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09年到2011年,中药材市场异常火爆,不少药材的价格不断刷新纪录。但这火热的行情似乎并没有在今年延续下去。2012年夏天,部分药材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中药材市场遭遇拐点。
部分中药材价格下跌近期购买较实惠
连日来,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区几家医药门市店、农贸市场药材铺,发现部分中药材价格跳水。
太子参是此次跌价的标志性药材,个别地区太子参每公斤曾经突破800元大关,现在售价回落至200元至300元之间,跌幅之大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在紫金大药房,记者了解到,太子参售价相比前一个月降幅大约为16.7%。“太子参原来是每克0.66元左右,现在是0.55元。折算一下,一斤现价275元,比以前便宜了55元左右,而且价格估计会再降。”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不但在中药材价格上做了适当调整,而且还做促销活动,多买多送,对消费者来说比较实惠。
吉安堂药行的太子参报价更低,每克0.45元,折算后每斤是225元。但售货员告诉记者,店里目前还没有接到调价的通知,太子参的价位一直较高,略有变动是正常的。“药材价格变动肯定和农民有关,降价农民就不爱种了。肯定不会降价。”售货员否定了目前中药材降价的趋势,也许是出于药店目前效益的考虑。
除了太子参,其他药材价格也表现出了下跌之势。例如紫金大药房前段时间麦冬均价每克0.23元,现在每克0.15元,降幅达34.8%。依据已公开的中药材报价,山萸肉、生地、川芎、黄芩、荆子、姜黄、元胡、茵陈、桔梗、进口砂仁等价格均有下滑,甚至有些药材行情萎靡。
跌价“事出有因”囤药应注意风险
中药材市场出现局部跳水,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开这个谜题,记者特意咨询了相关的业内人士。
据了解,今年国家开始对医药市场进行全面整顿,不少药企都暂停进货生产,整个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十分萎靡。而金融危机阴霾仍未退却,药材出口订单也大幅减少。在产量增大、国家调控因素的影响下,中药材回归其原本价格。“不光是药材跌价,中成药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依据价格规律,此次跌价很可能成为趋势,是中药材市场对前几年价位高涨的自动调节。
中草药材批发零售商叶先生则认为,跌价原因在于很多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在药材涨价时“一哄而上”,盲目扩大规模。如今供过于求,中药材的价格必然出现下跌。目前仍然有很多农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有一些农民已经开始囤积卖不出去的药材,因此让人不得不担心,中药材价格可能还会下跌。“药材跌价,这对我们零售商来说肯定不是好事。这一次跌价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也有一些人已经放弃中草药批发这行,转投别的行业了。”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也有不少药材保持在稳定的价位上。最常用乌梅、大黄、独活、熟地、板蓝根、当归、菊花、虫草花、丹参、党参、枸杞、石斛等,价格中规中矩,没有较大的波动。不少较为名贵的药材,例如海狗肾、蟾酥、海龙、三七、鹿茸、蜈蚣、海马、牛黄等,价位保持坚挺,稳中有涨,并未受到市场的影响。普通消费者不必大惊小怪,着急囤积名贵药材,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见习记者 张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