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青山环抱的房石镇
房石镇是青川县药材种植大镇,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主要药材有乌药、白术、柴胡、川断、天麻、大力籽、重楼、木香、黄连、杜仲等,其中乌药是江油附子的种源地,“江油的附子房石的种”在当地广为流传。
房石镇地处青川西南边陲,西连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处摩天岭南麓,南与平武县接壤,105省道穿境而过。这里满目青葱、气候宜人,交通便捷,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房石镇终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抓,确定了5年内把房石建设成为“青川中药材之乡”的目标,编制完成了《房石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通过努力,全镇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600亩左右(乌药种植面积3000亩,白术种植面积1400亩,川段种植面积100亩,其它中药材种植面积1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年产中药材达0.5万吨左右,总产值达0.58亿元。农民从中药材产业中获得的收益占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今年下半年将新发展400亩黄栀子、900亩大力子。
2011年房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一直以来不断引进药材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并从药材的种植、栽培、日常管护到采收、收购已形成了全方位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在群丰村建起了500亩主要以草本药材乌药、白术为主的中药材科技示范片,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种改良、统一规范管理、统一完善设施、统一组织营销”的具体措施目前已有230余人得到了专家手把手的技术培训;及时购买更换了优质高产的乌药种子4吨;农技人员和镇村干部深入到村社地块,督促指导农户深翻土地,适时下种,及时打除草药剂,抓好药材规范管理;推行“药、粮、水配套工程”,建设大小防旱池6口,随时保持蓄水100立方米以上,配备塑料水管300米,确保药材和粮食作物灌溉,做到旱涝保收;由中药材种植协会牵头,与江油、绵阳、成都等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确保农户销售顺畅,价格合理。在此基础上,稳步扩大种植规模。
通过有效管理,市场销售体系日臻完善,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强中药材市场硬件建设,市场服务功能和市场管理不断完善,交易氛围日趋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和绵阳江油协商建成了附子种源供应基地,年交易量达1000多吨,实现交易额600万元。利用网络和销售商初步建成了房石镇中药材信息平台,不断加强市场管理,规范交易秩序,吸引了江油、成都、绵阳以及我县马公、大坝、石坝等十多个乡镇的中药材客商,全镇中药材市场交易十分活跃。
为提高药材品质,房石镇引进了无公害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和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重点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全镇中药材无公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依托该镇优质乌药基地建设项目,与成都新荷花公司、江油市河西镇积极合作,开展了优质乌药GAP基地的各项前期研究工作,初步制定了优质乌药GAP基地的种植标准、育苗技术规程、质量分级标准、环境标准及储存、包装、运输技术规程,为该镇丰产栽培其它品种中药材积累了经验。
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中药材种植市场风险的能力,坚持从培育中药材专业协会组织入手,通过信贷支持、政策服务等各种方式,该镇先后组建成立了房石大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房石镇中药材种植协会,会员达到500多人。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积极引导各协会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作机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发挥了协会组织对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作用。协会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并包销售,群众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利益实行三七分成,打消了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极大的提升了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房石中药材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镇先后与成都新荷花公司、江油市河西镇积极合作,建立稳定的乌药销售网络,同时依托房石大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房石镇中药材种植协会加大营销力度。截至目前,该镇所有中药材没有出现滞销现象,广大农户持续受益,为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房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如东告诉记者,到2015年房石镇将打造成万亩中药材基地并依托该镇生态资源优势,逐步扩大黄栀子种植规模,利用黄栀子的生态观光特性,打造中药材观光农业,成为名符其实的“青川中药材之乡”。 (记者 何清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