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8年前,在龙岩市的新罗区、上杭县首次发现红火蚁,我省因此成为全国第4个出现红火蚁疫情的省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此展开。
疫情来势汹汹
2005年9月开始,小小的蚂蚁竟让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南燕村村民感到不安。
“我家的小兔子被蚂蚁咬了,第二天就死了。”
“我家养的母猪被蚂蚁咬了,全身都红肿起来。”
“是什么蚂蚁这么可怕,人被咬后会红肿起疱结痂。”
……
与此同时,上杭县植保植检站也接到溪口乡农技干部的反映:乡里石铭村石里段某塑料米厂附近有一种严重影响农事操作的叮人蚂蚁。
技术人员赴实地调查后发现,属于一种罕见蚁害,有大小蚁巢3500多个,疑似台湾、广东等地发现的“红火蚁”。而后,经农业部指定机构鉴定,推断得到了证实。红火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具入侵性和破坏性的百种外来有害生物之一。
覆盖龙岩市七个县(区)的红火蚁生物普查立即铺开。经普查确定,全市发现红火蚁总面积有2700亩,分布在上杭县溪口乡和新罗区大池镇的黄美村、南燕村和大山村。大池镇疫情极为严重,发生面积高达2500亩,仅南燕村就有1650亩。两地的蚁巢总数超过1.3万个,主要分布在住宅、旧学校操场、厂矿企业、畜禽养殖场、农田果园、山地林地等。而且据调查推测,红火蚁入侵时间早在2001年,是疫区塑料米厂购进广东废旧饲料编织袋所夹带的虫源传入的。
当时,红火蚁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区域内有河流、道路,疫情极易向外扩散蔓延。
据调查,新罗区先后共有320人被红火蚁叮蜇过,部分村民手、脚被叮后红肿起疱结痂,个别人还出现过敏现象。南燕村和黄美村多户村民院落发现多个蚁巢,蚁巢筑在墙基下、门框边和灶台旁,村民多次被叮蜇,生活不得安宁;多户人家的鸡、猪、兔被大面积叮蜇过,特别是刚出生的幼崽,被叮咬后很难存活。南燕村的落叶果树李园红火蚁发生严重,蚁巢密度大,部分蚁巢直接筑在树干基部,造成李树长势衰弱;农户在劳作时因红火蚁叮蜇,只得放弃管理,任其荒芜。
调查还发现,核心疫区内,本地蚂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乃至消亡,存留的基本上是红火蚁种群,说明红火蚁对疫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破坏极大。
全民抗蚁攻坚战
农业部于2005年11月22日发布第574号公告,公布龙岩市红火蚁疫情,属福建首例。
2005年12月,省政府发布施行《福建省防控红火蚁疫情应急预案(试行)》,龙岩市也相应启动《龙岩市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发布疫情公告,同时制定防控工作技术方案。
省农业厅迅速组建一支红火蚁防控专业队伍,由市县区农业局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防控监测工作组长期驻扎在上杭溪口乡、新罗区大池镇红火蚁疫区,省植保植检站也派人长期驻点协助。一场全民抗蚁攻坚战在龙岩市打响。
防控普查工作组带领红火蚁防控专业队,对疫情发生区蚁巢分布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并用GPS对边沿蚁巢进行定位,科学划定疫区范围,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在主要交通道口设立临时检疫申报站。禁止疫区内的垃圾废土、建筑余泥、堆肥外运;运送农产品、畜禽产品、林木和林产品、厂矿企业产品、运输工具和带土的苗木、花卉、盆景、草皮等需提前申报,经严格检疫后方可外运。
新罗区还专门在黄美、南燕和大山村挑选了61名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村民组成5个防控专业队。经过红火蚁防控技术和现场操作培训后上岗。村民马爱玉和李富兰便是防控专业队的主要成员。“我们每天一大早就要召集队员配合专业技
术人员除蚁,晚上回去还要总结经验。”谈起几年前的除蚁工作,马爱玉深有感触,那时候就跟打仗一样。“那些蚂蚁太可怕了,队员们工作时都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李富兰说,“最大的蚁穴直径约有半米,看着密密麻麻的红火蚁,着实让人头皮发麻。”
据统计,从2005年10月至2008年5月,新罗区经过3轮的全面防治扑杀及后期排查、挑治,红火蚁巢穴被全面清除。
红火蚁疫情得到控制,但大家仍不敢掉以轻心。市、县、区植保站仍然坚持定期对发生区进行检测调研。
“从2008年5月到今年11月,在上杭溪口、新罗大池两个红火蚁发生区累计实施调查监测5年零6个月,均未发现红火蚁。其间走访及询问调查了大量居民,也没有接到被红火蚁叮蜇的反映。”全市农业植检植保站技术人员终于可以如释重负。11月29日,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红火蚁疫情根除工作通过农业部专家组验收,至此,一场历时8年的灭蚁攻坚战完美落幕。(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石芳 梁熙)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