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肆虐全球,中国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经验越发受到关注与肯定。作为中国抗疫的亮点之一,中医药发展再度受关注。
以江夏方舱医院为例,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中医第一次独立运营的一家传染病医院。在此次应对新冠病毒的战疫中,患者经过全程中医治疗无一例转为重症,证明了中医在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价值。
当前,受疫情加速影响,我国各省市积极深入落实中医药强省计划,各地多项举措正在不断完善中。与此同时,不少中医药企业也纷纷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来。
各省出台中医药强省计划
四川省:人才与产业链两手抓
2019年末,四川省正式审议通过第五版《四川省中医药条例》。而在4月10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四川省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通知。该《意见》涉及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中医药在健康四川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六大板块,囊括22条相关细则。
河南省:提高药材标准
4月7日,河南省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明确表示,“向中医药强省迈进,河南下一步的重点是,在持续完善中药材品种保护、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建设体系基础上,围绕‘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培育品牌、打造产业、提升价值’,着力提升河南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质量安全水平、产业化水平。”
河北省:规范医疗机构行为
4月7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印发《关于提升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据悉,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重点加强依法执业、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加强人才队伍和医院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工作。
甘肃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4月3日,甘肃省卫健委印发《2020年甘肃省中医药工作要点》,指出202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将围绕十项工作开展。具体包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法制建设、组织编制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中医药健康甘肃建设、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药科研工作、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健康扶贫、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
江西省:打造中医药品牌
4月2日,江西省政协召开“中医产业发展”专题协商调研座谈会。此前,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对媒体表示,江西进一步打造“江西中医药”品牌,努力做到在中医药领域“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江西”。此外,江西将在打造品牌、形成规模、提升质效上重点发力。同事还将进一步汇聚各类人才、提升健康服务、创新管理机制、打造产业集群、深化交流合作。
陕西省:中药发展法治化
4月1日起陕西省成为继河北、湖北、江西、四川后全国第5个颁布实施中医药条例的省份。“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标志着陕西省中医药全面发展进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少林介绍。该法案主要从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重在挖掘陕西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推进健康陕西建设。
安徽省:建立中药数据库
3月27日,江西省审议通过《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中医药事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作出规定,将为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化保障。此外,《条例》还提出要通过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评价标准和体系、完善中医药创新的激励政策、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设立中医药宣传周等。
山西省: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
3月24日,山西省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提出将深入实施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中药工业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等七大工程,到2030年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山西将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央投资基础建设项目优先支持各级公立中医医院,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转制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此外,山西将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和临床医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
深圳市:中医药与高科技相结合
2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提及,深圳市将推动建设一流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打造中医药综改试验区“深圳样板”,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创新建立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推动中医药科技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提出设置治未病科
1月19日,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山东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山东省政协委员刘德山在会上作了题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发言。他认为,由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尽量不生病、少生病,才是正途。他建议,建立治未病为主的健康体系,推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康复科和中医膏方门诊等。同时,全面开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建设一批治未病和康复保健治疗中心,推动中医药诊疗设备和健康食品研发应用。此外,山东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已于日前公示。
吉林省:提升中药质量
1月18日,吉林省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分为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分工、保障措施三个部分,共计20条意见。其中,在主要任务及分工里提及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五个部分。
利好政策下企业将持续深耕
既然国家和各省份都相继出台了利好政策,那么中药企业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深耕?《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多家中药企业回馈信息发现,加强药材管控、深化科研投入、走升级转型之路是企业普遍关注的发展之路。
山西振东集团向本报记者强调,从源头上管理中药材很重要。据悉,为了提高中药材质量上,2003年开始,振东集团便成立了中药材公司,发展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产业。截至目前,企业在全国建立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80万亩,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企业。
除了严格把控中药材关,加强研发也是企业所提及的。紫鑫药业表示,企业近年加强了科研工作。此前,企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做了东北道地药材的传统炮制及溯源方面进行标准化研究。在研发问题上,济川药业提出,企业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深入挖掘临床有效方、传统经典名方,并积极开展新品研发。同时,对已上市品种开展基础研究、工业现代化、中药标准化等深入研究,提升产品品质。
而在升级转型方面,有企业首先进行了硬件升级。例如,贵州百灵为契合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深入实施,保障生产线产能规模化,近年来持续开展扩能技改项目,已先后完成软胶囊50亿粒生产线扩建项目等,有效提升了公司生产规模和质量控制水平。
也有企业进行了战略转型升级。盘龙药业提出,企业在将制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中医药工业主体做强基础上,还将专注医药商贸及文化建设,同时利用柞水区位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
企业盈利难等问题依然待解
虽然当前各省纷纷表示要持续落实中医药强省计划,但近年中医药行业低迷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中药龙头东阿阿胶上市2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受中药饮片销量下降影响,太安堂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613.54万元,同比下降64.51%;同为知名中药企业的广誉远,在期内受医保控费、处方药监管、西医不能开中药等综合政策因素影响下,业绩同比下滑60%,净利润约1.5亿元;由于参川芎嗪注射液销售额大幅下滑,康恩贝业绩预亏超2亿元。
万和证券此前分析称,中药行业业绩低迷,主要是由于医保结构调整、中药注射剂受到严格监管及舆论影响、中药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造成的。米内网总经理张步泳此前表示,2018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表示,对辅助用药进行重点监管或是限制使用,这里面不乏有诸多知名中药大品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对辅助用药的重点监控,是中成药市场增速乏力的原因之一。所以,近几年医院中成药增速逐步放缓,2019年同比2018年基本没有增长。这导致了众多诸多中医企业出现盈利难。
除了政策影响,业内人士指出,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药材质量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等问题均限制了中药行业的发展。相关中医药强省政策的出台虽然在面上提及了此类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时日。
后疫情时期行业发展可期
那么,后疫情时期,中医药企业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吗?众所周知,本次疫情火了“连花清瘟”,而它的生产销售商,以岭药业第一季度业绩也不错。企业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33亿元到4.61亿元,同比增长50%到60%。
除了以岭药业,生产抗病毒口服液的香雪制药业绩较同期上升150%到180%,达到7732.8万元到8660.74万元。此外,振东制药的中药产品及中药材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预计一季度盈利5145.48万元至6689.12万元,与同期相比最大可提升三成。
然而,部分中药企业产品受疫情影响销量大增不意味着整个中药行业可以短期内改变颓势。相反,众多企业还是因为疫情影响业绩下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在12家已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的上市中药企业中,有7家企业业绩同向下滑。
嘉应制药、红日药业、上海凯宝、吉药控股、新光药业、陇神戎发、华润三九均表示,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计划受阻碍加之物流不畅,导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后疫情时期,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整个中医药行业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