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国内中药材价格动荡,根据国家规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却不能随意变动,这令中成药制药企业头痛不已。为抵抗市场风险,方健制药决定自己建原料基地。他们与泗水县高峪镇签约,开辟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得中药材的成本及产量得到了保证,也大大带动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增加。
抵抗市场风险 药企自建药材基地
“从去年9月份开始,国内中药材市场就波动得十分厉害,像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都从50元/公斤涨到200多元/公斤。”方健制药副总经理王雪茹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药物的价格是不能随意变动的,而原料在翻着跟头涨,致使很多中成药企业出现亏损。“企业的效益从何而来?就是靠稳定原材料成本了。”
王雪茹对记者说,他们企业常用的一些中药材,很多都是产自临沂等地的本土地道药材,但是由于当地没有形成规模种植,只得去亳州统一进购,原材料的价格、产品质量,只能看市场。
今年,方健制药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在泗水建设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高峪镇位于泗水山区,由于水质及环境较为优越,极适宜金银花、丹参等药材的生长。3月份,方健制药第一块中药材种植基地在这里设立。
“今年我们采购了价值10多万元的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的苗木,免费提供给泗水县高峪镇的村民,并对他们的种植进行指导,收获时按照市场价进行回收。”总经理杜新磊告诉记者,今年先在山区试种了5000亩地,目前长势良好,他们计划4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
杜新磊说,由企业设立种植基地,可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从而有效保障药品的疗效,还可以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使得企业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保产品质量 食企“圈地”建菜园
其实济宁的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也早就在“圈地”建设自己产业的菜园子、米袋子。
“我们企业腌制的小黄瓜等酱菜产品都是自己种植生产的,有自己的菜园子。”12月7日,记者采访济宁市玉堂酱菜的董事长何景春时,他说,早在十多年前该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菜园子”了,目前在宋嘉祥、汶上等地共有原材料基地近600多亩,基本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常用萝卜、苤蓝等原材料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不但保证原料的数量、品质,也确保了产品价格的稳定,不受中间环节、运输等其他因素的更多干扰。”
“我们企业是靠原材料基地成长、发家的。”说起自己的产品基地,济宁美晶米业董事长刘来法有些兴奋,绿色食品基地、无公害基地、标准化基地……刘来法如数家珍。“我们建的富硒米基地,每斤大米的市场价是4.8元,给农户的收益每斤也高于市场价0.25元。通过这几年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企业的产品基地已达到5万余亩,今年国家又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产品基地,通过企业筹建特色食品基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和其他食品企业一样,主攻调味品的菱花集团也拥有自己的产品基地,目前企业有蔬菜、水果、玉米等原材料基地6万亩。
“济宁的食品企业建立产品基地有近十年的历史了,最早建立的应该是大蒜出口企业,近几年,面粉、大米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了产品基地建设的步伐,目前济宁不少成规模的食品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基地。”济宁市农委产业化办法室王主任介绍说。
企业建基地农民也受益
“在济宁,像方健制药、菱花集团、美晶米业等企业,同时也是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担当着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担负着带动农民致富的社会责任。”孔宝其认为,目前,药企、食品企业在本地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产品质量从何而来?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企业建起了原料基地,原料供应能够保证是优质的,供应量是充足的,采购价格也能在控制之内,对于企业而言,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孔宝其告诉记者,现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农民从平房搬进了楼房,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同时带来的一个影响是,生活成本也相应提高,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仅仅依靠原有的农产品种植,因为附加值低,农民的整体收入还是偏低,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原材料种植基地的建设,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孔宝其表示,这些原材料种植基地的建设,使得一个区域内的种植趋于统一,加之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原料及种植技术,使农户种植的风险降低,效益得到保证,也使得一个区域内的种植形成特色和规模,从而有利于一个地区农业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