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9月14日,记者来到施秉县牛大场镇。进入镇街,一股清香的参味扑鼻而来。街道两旁的铺面,隔三差五就有一家购销太子参生意,门面里外,选参的、收购的、装车的一派忙碌。
36岁的张成凯是牛大场村人,因种植太子参的土地需要轮作,他让自留地“休息”一年,在附近的白垛乡流转了6亩地种植。已收挖的3亩多地,收获鲜参近1000公斤,正在晒制,估计可晒制成品300多公斤(干货)。按眼下市价,产值近6万元,他说“老拇指”(指成本)肯定搞回来了。明年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租用的土地已达成意向。
跟张成凯一样,施秉所有种植太子参的农户手上没有一份订单。种多种少,是种植者自己决定;赚多赚少,由市场行情决定。政府部门不下达种植任务、不干涉市场,但负责引种、技术培训、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掺假售假、小额贷款贴息、开辟市场、培育种苗等相关服务,保证客商安全、药品货真价实,营造诚信经营环境,保证产业持续发展。
据介绍,在没种植中药材的1993年,牛大场镇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民连油都吃不上。而如今,牛大场镇5000农户中,4000余户种植太子参,人均收入超6000元,村民建房子、买车子,已成寻常事。
该镇大批人走出去承包土地种植,引得周边余庆、黄平、凯里、瓮安等地农户纷纷效仿。这种千家万户汇聚的合力,使得牛大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镇,成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交易市场,业内更有“全国太子参看牛大场”的说法。
据初步统计,今年通过牛大场这一市场销售的太子参,干货产量1000吨以上,已销售700吨左右,加上留种量,保守估计产值超3亿元。太子参当仁不让成为全县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新闻链接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贵州、福建、安徽为全国三大主产区。
1993年,牛大场镇从外地引进太子参种苗供当地农户试种,面积几十亩。通过20年持续发展,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
施秉太子参以色泽好、药效佳、个体饱满等优良品质,受到各地药商青睐,每公斤单价高出全国其它产品10元左右,产量产值已占全国三分之一强。2004年,施秉太子参通过国家GAP认证。
记者手记
机遇随时会出现,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并始终坚持如一的人。20年来,牛大场人把太子参这个“舶来品”种出了公认优于原产地的品质,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
2010年,记者曾到过牛大场采访,那一年,太子参暴涨,很多种植户“做梦一般”发了。连续三年,随着种苗价格不断创“新高”,令人更高兴看到的是,多年市场洗礼,种植户们已经学会了随行就市,坦然面对涨跌,对盈亏有了更大的承受力。(向天祥 记者罗石香)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