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4+7”带量采购、新版基药目录发布……一轮又一轮的医药行业新政出台,带给医药行业不小震荡。作为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医药新政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提档升级,从制度上提高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从源头推进医药分离,理顺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进而改进医患关系。
药企积极响应政策 但短期阵痛无法避免
各项政策出台,在研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对制药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两票制”政策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多级分销制度,“生产商——经销商——终端”的模式,让制药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经销商,甚至要自建或加强销售团队,成本增加不言而喻,而是需长期投入。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施行促使药企提升生产水平,而且“7+4”带量采购政策中明确规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不能参与竞标。因此为了争夺市场,药企也在提速,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种类越多,在竞争中将会更有优势,反之,则面临市场被瓜分的境地。因为试点城市把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以上的采购量拿出来竞标,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参与竞标的药企在定价上都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而未中标的药企只有在剩余的市场与众多同行竞争,更重要的是,受到带量采购影响,剩余的市场中药品价格也无法维持以前的“高价”,而且不确定数量,竞争将会更激烈。
着眼当下 药企每天都在上演绝地求生
政策虽然长期利好医药产业,但对于药企来讲短期内的市场洗牌阶段还得咬紧牙关,原因主要是药价普降、药企利润被摊薄以及大量成本投入。以往生产型药企生产的仿制药质量并不需要与原创药同等,通常以低于售价3/4左右的价格将药卖给经销商,再经过层层代理后到达终端,整个行业要为此付出高昂的流通成本。而现在,不仅要通过一致性评价,还要均衡市场需求和成本,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并在经销商管理、销售团队管理上付出系统、人力等建设成本。中小规模的企业现金流受到很大影响,而大型企业的利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政策作用很快反映在药企的财报中。哈药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出现明显下滑。哈药应对的策略是加快推进优势品种引进速度,并且拿下海外药企在中国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以此来提振双下滑的业绩。
信而泰药业积极参与7+4带量采购竞标,其产品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于2018年12月6日成功在国家“4+7 带量采购”中标。此外,信而泰药业确立了“创新+首仿”的产品链布局,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
浙江震元根据自身的研发优势,确立了研发类药企发展的战略,专注在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研发生产。作为一家百年老企,浙江震元正加速建设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发展体系,扩大传统产品的优势,开发新品种。
作为国内以血液制品业务为主的医疗产业集团之一,博雅生物也在加速推进包括血液制品、糖尿病及抗感染类化学药、生化药等在内的优势产品研发和生产,现已拥有90余个品种、近200个规格,其中纤维蛋白原产品收得率和市场份额在国内独占鳌头。
放眼未来 制药企业应提升组织能力
从长期来看,药企所面临的不单是政策影响。政策出台加速了行业洗牌,药企要做的不是“应付”政策,而更应该提升自身组织能力,以此应对未来的诸多挑战。
百思特咨询邓佳驰表示,在行业逐步走向集中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多轮洗牌,长期来看,对医药行业起到了规范净化的作用,市场规范度增加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他认为,企业可以从这五点着手:一是明确企业的准确定位;二是依据自身优势确定战略;三是建立适应外部变化的组织架构;四是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五是制定落地的管理计划。
“药企以研发类、产生类、销售类三类形式为主,企业要给自己确立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根据定位找自身优势,进而定战略。比如生产类药企,(战略)是生产大众药,扩大规模抢市场?还是专攻细分市场?这是要定位清晰之后才可以干的事情。”邓佳驰说。
百思特咨询长期服务国内上市制药企业,深耕大健康产业,从战略规划、营销提升、人力资源与干部管理、数据智能、业务流程等多个板块,提升大健康产业企业的竞争实力,对药企内部管理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思考。邓佳驰介绍,百思特咨询能给企业做的事,更多的是构建组织能力,比如战略,营销,研发,供应链,人力资源,是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来应对外部的挑战。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药企自身彻底地转变,组织能力才能在企业内部得到生长。华营管理培训董事长、华为前高级副总裁胡彦平在此前的2019大湾区企业领袖峰会上表示,企业需要构建长期组织能力,练好管理基本功才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核心。他提到华为公司变革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应对短期挑战,而是成为电子通讯行业世界级的领先企业。因此“长期有效增长”才是管理变革的首要目标。在20年前,华为便开始投入大量成本做内部组织建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至今华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总结起来,政策就像一位严父,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同时使得市场交易更加透明,扫清了企业往更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政策也给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即扩大创新研发实力、管控成本和质量、减少流通环节,提升国内药企的竞争力。无论怎样的政策出台,企业唯有不断提升内部组织能力建设,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