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如果不是去年底突击出售中信证券股票,两年前宣布回归日化主业、并推出中药高端牙膏的两面针,4月2日势必交出大亏上亿的成绩单。同时,由于2014年扣非净利润仍为亏损,两面针去年公告的柳州国资委承诺的管理层激励计划来不及启动,就要“胎死腹中”。有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是两面针重回中药牙膏为核心的日化业务最佳时机已过,激烈竞争下,能否重新挑起大梁,实难预料。
多年卖股票粉饰业绩
去年三季报时,换帅、重组后的两面针,业绩并未明显改善。2014年三季报显示,两面针净利润亏损1.2亿元。
然而,4月2日两面针发布了201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0.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0.91万元,同比增长151.78%。
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去年12月份,两面针曾公告表示,董事会拟授权管理层在2014年剩余时间里择机按市场价格出售不超过1700万股中信证券股票。
周四的年报显示,两面针去年12月份出售了1000万股中信证券,获利约2.58亿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两面针2014年的净利润立刻从盈利近2200万元,变为大亏1.77亿元。
“两面针靠卖股票粉饰业绩,都熟门熟路了。否则加去年要连亏三年,该暂停上市了。”一位要求匿名的大型上市券商快消品研究员对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表示,早在2012年,两面针就卖1498万股中信证券获利1.18亿元,接着2013年又卖了1732万股中信证券,获利1.49亿元。
统计也显示,两面针2012年净利润1677万元,而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676万元;2013年净利润101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亿元;2014年净利润2191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99亿元。
管理层激励计划“胎死腹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4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柳州国资委承诺的两面针管理层激励计划来不及启动,可能便“胎死腹中”。
2014年6月24日,两面针发布公告,称柳州国资委承诺,未来三年(2014年-2016年)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经营性盈利(扣除非经营性损益),且公司及高管人员未发生重大经营决策失误、重大违纪和法律纠纷案件等事项,2017年可启动管理团队、核心业务骨干为主要对象且与经济增长值EVA挂钩的激励计划。
4月3日,有投资者向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表示,他打过两面针董秘办电话,咨询管理层激励计划要求中,2014-2016年公司连续三年实现经营性盈利(扣除非经营性损益)这项条件去年是否达标。对方称根据他的描述,回复是“去年应该是不符合条件,激励计划搞不起来。”
3日,记者就此也致电两面针,证代韦元贤承认,“从管理层激励计划要求看,2014年经营性盈利应该是不达标,激励计划应该做不起来了。”
上述研究员分析,从2013年换帅和宣布回归日化主业、推出中药消痛系列牙膏看,两面针要实现经营性盈利,就是想依靠牙膏业务。
“但两面针重回中药牙膏为核心的日化业务最佳时机已过,激烈竞争下,能否重新挑起大梁,实难预料。”该研究员认为。
牙膏业务重挑大梁难度高
“实际上,两面针之前也推出过高端牙膏‘御方’系列,没有成功。六必治、片仔癀类似产品也是如此。”该研究员称,牙膏最近一轮的消费升级高潮是2010年前后,两面针2013年5月再次推出30-60元的中药高端牙膏,与品牌培育期已过的云南白药牙膏竞争,难度很大。
资料显示,2005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到2009年已达5.74亿元,2010年更爆发增长至10.35亿元,之后不断增长,到两面针推出高端中药牙膏的2013年已是19亿。
忙于多元化的两面针却忽视了主业。两面针2004年上市时牙膏业务2.93亿,在营收中占比过半,2007年起不断萎缩,2012年滑落至0.77亿元。即便推出高端中药牙膏的第二年(2014年),两面针品牌牙膏销售收入也仅1.06亿元,不到总营收的10%。曾经的本土牙膏第一品牌两面针,如今国内市场占比已不到1%。
韦元贤昨日也表示,日化中的牙膏是公司重点,毕竟也是柳州的一张名片,但对于能否挑起大梁,称“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的基数也太低。”
有投资者还向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表示,去年10月在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上以9.9元购买过两面针消痛全面预防牙膏(140克),而该产品属于两面针30元一线的产品。
当记者向韦元贤提及该情况,他惊讶地称“这样搞不行,对价格体系、品牌建设都是伤害,不符合自身定位。感谢提供这样的信息,后面会回去了解核实。”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