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年来,人们发现像维C银翘片、黄连上清片、甲巯咪唑片这些过去的常见药现在越来越难买了,这些少则几毛钱多则几块钱的药,常常能达到“小药治大病”的效果,例如甲巯咪唑片是治疗甲亢的首选基础药,一瓶只卖两块多,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而如今这种药在市场上却难觅踪迹;新闻中的丁先生被毒蛇咬伤急需抗蝮蛇毒血清,家属跑了多家医院和药房苦寻不得;2011年因为鱼精蛋白短缺,全国许多医院甚至一度陷入停做心脏外科手术的尴尬。
治病的廉价药为何渐行渐远?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生存发展,国家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提供。这种医疗体制被称为“以药养医”,这种医疗体制让医院和医生主要靠卖药赚钱来养活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受利益驱使,能带来高收益的高价药逐渐受宠,低价药则被打入冷宫。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药品政府定价,药品限价同时也体现在低价药上。为此很多人认为取消低价药的药品限价,让低价药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药企有了利润就会有生产低价药的动力,从而保障低价药的市场供应。为此国家发改委于今年五月取消了500多种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不过3个月过去了,过去的经典低价药依然难觅踪影。这充分说明了完全依靠市场化以期改变廉价药不断消失的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对此,国家可以建立廉价药储备制度,即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的廉价药,政府可以给药企补贴,进行“公益性生产”,保证廉价药的市场供应。
廉价药消失的背后,是在医药这个特殊行业里医院、药企、医药代表的集中角力,三者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也让“廉价药”成为牺牲品,而利益的背后就是“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虽然我国医药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医药分离”,然而长期以来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固守和改革者的不够坚定,“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确实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集体焦虑。让“廉价药”回归的根本是要打破利益的藩篱,真正实现医疗体制由“以药养医”向“医药分离”过渡。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