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9月1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医保报销比例一锤定音。会议决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
通常情况下,慢性病门诊费用可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但不能使用医保共济资金,与自费的差别并不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表示,中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比较庞大,这些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目前他们大部分是在门诊治疗,将这两个病种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对这些患者将是一个利好。
此外,会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起付线,封顶线由各地自行设定。对已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的患者,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实际上,半年前,“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刚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过,因各地条件不同,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早已开启医保之路。去年3月,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与旧版相比,新版药品目录新增医保药品476种,新增的药品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以及儿童用药等。
“目前,各个地区的门诊报销不一样,对于大多采用‘板块式’支付的地区,个人账户资金用完后,后续门诊费用本由患者自付,但上述政策实行后,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可由统筹基金支付,对于这些地区患者是利好。但像上海等实行‘通道式’支付的地区,如果纳入报销,届时是由个人账户还是统筹基金负担,具体的落实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胡善联说。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进入7月以来,陕西、云南、河南、河北、甘肃、湖南等地也相继推出政策,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对于慢性病的医保支付趋势,医疗战略专家赵衡指出,近年来,作为主要支付方的医保覆盖面重心明显偏向住院、严重慢性病和大病,因为在这些方面的原有保障较弱,大病患者有因病致贫的风险。支付方在这些方面提高报销比例将成为长远的趋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相关治疗药物的需求亦增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压。我国高血压患者庞大,降压药市场容量大。我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近年来持续走高,大幅高于肿瘤、呼吸疾病、损伤等病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3亿。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催生了巨大的降压药市场。
我国降压药市场增速快于国际市场,进口替代有望进一步提速。国际市场上,降压药市场规模在2010年达到顶点549亿美元,之后由于如氯沙坦/氢氯噻嗪、洛沙坦钾/氯沙坦钾、甲磺酸依普沙坦等原研重磅抗高血压药物专利到期,导致市场规模逐年下降。2018年我国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
据了解,2019年要继续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探索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推动“上下分开”。在高血压方面,据通知,山西、辽宁、广东、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7省份要发挥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的作用,转变服务提供模式。
就此,国家一方面要发挥家庭医生的团队优势,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基层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双向协作和转诊机制,从而开展基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医防融合探索。分级诊疗制度内涵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而此次国家以分级诊疗为抓手,推动基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医防融合,或会让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产品进一步释放基层医院市场红利。相信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的落地,将减轻数亿患者负担,有利于强化预防、减少大病发病率,将有更多政策红利造福人民群众,保障国民健康。
(本文经中药材天地网编辑二次发布,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