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医历来讲究药材的来路。小学徒入行,老师傅会语重心长地教诲:药源不明,治活不灵。清代名医吴鞠通在其所著的《吴鞠通医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治疗一位水肿病人时他发现,所用的药方非常对证,配伍恰当,疗效却总是不佳。仔细检查后发现是由于药方中的桂枝质量不佳。于是他求购产于岭南的上好桂枝,患者再服此方剂,很快就痊愈了。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与一般药材的差异。
从古到今,但凡正规的中药店,都会派人到特定的地区去采购药材。道地药材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指特定产区的优质正品药材,例如东北长白山的人参、宁夏的枸杞、四川的黄连等等。在某种意义上,道地药材代表着药材的优异品质,也就是药材中的名牌了。
还有一些药材,因为产地在同一“道”而被人们起了新的名字,例如四大怀药是指古代怀庆府地区(今河南武陵、沁阳等地)出产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这四味中药。类似的还有浙八味:玄参、麦冬、白术、浙贝母、延胡索、白芍、郁金、杭白菊。
道地药材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后期汤显祖所著的戏剧《牡丹亭》中,但这一概念却早已有之。由于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植物种类繁多,为了保证用药有效、安全,避免错用、误用药物,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观察比较和临床实践,逐渐建立了道地药材这一概念。其中,“道”是古代中国相当于现代省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这种提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术语。
天时地利人和 促使道地药材产生
为什么道地药材与其他产地的药材在功效上会有差异呢?
任何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外因。植物如果对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能够很好地适应,就会产生获得性遗传的种内变异,从而产生品质差异。我国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不同地域的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光照和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从而造成了某些种属相同的药材,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最终品质也有高低。
当归,药名寓意“应当归来”,是妇科补血调经的良药,主产于甘肃、四川等地,又以产于甘肃岷县的最佳,而与其只有一山之隔的武都、文县等地的当归,外观和质量上都与之相差很多。为什么同一品种的当归在不同地方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
原来,当归是一种高山植物,适宜生长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地上,喜欢凉爽湿润而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不能抵抗干旱和高温。岷县位于岷山山脉的东端,当夏季东南季风吹过时,会产生迎风坡降雨,因而气候阴凉潮湿,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当归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与岷县相比,白龙江流域的文县和武都因为受到岷山的阻挡,降雨稀少,所以气候较为干燥,温度较高。而且白龙江两岸山高坡陡,草木稀疏,一阵暴雨过后,洪水夹带着泥沙从山上冲进江里,留下带不走的碎石块。在这样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当归,质量自然就不如岷县的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的优质无疑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不难理解只有在黄土层堆积深厚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才能生长出长达几米的优质甘草,而这种甘草如果种植在其他土质或土层薄的地方,只能是不成材的鸡爪形。
每种药材的生长,都有它最适宜的温度。比如枸杞虽然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以宁夏中宁、中卫一带出产的“西枸杞”最为有名。因为这一带位于黄河岸边,地处西北高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枸杞果实糖份的积累,生产的枸杞子粒大肉厚,色红味甜。
另外有一些中药比较奇特,它的道地性,与相关生物的分布有关。
在贵州、陕西、四川等地阴凉潮湿的山区林子里,在厚厚软软的枯枝落叶中,隐藏着一株株形态非常奇特的植物,它们通体赤黄,箭似的直直插在地里,箭头一端开着淡黄色的小花。它们就是民谚里“神仙播种,深山发芽”的天麻了,天麻对眩晕、惊厥和老年痴呆症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天麻在种子萌芽阶段与一种叫紫萁小菇的真菌共生,到了生长阶段又能同化侵入的蜜环菌,由蜜环菌供给营养。因此天麻的生长受到蜜环菌分布的影响,天麻的道地产区其实就是蜜环菌的道地产区。
冬虫夏草一直是与野生人参、鹿茸并列的三大高级滋补品之一,具有扶正固本、滋补肝肾、镇静安神、止咳化痰与抗肿瘤等作用,是一种甘温补益的良药。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等地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山草甸上,具有十分奇特的生活史:在严寒的冬季,蝙蝠蛾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地里越冬时,受到名为虫草菌的麦角科真菌的感染。虫草菌以蝙蝠蛾幼虫的躯体为养料,不断生长新菌丝。渐渐地,蝙蝠蛾幼虫的躯体被消耗殆尽,只剩下躯壳,如果这时有人看见它,只会以为是普通的僵虫。到了次年夏天,冰冻的土层开始消融,菌丝体也破壳而出,伸出一根圆棒一样的东西,藏在花草丛中,就是所谓的“草”了,真菌学家称为“子囊果”。子囊果上长着数以亿万计的种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飘扬,散落在地上,又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如此周而复始,代代繁衍。所以,冬虫夏草的产区是和寄主蝙蝠蛾的分布相一致的。由于我国蝙蝠蛾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因此这些地方也就成了冬虫夏草的道地产区。
哭泣的雪莲 野生药材面临资源危机
新疆雪莲又名雪荷花,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砾石滩中。相传这雪中的莲花,是瑶池王母娘娘到天池沐浴时由仙女撒下的,人们认为行路途中遇见雪莲,是吉祥如意的征兆;饮过雪莲苞叶上的露珠水滴,可以驱邪除病,益寿延年。
近10年来,利用雪莲开发滋补品的热潮使得雪莲的需求量猛增。每当夏季来临,农牧民蜂拥进山采挖雪莲,他们采挖时往往连根拔起,破坏雪莲扎根的土壤。要知道这些雪线附近的土壤是靠细菌、苔藓和地衣分解岩石才得到的,其间经过了几百万年,却只有薄薄一层,采挖者的这种做法会使繁育雪莲的土壤越来越少。如果继续这样滥采下去,不出几年,新疆雪莲将从雪山上永远消失。
近年来,道地药材的野生资源在大量无度采集(捕猎)下,正呈逐年下降趋势,有的已经濒临枯竭。《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濒危植物388种,其中77种是较为典型的中药材,而其中一种名为降香黄檀的现仅存两株母树。
野生药材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只顾采用而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绝大多数野生道地药材将会重蹈上党人参消亡的覆辙。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中药的优良品种,也许是缓解道地药材野生资源危机的一种可行的办法。然而现代生物技术远未成熟,所以目前虽然已经做了不少实验,但是生产上的应用并不多。而且人们似乎仍然是更敬重“野生”的,比如一公斤人工栽培天麻才卖几十元,而一公斤野生天麻却要400多元。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仍然对天然中药材盲目采挖。
中药的未来是一个问号,答案仍在寻寻觅觅之中。但愿这带着远方泥土气息与自然芬芳、带着历史痕迹与祖先智慧的中药,不会不知不觉地从我们日益麻木茫然的目光中消失,成为后人博物馆里支离破碎的记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