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湟中县拦隆口镇下鲁尔加村种植户向西海都市报96369新闻热线反映称,他家今年种植的200多亩当归抽薹率90%左右,村里很多农户面临类似的问题,很多种植大户可能面临绝收的困境。7月1日,记者在拦隆口镇调查了解发现湟中拦隆口数百亩当归或绝收。
别人快要收田了
有种植户又在播种
从西宁开车往湟中县拦隆口镇方向走,车窗外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拦隆口村二社种植户王胜朝说,近几年他们村有很多农户开始建温室大棚种树苗,还有很多人在这两三年内种起了中药材。
“那块地就是我种当归的地。”王胜朝指着距离公路一百多米外的一块农田说。这块地连一株绿苗都没有,地的左半边好像是这两天用旋耕机刨过后种上了新的农作物,右半边刚刚被塑料薄膜盖住。
再看看地的四周,西边是水沟,两边的树长得郁郁葱葱,这片绿色一直延伸到地的南边,地东边是一片片小麦和油菜,小麦个头将近一米,风一吹,麦浪翻滚起来,旁边的油菜花也盛开着,与附近农田里的油菜花连成了一片。再往远处看,这样的美景一直伸向山脚下。
回过头,再看看王胜朝的这块地,似乎与周围的景色有点不协调,地里光秃秃的,田垄上还有拖拉机、扒犁等农具。“你看,别人快要收田了,我们却在种地。”王胜朝面对自家的地自嘲地说。他今年种了110亩的当归,眼下已经到了7月份,地里40多亩的当归连一片叶子都没有长出来。
6月30日、7月1日,王胜朝雇了村里的几个人,将地里稀稀拉拉的当归绿苗尽数拔除后,开着拖拉机,在新翻的地里种上了黄芪、秦艽(俗称:左拧根)。
当归抽薹率高
药材变废柴
上鲁尔加村的种植户刘国元说,村民从地里拔除当归后种菜,是因为今年种植的当归抽薹率太高,当归抽薹开花后,肉质根渐渐木质化并空心,失去药用价值,这样的当归只能拔掉。
种植当归的人都知道,抽薹率直接影响着当归的销售情况,抽薹少就卖得多,到了年底,种植户的钱袋子也就有了保障。
刘国元种的地里,当归秧苗高高立起,不知情的种植户走过来看到地里秧苗“长势很好”,会说“今年刘国元又发了”。而刘国元皱着眉头,正在地头的田垄上来回踱步。他知道,当归这样长下去,到10月份,他大规模种植当归药材的计划会全面破产。
刘国元在地里随机选了一百株当归秧苗,他发现,有89株抽薹了,而这个比例在去年只有50%—60%,今年为什么会这么高呢,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为了再次证实,刘国元选择距这块地五公里外的一块当归地测算,他数到50株时,有47株抽薹了。
以拦隆口村的种植户陈学荣三年的当归种植经历来看,第一年种植的当归抽薹率是30%—40%,第二年是50%—60%,第三年是80%—90%。“抽薹率连年升高,到底是啥原因,大家都在问。”陈学荣说。
有种植户怀疑
当归苗是“问题幼苗”
今年种了135亩当归的端巴营村种植户魏国启说,今年种的当归抽薹率高的原因估计有三个,一是今年3月份的霜降天气,将当归幼苗全都冻伤了,现在地里大部分秧苗都是天气转暖后,慢慢发芽长出来的。二是今年天气普遍干燥,降雨较少,导致秧苗不长叶子,只长茎。第三,也是大部分种植户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今年从甘肃岷县拉回来的当归幼苗有问题。
$pager$
对于这一点,魏国启深有体会,他在去年12月和今年4月、5月,先后三次前往甘肃岷县拉苗子。前两次拉的苗子,都是魏国启自己从岷县那边的散户家里收取的,最后一次是从岷县当归城的商家手里购买的。
魏国启说,“在那边待的时间长了,就有当地的商家说,现在岷县对外出售的当归苗子里面,混入了大量抽薹的当归苗子,而这些苗子都卖给了外来客商。”
魏国启跑了三趟岷县后,他终于知道了当归育苗的秘密,但他也没有办法避免买到没有抽薹的苗子。他说,苗子都是四五十棵包着泥土捆绑在一起销售,谁也看不出哪些是抽薹的,哪些不是。
当归育苗周期长
有人育苗搞投机
到外地拉当归幼苗,种植户最怕的是拉到“问题幼苗”。有村民说,有没有可能在青海本地育苗,然后进一步推广呢?很多种植户都在想这个问题,但端巴营村三社,只有魏国启一个人在自家房后半亩大的农地里做了试验。他说,一般从一株当归幼苗转化成另外一棵新的当归幼苗需要3年时间。
也就是说,第一年将幼苗种在地里后,前半年幼苗开始长叶子,立秋过后,它的根部开始迅速生长;第二年留在地里的当归茎部开始成长,到开花、产籽,被人采集后,加入到下一年的育种行列;第三年春种时,幼苗发芽后,开始往外卖到种植户手里,这是自然育苗过程。
很多人都在考虑种植成本的问题,不育苗,两年时间里,一亩地可以有两次收入,但育种的话,两年只有一次收入,两年里天气变化无常,村民认为风险太大,所以种植户都是从外地直接拉苗子,然后在本地种当归。
魏国启说,“而在外地,现在一些育苗的商家,只选择第一年抽薹的当归,在开花结籽后直接育苗,春天卖给前来拉苗子的客商,这样一来,幼苗先天成长不足,种在地里,也会抽薹的。”
抽薹无法避免
种植需有风险意识
陈学荣是当地最早种植当归的种植户,2013年他种了15亩,当时村里还有一户种了20亩,那一年全村只有两家种当归。2014年,村里种植当归的有十五六家,每家种了四五亩。到了2015年,种当归的都是大面积种植,每家少则一百多亩,多则将近三百亩。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植户呢?陈学荣说,他第一年种当归,收入在每亩9000元至1万元,种当归收入高,是村民种植当归最主要的原因。
“看着哪个赚钱,大家就种哪个。”这一思想成为众多村民大面积种植当归的诱因。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种植户对当归的种植技术了解不多,对当归抽薹风险知之甚少,甚至有人几乎忽略了这种风险。
湟中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湟中县对辖区乡镇内的四个村当归种植试点发现,当归抽薹率在70%左右,当归自然育种过程中,抽薹是无法避免的,在甘肃存在这个问题,在青海同样也存在,去年从甘肃岷县相关部门了解到,那边的当归抽薹率也很高,当下如果农户要大面积种植当归还需要慎重考虑。(文章来源:西海都市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