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日,海南某医药企业带着一个妇科中药出现在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委会妇科评价组研讨会上。此行,该企业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药物临床再评价挖掘该产品独特的临床价值,找到全新市场定位,从而使这个低价中药定价更为合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表示,低价药政策给药品价值回归提供了政策依据,特别是对低价中药意义重大。但在当前药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并非每一个低价药都具备涨价的可能,只有那些拿出实实在在研究结果,体现临床价值的产品才具备涨价的条件。
涨价要有市场支持
为解决由于价格低廉导致药品断货,市场紧缺问题,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低价药目录,取消530种药物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其中,公布的低价药品清单包含化学药品种280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同时,各省份也在国家目录基础上对省级低价药目录进行增补。
“按照低价药政策,凡是低价药目录内的品种,只要没有达到西药费用日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5元的都有涨价的条件。”一位业内人士说。然而,低价药要想涨价也并不容易。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曾表示,仅靠日均消费限价提升并不能真正实现低价药品价值回归市场,因为目前全国5000多家制药企业,总计逾18万个批准文号,药品市场总体上严重供过于求,不同药品品种之间有较强的相互替代性,除极少数专利药品外,仿制药尤其是低价药想在市场取得支配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若涨价很有可能被其他产品替代。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发布涨价消息的低价中药并不多,仅有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嘉应制药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丸等。
上述海南公司董事长表示,该企业的这个妇科用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0%,但是由于日均消费价格仅有4元,低于同类产品,目前经营情况并不乐观,是一个典型的“叫座不盈利”产品,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定价,招标再降价就有可能出现生产难以为继的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表示,妇科用药在整个疾病治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们是全民族健康的基础,对于妇科认可度高的产品应该积极扶持,进一步提高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必要通过临床技术平台进行再研究,从而为其价值回归提供依据。
中国中药协会循证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药高价高得离谱和低价低得要命的不正常现象同时存在,这种扭曲的价格机制是医保支付不合理的根本,也是中药产业不可发展的问题关键。
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学敏教授表示,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今年5月,下设21个专业学组,聚集了一大批国内一流权威的中西医临床、药物经济学专家承担药物再评价研究课题,目前经过遴选已经有十几个中药品种进入临床评价技术平台。
$pager$
药品再研发要与医疗同步
“其实,价值回归只是我们下定决心进行临床再评价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随着医疗发展了,已经出现了药物适应证与临床不匹配的情况,造成市场推广和使用认知上的脱节,对患者正确用药不利。”上述公司董事长说。
以这个妇科产品为例,现在的说明书上主要适应证是治疗宫颈糜烂,但是,从2008年开始,临床上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代了宫颈糜烂的叫法,这就出现了药品说明书适应证与临床病症的不对接,一方面在市场推广时也遇到了障碍;另一方面西医在宫颈炎预防与治疗中仍大量使用。
据了解,目前从中成药临床使用人群来看,西医多于中医,但是由于中成药说明书编制较早,适应证、不良反应等说明比较落后,跟不上临床的发展。而临床术语的变化并不在少数,这直接导致临床医生特别是西医在使用中成药时存在误区,造成不合理用药隐患。
“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开展临床再评价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好产品,具有成长为中药大品种的可能性,通过临床再评价希望更多的患者和临床医生认识它,合理使用它。”上述董事长说。
中国工程院李连达院士表示,中药是最有希望形成大品种的品类,现在也有不少业内外专家提出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战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品种一定是疗效好、安全性高、稀有的品种,大企业不仅仅是规模大,而是实力强的企业。因此,培养中药大品种必须进行再研究,研究方式方法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照搬西药的方法评价中药,我们应该吸收借鉴西医西药的方法,尊重中医的特色,只有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中药研究的突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