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黄金产业”腾飞正当时——中国·定西第四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陈玥旻
日前,在中国·定西第四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中医药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对中医药产业发展表现出的高度关注,令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在迈向“中国药都”的进程中,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而且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声音一:从重“量”向重“质”看
中国·定西第四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海内外数千名客商纷纷前来寻觅商机。一些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认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其中蕴藏的上万亿元市场商机亟待挖掘。一位药企代表这样评价:“定西行动早、速度快,已经在迈向这条‘黄金产业’大道!”
定西是全国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各类中药材313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驰名中外,已有1700多年种植历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据种植规模、品种品质、规模仓储、加工增值等优势,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响亮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发展工程,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使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并开始向中医药产业发展转变,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占全省的近一半。
市长常正国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遵循天然道地准则和自然规律,不断提高基地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达到由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目标。
声音二:从中药材到中医药的嬗变
以前,定西农民种的药材从地里挖出来,盛在篮子里就拿到市场上销售,卖原料卖不上好价钱,后来通过粗加工尝到增值的甜头后,药农们纷纷搞起了药材粗加工。
一位政府官员说,从卖原料到简单的粗加工再到深加工、精深加工,定西中药材产业加工链条不断延伸,使中药材产业逐渐向中医药产业嬗变,中医药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神威、葵花、奇正、一方、丽珠等近20户知名药企落户或即将落户我市。目前,已发展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95家,有41家通过GMP认证,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去年加工中药材8.8万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53%,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定西市中药饮片GMP认证企业将增加到100户,中药提取物生产线发展到30条,保健品生产企业增加到100户,扶持发展产值过千万元的现代制药企业20户,中医药产业年总产值提高到85亿元。
声音三:走出“低端”是唯一选择
种植有了保证,企业生产原材料不愁,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呢?一位客商说,“定西的药现在名头可不小,道地药材更是抢手货,贞芪扶正系列产品不仅成为‘陇货精品’,而且被国家确定为‘中药保护品种’,在美国市场也很受欢迎。”
告别低端市场,在打造“中国药都”进程中,定西市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打响中医药知名品牌。使中医药市场和消费者对定西药的品牌认知度越来越高。
在打造“中国药都”的进程中,我市充分发挥特产之乡效应,在北京等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和当归产业发展高端论坛,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并注册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地理标志4个、品牌商标40多个。岷县、陇西、渭源还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去年,全市中医药产值达到19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507元。
市委书记杨子兴在开幕仪式致辞时说,“十二五”期间,定西市将立足打造“中国药都”,着力构筑集中医药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10万亩,培植100多户中药材加工和现代制药企业,推动中医药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中医药真正成为推动定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