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白芍、党参、黄芪……药材的秋产季节已渐入尾声,适时采收中药材并对其进行初加工,是药材增产增收的关键。“三分种,七分收”,说的也是这个简朴又深刻的道理。然而,近期不少企业负责中药材收购的技术人员向记者抱怨:药材产地初加工太原始,环境控制十分糟糕,药材之间往往会相互污染。
大部分品种的初加工与现代科技脱轨的现状,反倒催生了整个中药材产业规范化生产和加工的市场机会。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委会推广部主任、初加工现代化负责人王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对纯天然的医疗保健品需求越来越大,将使中药材越来越供不应求,这个需求,先会是数量上的,紧跟着就是质量上的,总会有有眼光的企业、种植户能率先做到自律,谁能先这么干并坚持下来,谁就能占到未来市场的先机并得到巨大回报。”
现实困境
众所周知,中药材采收后,除鲜用外,一般都必须进行初步处理与干燥,是中药材流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其形、色、气、味、质地以及含有的成分不尽相同,因此中药材采收后进行产地加工的方法也分多种,如:挑选、筛选、清洗、去皮、揉搓、修整、切片、蒸、煮、烫、漂洗、发汗、干燥、精制、分级、包装等。
然而,记者多方了解后证实,中药材初加工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由于药市供求矛盾,目前我国中药材市场上,包括常用药材党参、当归、黄芪及其初加工产品如党参饮片、当归片、黄芪片等,都存在着硫熏、水洗、漂白等不合规操作。靠硫熏囤货和为药材“美容”以求更好的卖相似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广州一大型制药企业GAP技术负责人徐研究员透露说:“虽药材种植户一般都和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出资新建基地设施,一般国家要求的初加工设施都会有,但具体操作可能相去甚远。”
以药材干燥加工为例,靠太阳晒干,工效低、时间长、受天气变化影响大,如短时间不能将产品完全干燥,将会发生霉变和腐烂。而在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种植生产是以个体户、专业户、联产户为主,种植点非常多,但每个点的量并不大。大型烘干机价格贵,加之用电成本高,难以被广大农户接受。为防止霉变和腐烂,大多数农户采用硫磺浸泡烘干或硫磺燃烧密闭烘烤,易造成硫磺残留量的超标。
此前,国家六部委颁布《中药材专业市场专项整顿的紧急通知》,曾对农民从事中药材加工、经营下了一道封杀令,但仍难以扭转中药材初加工的积病。王阳表示:“中药材初加工规范不统一,规范并没有覆盖所有品种,而有规范的监管也难以到位。虽然中药材在进入饮片之前归于农副产品,但是中药材的初加工比起其他农副产品来说落后很多。自然晾晒、土法炕干、硫磺熏蒸基本还是目前的加工常态。”
企业求变
对此,企业深感无奈。湖北某道地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药材的初加工属于中药饮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目前初加工基本上都由药农自己完成,给下游的饮片生产、中成药生产以及临床配方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上述企业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说,大多数药材种植户对中药材的种植没有进行分析、规划,基本上是什么赚钱种什么,中药材单品种种植不成规模,饮片生产企业无法集中采购。
“一方面饮片生产企业无法集中采购,一方面种植户采挖后为了贮存不得不自己进行初加工。此外,中药材若作为农副产品在市场上交易,药品监管部门很难进行监控,对散户的中药材种植监控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该负责人表示。
更严峻的情况是,极少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材种植,技术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直接导致中药材质量下降。分散的种植户对刚采挖的中药材更是缺少初加工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初加工的中药材还没有进入市场就已经存在质量问题,当中还不排除一部分散户药农为了追求利润,在初加工时就作假,也有些中药材刚采挖就有染色、掺假的现象。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降低原材料成本、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稳定,一些中药企业已在积极建设中药材加工厂。康美药业正在致力打造康美“田间工厂”,和农户合作指导种植,建立产地粗加工基地,致力于规范源头种植、保障中药材行业良性运行。以岭药业也在涉县建立中药材基地及药材加工厂,既保证了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也可预防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某道地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建言,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应该从源头抓起。药材采挖完后直接由饮片生产企业进行初加工和进一步加工,或鼓励和支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参与中药材的种植。
王阳补充认为,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制定统一加工规范,引导并鼓励科技投入。或许陈年旧疴不会迅速得以改善,而那些药食同源、贵细、大众了解率高的药材初加工状况可以率先得到改善。他表示,给大众灌输相关知识,靠舆论和事件来鞭策政府的监管,药企的紧箍咒紧了,便会把严进料质量关,如此倒逼至源头,便会加快中药材的现代化进程。
以金银花为例,虽然这两年连续降价,但是在市场上硫熏和无硫的已经形成价格差,有了价格差,无硫的产品必将越来越多。王阳介绍说,如目前河北巨鹿政府一方面大力整治硫熏,另一方面加大农机补贴,推广金银花烘干设备,目前巨鹿金银花基本做到了无硫化。
对于推动药材初加工与现代化接轨,专家认为,首先要靠市场机会与获益来调动从业者进行改变的主动性;其次要动用奖优罚劣的行政甚至法律手段来督促从业者进行改变。(医药经济报 刘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