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度被业界看好的科伦药业 (002422.SZ)与利君国际 (2005.HK)的强强联合,终因未获得香港SEC的批准而以失败告终。
因控股意愿引发香港证监局担忧,科伦药业于10月31日晚宣布放弃收购利君国际,此前该收购曾两度延期。
长期跟踪医药领域,并关注科伦药业的西藏德传投资公司董事长姜广策告诉记者:很显然,此次科伦药业整合失败是其发展中的一次波澜,不过这一挫折不会逆转科伦药业原有的轨道,科伦药业还将在抗生素产业链的上下游继续进行并购整合。而在大输液领域,即便未能成功收购利君国际,科伦药业仍可以与利君国际子公司石家庄四药厂进行合作,进军华北市场。
此时,科伦药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华润双鹤则发力大输液领域,用差异化竞争的手法正在不断收复曾经丢失的市场。如今,无论是科伦药业还是华润双鹤都非常清楚,大输液领域产能早已严重过剩。但要想在此领域获得绝对的优势,却又需不断扩大规模方能降低成本,兼并重组也已成为这个行业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科伦药业折戟
香港证监会可能担心科伦药业与利君国际有同业竞争,未来会掏空利君国际。
作为医药领域的并购高手,科伦药业此轮并购历经一波三折却最终无功而返。三度延后交易时间大限已让这宗交易的敲定足足推后了近半年时间。
自2012年12月底以来,科伦药业收购利君国际一直进展不顺。根据协议约定,科伦药业将以5.25亿港元的价格分别收购两名股东各自持有利君国际的1.8亿股股份。“协议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将通过科伦国际持有利君国际合计3.6亿股股份,持股数量约占利君国际已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12.2870%。”
此外,公司将自协议股份成交完成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公开市场和其他合法方式购买利君国际的股份,购买股份(含上述3.6亿股)的资金总额不超过24.63亿港元,每股价格不超过2.9167港元,使科伦国际合计持有不超过利君国际已公开发行股份的30%。
科伦药业的控股意愿引发了香港证监会的担忧,因为同是行业前三的大型公司控股股东历来会引起监管部门的特别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香港证监会可能担心科伦药业与利君国际有同业竞争,未来会掏空利君国际。
此前,科伦药业的并购还没有失手过。 而在大输液行业里,科伦药业只是后来者。但就是这位后来者用短短10年的时间,挤掉了过去大输液行业的“四大家族”。
1996年,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以180万元做大输液产品。2000年,刘革新提出了对科伦的10年规划: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3亿元。但到2004年其原来规划的各项指标已全面实现,销售收入甚至达到2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输液制造商。
2009年,科伦药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10年6月3日科伦药业上市,首发实际募集资金47.72亿元(净额),超募32.81亿元。
在超募资金的支持下,刘革新开始通过并购在全国布局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科伦药业的触角一度延伸到了河南、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收购斥资不下10亿元。
正是由于此前的成功并购案例,资本界对此次并购利君国际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购公告一出来,私募人士葛建秋就曾表示,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此前,科伦药业已经在新疆建成抗生素中间体项目,也收购了一些抗生素企业,准备打造抗生素全产业链。但毕竟科伦药业在抗生素行业是后来者,品牌实力不强。利君国际经营抗生素多年,其品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线也还算丰富。但由于是老厂,又在西安,成本居高不下。这里就有很大的整合空间,比如将利君国际的中间体和部分原料药转移到新疆,利用全产业链原料制剂配套的优势降低成本。再依托科伦药业高效的营销渠道,抗生素业务有望显著回升,总体来讲,如果整合得当,科伦药业在抗生素以及大输液业务两方面将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
对于此次并购失利,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并不甘心。刘革新公开向媒体解释:“并不能说是科伦收购失败,只能说是暂停了这一收购计划。”
$pager$
华润双鹤发力
在未来,这个三强乃至多强相争的局面仍将继续。
如今的本土输液领域,前三席分别被科伦药业、利君国际以及双鹤药业(600062.SH)占据,三者共同占据了约50%的市场份额。
利君国际的高端输液在华北市场拥有压倒性优势,作为区域市场的龙头,今年以来业绩大幅增长,又是持股相对分散的港股上市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利君国际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石家庄四药厂的大输液,二是西安利君的抗生素。石家庄四药厂的软袋,跟科伦最主要的产品可立袋,在产品线上不重叠,并且科伦主要竞争对手双鹤恰恰做软袋多,这样可以制衡对手。这是产品线上的协同。还有一点,石家庄四药厂总部在河北,它在河北、天津、北京那一带卖得很好。而科伦是在南方卖得好。石家庄四药厂在那一带一直有根基,相当于直接插入双鹤的腹地,所以说二者在地域上的协同作用很强。”
正所谓不进则退,原本希望借道科伦药业顺风车的利君国际,不得不再次独立奋战,而日后,这两者的关系也非友即敌,将加入这一市场进行混战。
目前中国大输液市场需求量约为100 亿瓶/年,随着新版GMP 大限将至,预计2013年年末将有300 多家小输液工厂面临关停或转行的命运,届时将减少约30%以上的总产能。
与此同时,科伦药业另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华润双鹤也不断在大输液红海中创新突围。今年8月份,子公司安徽双鹤和京西双鹤获得直立式聚丙烯输液的药品包装材料(行情 专区)(以下简称“直立式软袋”)和容器注册批件。公司表示该产品的获批充实了公司的输液类产品线。
11月5日, 华润双鹤又对外透露,由其在全国率先引入的BFS内封式聚丙烯(PP)输液生产技术已正式投产。
业内人士认为,输液领域新产品的获批和新技术的投产,或为华润双鹤在大输液困境中突围带来转机。华润双鹤负责人此前也曾明确表示,公司将加强外延式并购力度,进一步完善股权投资项目管理流程,积极寻找产品结构好、剂型先进且与双鹤战略契合度高的企业,满足双鹤外延式快速发展的需要。
手握重金,只待有更好的项目收购,华润双鹤已经摩拳擦掌。
10月11日,华润双鹤公告称剥离了公司的商业业务,以后公司的收入构成将全部来自工业业务。从半年报看,尽管公司的商业业务贡献了约16亿元的营业收入,但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仅为4.70%,营业利润仅为7531万元。而在完成转让之后,公司账上的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上的并购。而在现在这个时候,并购正是好时机。截至今年半年报,公司的货币资金有12.1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63%,净利润现金含量为45.25%,财务状况较为优良,具备了趁机并购的能力。
11月6日,本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咨询了华润双鹤董秘办公室相关人员,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公司在大输液领域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尽量避开与科伦药业的市场布局和产品竞争。
不过,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告诉本报记者,在大输液领域,由于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化,同质化严重,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还是要靠院线营销之间的竞争,在未来,这个三强乃至多强相争的局面仍将继续。
并购高手科伦药业
1996年
创建四川科伦大药厂。
1999年
四川科伦大药厂进行GMP异地扩建,新基地占地130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单厂年产量达亿瓶。
2003年
在四川、湖南同时启动符合标准的非PVC软袋和塑瓶项目;
设立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初步完成在全国的输液产业布点。
2004年
收购原湖南天御龙制药有限公司,
更名为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建成科伦粉针、冻干粉针、小容量注射剂、中药制剂生产基地。
2006年
收购山东滨州健华药业有限公司;
设立湖北拓朋药业有限公司;
收购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
成都市科伦药物研究所变更为四川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
收购安阳大洲药业有限公司;
收购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
收购广东庆发药业有限公司;
设立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立新疆科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
收购广东庆发药业有限公司;收购桂林大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设立四川新迪医药化工(行情 专区)有限公司、抚州科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等。
2013年
未能获得香港SEC的批准,收购利君国际失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