍没有进行全面研究和深入开发,只是被动地接受客户提出的要求,缺乏自主创新。因此,建议企业应增加投入,深入开展产品的研发工作,并注意对“新资源提取物产品”(如枸杞,红景天,灵芝等)的开发。同时,还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原料的使用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企业应积极树立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推广,达到进入并占据国际市场的目的,并力争成为优秀的国际提取物产品供应商。
第五,重视市场研究,创新产品营销模式。企业应密切关注目标市场的法规、标准和认证(HACCP;COS认证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产品的进入策略。另外,建议企业积极拓展产业链,在保证原料供应的同时,积极开拓提取物制剂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产品营销方面,企业可尝试进行模式创新,例如,可与国际大公司进行项目合作,参与制剂研发。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容量较大,但尚未形成规模,所以企业也可先进行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培育,然后通过品牌效应促进国际市场的开拓。
整体来看,我国提取物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我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来说,意义重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形势不甚理想。为提升我国提取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具体来说,政府应积极规范行业准入机制,建立国际化标准,引导产业发展;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产业竞争力提升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企业准入制度的建立最为迫切;中期来看,应将持续开展国际化标准建立工作作为重点;而长期来看,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将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相关信息:
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国际化征途(上)
与国际提取物产业发展情况相比,我国提取物产业仍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国际竞争层次较低等问题,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作为我国中药出口主力的提取物,其产业发展势必会对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产生影响,详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