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日来,同仁堂深陷质量问题难以自拔。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中国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召回后,日前又被曝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超标……
【事件回顾】
百年老店同仁堂近来可谓麻烦不断。继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到香港卫生署公开召回之后,5月21日,《南方日报》及多家媒体报道,同仁堂旗下的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和小儿至宝丸的朱砂含量也超出了相关规定。尽管这些产品的销售额在同仁堂旗下量不算大,但北京同仁堂从未就这些产品来龙去脉发布过公告,仅在其官网上做声明。这些解释并未能安抚市场,深陷“质量门”的同仁堂股价大跌。5月22日,媒体关注度达到此次事件的峰值,且远超“健体五补丸”被曝水银含量超标时的热度。
港股方面,同仁堂科技5月23日大跌4.85%,自5月16日以来,这只股票累计下跌10.63%;刚刚于5月7日登陆港股的同仁堂国药则在5月16日暴跌9.31%,5月16日以来累计下跌13.59%。
图1 “同仁堂质量门”媒体关注热度走势
(单位:篇,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5月7日,北京同仁堂一款名为“健体五补丸”的中成药因水银含量超出上限标准5倍,被香港卫生署下令从市面收回。香港卫生署在通告中称,卫生署人员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健体五补丸”样本水银含量为上限标准的约5倍,因此下令回收。
同仁堂方面对此响应称,目前正在开展自查工作。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有媒体调查发现,实际上,同仁堂集团旗下多款常用药品都拿朱砂入药,而朱砂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
有媒体报道称,同仁堂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境内标准,后者也远超香港标准。针对此事,同仁堂5月24日通过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朱砂为常用传统药材,服用安全。
据业内人士透露,同仁堂集团现有的定心安神、清热解毒等常用药品中,接近40种药品含有一种叫朱砂的成分。在小孩可用药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这种成分。这种大量存在的药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是被禁止入药。
【半年三陷“质量门”】
对于同仁堂来讲,自2013年1月以来,可谓麻烦不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接连陷入产品“质量门”问题的困扰中。
★ 2013年5月,同仁堂健体五补丸汞超标5倍
据香港政府新闻网公告,香港卫生署5月7日指令持牌中成药批发商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管理有限公司回收一批同仁堂健体五补丸。卫生署从恒常市场监测中购得该中成药后,把样本交由政府化验所化验,结果显示该中成药样本的水银含量为上限标准的约五倍,故此指令回收。公告称,调查发现有关中成药在内地制造,经同仁堂进口香港销售。该中成药用于成人调理身体,但其成分不应含有水银。
★ 2013年4月,子公司产地黄抽检不合格
《南方都市报》4月3日报道,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的2012年下半年基本药物品种药品抽检结果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赫然在列,其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依照天津市药品监督执法部门的说法,他们已及时对监督抽验发现的不合格药品依法进行了查处。
★ 2013年1月,花粉片被指非法添加
据《羊城晚报》1月8日报道,2012年下半年以来,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指添加剂使用不当和非法添加,受到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查处,甚至连卫生部也明确指出其使用的相关添加剂属非法添加。
$pager$
【各方观点】
★ 公司回应
5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同仁堂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未生产所涉及批次产品,目前正对产品来源进行调查。“目前仅有同仁堂科技一家持有健体五补丸的生产批号,药品生产后在香港地区销售。为何会在市面上出现不属于我们生产的药品,公司现在也在了解情况。”(5月9日 《每日经济新闻》)
对于“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一事,同仁堂在媒体采访过程中给出了回应,然而一直到5月24日,同仁堂才在其官网发布《“健体五补丸”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的说明给出正式回应。
北京同仁堂5月24日发表声明称:北京同仁堂公司生产的牛黄千金散、小儿至宝丸,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不存在朱砂超标问题,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5月26日 《人民日报》)
5月22日,同仁堂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同仁堂中成药中使用朱砂的说明》,5月24日,同仁堂又发布了说明《牛黄千金散、小儿至宝丸中朱砂含量符合标准》。5月27日,《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从未非法添加》、《关于“地黄被检出不合格”的情况说明》两篇说明出现在官网上。其中,5月27日发布的说明中都附有第三方证明信,而涉及此次被曝汞超标问题的相关说明中未包含任何第三方监督机构的证明。
图2 同仁堂在其官方网站连发数篇公司声明力证清白
(来源:同仁堂官方网站截图)
★ 中药协会力挺同仁堂
5月25日,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召开的中药安全性论坛上,专家纷纷指出,朱砂是一味非常有效的治疗性药材,但不少中药品种由于缺乏严谨的临床数据支撑,人们谈“毒”色变,导致了中药频频陷入信任危机。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梁爱华指出,尽管朱砂的成分中含有硫化汞,但经过炮制去毒后,能够入药使用。“不能一提到汞就觉得毒性很大,封杀朱砂的言论不客观。”专家认为,中药企业必须加强基础性研究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拿出可信服的科学数据。
★ 媒体观点
证券日报:“重金属门”连袭同仁堂
在媒体报道此次“质量门”时,都不约而同旧事重提。在过去的半年内,同仁堂已是第三次遭遇“质量门”。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质量问题曝光后,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字号药铺,同仁堂能否坚持“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古训,目前还是未知数。但作为一家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知名药企,正视问题,迅速采取解决办法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所应持有的态度。
中国证券报:同仁堂频陷“毒门”折射中西对峙
“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秉承严格制药标准的同仁堂今年以来频遭质疑,从蜂花粉片添加甘露醇、地黄检出不合格,到多款药品存在朱砂成分。这场由“健体五补丸”汞超标引发的风波,显然超出了同仁堂的预料。在朱砂含毒的争论声中,朱砂、雄黄、铅剂等传统中药成分陷入到了减与不减的舆论漩涡。同仁堂遭遇的朱砂风波并非个案,而是关系到中药产业的普遍问题。
$pager$
【网友言论】
对于同仁堂三陷“质量门”一事,普通网友反应比较激烈。不少网友感慨国药老字号出现这类问题实属不该,认为老字号陷入“汞超标门”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在事件发生初期,对于同仁堂的回应不少网友也表示不满,指其推卸责任。而在5月24日同仁堂发布正式声明后,虽然还有不少网友坚持认为同仁堂三陷“质量门”是企业不诚信所致,但部分网友已经开始转变态度,认为此事是西医打压中医的阴谋。此外,近期中药问题多次发生,为此有网友呼吁中药应及时改革,与时俱进。网友也再次借此调侃嘲讽,批评监管部门形同虚设。
图3 “同仁堂质量门”网友观点倾向分析(抽样:350条)
★ 国药老字号出现这类问题实属不该:25%
新浪手机用户:百年同仁堂,在群众心中有良好的口碑,如今也问题多多,这是拿大众的信任度当儿戏,本来同仁堂用百姓信任提高了药价,现在自毀荣信,看来在中国已找不下一家诚信企业。
★ 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20%
网友“杨轶_月下美丽的梦”:中药说明书上往往标明“毒副作用不详”,而西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一一列示,从而给人“吃中药更放心”的误导,这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同仁堂汞超标与其说是“质量门”,不如说是“生死门”。
网友“果er”:虽说“是药三分毒”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严格控制。
★ 西医抹黑中医药的阴谋:20%
网友“仰望璀璨星空深处”:这个事件很明显是国外的某些医药机构跟国内的某些汉奸买办勾结抹黑中医中药。西医的药理标准就是真理吗?又有什么资格把西医的医药标准来衡量中医的药理。祖先几千年的精粹就那么不值得相信?国人们请别这么短视。
★ 必须面对中药的不足:14%
网友“尼奇窝窝”:相比西药,中药欠缺的是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追踪,一款新中药很快就上市,而在国外这是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追踪统计才能进入市场的,非常严谨。
网民“盛翔”认为,是药三分毒,药品产生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关键在于孰轻孰重的取舍。
★ 不满同仁堂的回应:9%
网友“6月的小雨”:同仁堂,应先勇于承担,而不是辩解!
★ 中药应与时俱进、建立规范:7%
新浪手机用户:究其根本,制度缺陷,希望早日取消“中医药”之称谓,统一标准,规范监管。
★ 中医药监管不应缺位:5%
网友“快讯典藏”:同仁堂应该如何接受处罚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为什么是香港发现的而不是在内地食药监督部门?
【舆情点评】
中药产业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黑天鹅”事件,“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放在中药领域再贴切不过。此前,“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制药四磨汤等均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这些老字号旗下的产品短期之内连续轰炸着消费者的神经,导致药品行业损失大半公众的信任,甚至有网友称“什么药都不能吃,吃了死得更快”。业内人士表示,老字号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为中药生产安全性敲响了警钟。
纵观此次百年老店同仁堂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接连三次陷入质量门事件,同仁堂面对危机事件的态度从最开始的否认到之后连发声明自证清白,网友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从对同仁堂的回应表示不满到呼吁大家理性看待此事。但是尽管如此,舆论对于老字号乃至中药的信任度仍旧大大降低。
正如网友所言,老字号接连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中药的种植、生产、销售环节都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而监管的缺位、涉事企业的沉默可能会给企业乃至整个中药产业带来危机。因此,不管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中医药产业来讲,出现问题之后理应立即停止销售乃至召回问题药品,而不是急切撇清关系,声称产品与自身无关。事件爆发初期企业所表现出的端正诚恳的态度可以为随后公布的声明增加一份可信度,也为平息事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