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医疗卫生改革路在何方?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说:“把所有的宾馆改成医院,把酒店经理改成院长,服务员改成护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指明了现在我国医疗的几大问题。
4月12日,计生委召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了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来介绍甘肃省在健康促进以及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对外合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在会上,刘维忠表示,甘肃医改除了认真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和推广三明的经验以外,主要有这么几个特色:
一、解决看病难首先要减少病人
思路上突出减少病人的目标,把医改拓展到健康促进模式的改革,变改医院为改健康。
二、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中医特色的医改道路。
用了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医生开单回扣的问题。
城乡居民吃中药都百分之百报销,引导患者吃中药。
三、对医院的严格监管
甘肃医改第三个特点,是在医改的措施上突出监管。
全国药价上涨的时候,甘肃是下降的。
五年来处罚了五千个医生,有的是处方权限制,有的甚至吊销处方权。
一直以来,甘肃医改都以逆向模式存在,但是对于“穷省”医改首先要减少病人的思维,却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而在甘肃实际医改中,刘维忠也是大力推广中医药,引导患者使用中药,并支持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当归、党参、黄芪等优势大宗中药材出口量占全国的90%以上。
再来说到全国医改,此次国家卫计委特别邀请了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参加例行新闻发布会,让人感觉意味深长。
再答记者问环节:
记者:甘肃的医改模式能在全国其他地方复制吗?
刘维忠:甘肃是穷省,甘肃的经验,穷省可以借鉴。但有两点,一个对医院的监管、一个中西医并重,这两个可以全国推广。
如此看来,很有可能是甘肃医改将在全国推广的预兆。尤其是对医院的严格监管,对医生处方的严格限制,以及对中药的大力发展和使用,如果再来一个“人们少看病医生才能多吃放”的话,简直是从全方位缩小药品市场容量,这对于众多药企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
不仅药价被降了,临床使用量缩水了,仅剩的市场还被大力推广的中药分一杯羹,如果甘肃模式全国复制,各药企真得好好想想该如何应对了。
对于药企来说目前已经进入瓶颈期,药企要寻求突破,必须要理解医疗服务市场未来的趋势。
药企面临的是一个长周期的挑战,大的危机并不会马上出现,但如果不及早布局,很可能最终面临竞争优势完全丧失的困境。特别是对于创新能力薄弱的大部分本土药企来说,医改所推动的市场变革是非常关键的变量,如果要保持或扭转市场地位,就必须学会在这一变动不居的市场把握趋势和及时调整战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