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34%,这是去年我省现代中药产业增速;9.6%,这是我省现代中药产业在全国中药工业版图的分量。2011年,我省发布《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点(2011-2015年)》,并提出“十二五”期间打造现代中药千亿产业。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70亿元,居全国第2位。
中药产业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我省一大批快速成长的现代中药企业,以及一个又一个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向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这其中,由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2011年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抗感冒中药新药——荆感胶囊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可以说是我省现代中药产业化快速成长中的一个缩影。
错位创新传统中药现代化“改造”
在升和药业对 “荆感胶囊成果”分析上,一份对当前感冒药市场的分析特别引人注意。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长兴介绍,目前来看,化学类感冒药存在不少问题,“当前销量最大的化学类感冒药大多数含有已被列入特殊管理药品类的兴奋剂,部分化学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依耐性问题突出,如因嗜睡的不良反应则不能从事驾驶和高空作业等,市场比较分散。”而另一方面,常用中药类产品只有10多种,前十大品牌单个品种销售额都达到2亿元至12亿元,市场前景很大。
但同时,中成药大多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受政策限价、中药材涨价等因素影响,利润空间小,影响生产和销售。“整体来看,化学药品类因不良反应、中药类因利润空间太小等原因,部分产品面临退市,为新产品让出市场空间,新药容易抢占市场份额。”在毛长兴看来,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成为需要攻克的难题。
研发中药类,关键在于提高原料药材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保证产品疗效。升和将目光放在了市场稳定的中药材荆芥上。通过自主研发,升和生产的荆感胶囊首次在国内外明确荆芥穗的有效部位,形成了比现有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低,克服其单纯抗感冒症状的缺陷,比现有中药给药剂量准确、疗效更稳定的新药。
与此同时,升和拥有强大医药经营企业、终端医院的销售和推广网络,专业的学术推广队伍,曾成功将参麦注射液的年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为荆感胶囊的推广提供了保障。“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药材易得、成本低、具有自主定价权,利润空间有保障,容易抢占市场份额;临床抗病毒类感冒药物稀有,独家生产等优势都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毛长兴介绍。
成果转化带动有力现代中药产业迅猛成长
升和的产业化已经开始。目前,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升和还将在邛崃新建国内一流的升和医药产业园区,完全具备项目实施条件。
不仅是升和,2011年,我省启动“荆感胶囊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中药配方颗粒及自动发药机成果转化”等9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年销售额4亿元,利税1.2亿元,带动产值14亿元。“中药配方颗粒及自动发药机成果转化”项目将形成国内首个配方颗粒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实现年产配方颗粒300吨,推广50家医院,预计项目实施3年内将完成产值5.4亿元,利税1.4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000万元。
同时,我省大品种培育初见成效,首批启动了川贝母、川附子两个中药材大品种的培育工作,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单位,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打造大品种,川贝母野生抚育和人工栽培规模达到3万亩,川贝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川附子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全省共有10余个中成药品种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
据了解,全省有215家医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其中18家上10亿元,有20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强。
科技厅点评:下一个崛起的千亿产业会在哪个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单将我们的眼光吸引到现代中药产业。以升和药业为代表的四川现代中药产业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在产业化的道路上,通过差异化创新,现代中药产业走上了快车道。
万瑶 段玉清 刘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