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当这样一句歌词,用浪漫手法将康美药业描绘在电视广告中时,中药企业在新时期的竞争策略不禁让人侧目。
百草如何多情?在泛消费转型中有生动体现。卫生部日前表示,健康人群按照食用量食用人工种植人参是安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每天食用量不大于3克。消息刚一出台,刺激紫鑫药业、益盛药业
业内人士称,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升级,中药新资源食品有望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目前,中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最具传统色彩的部分,不但被看好向现代中药发展的潜力,还出现了跨品种转型、向大健康转型的趋势,而以“药食同源”为主打牌的中药新资源食品,将成为中药产业走向新兴的又一利器。
药食两用壮大需求
我国法规中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有80多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有100多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参出产国,20世纪90年代前,部分人参制品被允许作为食品在市场上销售,不过2002年后,人参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局限于保健品食用范围。此次人参获批为新资源食品,消费和需求有望增大。
A股上市公司中,紫鑫药业、益盛药业、康美药业拥有人参资源优势,然而在仅可入药的情况下,人参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而不稳定,带来的收益也不稳定。随着人参价格波动,2012年中期,紫鑫药业人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53.69%,实现净利润5615.98万元,同比下降49.61%。而益盛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受到红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均出现下降。
一位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表示,我国是传统人参消费国,但年消费量仅有2000多吨,出口价格约为韩国的1/10,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参仅作为药品使用,而韩国从中国东北地区收购人参后,将其加工成为高端消费品,高价销回中国。
据介绍,吉林长白山区是最大的人参产区,产量占到世界的70%,但国内龙头加工企业较少,缺乏强势品牌,个体参户占比近半,且毁林载参的方式破坏生态环境,抑制了产业的壮大和良性发展。
培育人参产业龙头企业,成为吉林省的工作重点之一。早在2011年,吉林省便试点人参药食两用。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提出,将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计划到2012年参业产值实现200亿元,2015年实现400亿元,2020年实现1000亿元。紫鑫药业、益盛药业等企业受到重点扶持。
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部分人参龙头企业已抓住先机抢占“药食两用”市场,紫鑫药业推出的人参食品达数十种之多,包括人参茶系列、人参酒系列、人参糖系列等。
据了解,人参果蔬酵素是紫鑫药业第一款“药食同源”产品,以人参、蔬菜、水果为原料制成;公司同时生产的人参枸杞苹果汁也让市场人士耳目一新。目前,紫鑫药业在研的人参食品有160多种,人参饼干、人参酒和人参茶等得到消费者认可。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士表示,允许人参进入食品,是人参界和参农多年来期盼的,将极大促进中国人参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吉林人参产业的振兴。
而“药食同源”给中药企业带来的产品延伸机会,并不仅局限在人参身上。
卫生部在2002年2月发布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把人参、人参叶、人参果包括在内,使其无法进入普通食品领域。此外,三七、丹参、五味子、西洋参、生何首乌、芦荟、益母草等110种物品被列入,使这些原材料的应用范围受到抑制。
而一旦这些药材获准“药食两用”,便可极大地刺激市场需求。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多达87种,包括丁香、山药、罗汉果、木瓜、甘草、决明子、茯苓、金银花、枸杞子、薄荷等。其中,部分药材生产的饮料或固体食品已经有广阔市场,如木瓜汁、甘草茶、决明子茶、茯苓糕、茯苓夹饼等,受到市场追捧。
交叉地带企业火拼
面对“药食两用”的市场机会,中药企业和食品企业均如箭在弦上,在食品、饮料等领域展开了激烈争夺,而跨国企业也对这块市场觊觎已久。
观察此前卫生部批准正式生产的新资源食品可知,许多介于中药企业和食品企业交叉地带的食品,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仅在可乐领域,就有中国药材公司及开封中药厂出品的少林可乐、重庆市饮料厂及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出品的天府可乐、上海中药制药三厂出品的上海可乐、张家口市长城制药厂出品的长城可乐、杭州利民制药厂的中国可乐,以及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及中医药研究所出品的天力饮料等,这些产品既需要同中药企业比较优势,又需要抢食饮料企业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产品最终败阵。
而上市中药企业中的康恩贝、龙力生物等,也分别拥有阳光营养液、低聚木糖等新资源食品。一些实力雄厚的医药研究机构开始将中药新资源食品的研发推向高端和纵深。如北京泛华医药新技术研究所获批生产冬虫夏草多糖营养液、石药集团获批生产活力素营养液等,均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或市场推广能力。药企与食品企业的联盟也浮出水面,兰州科林生物制品厂与北京四博连绿色食品公司合作开发了补王虫草精,并借助多种途径进行推销。
中草药饮料往往被认为最能体现“药食同源”的理念,其中发展最成熟的王老吉凉茶,是人尽皆知的中药饮品龙头,并战胜可口可乐在国内市场的神话,引来众多效仿者。
$pager$
华创证券研究表示,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功能饮料的开发会更加凸显饮料市场的未来潜力,以凉茶为急先锋的中药饮料市场将更加繁荣,中草药题材饮料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整体,2013年销售额有望突破500亿元。
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让中药企业垂涎。目前在凉茶领域,有广州药业的王老吉凉茶、达利集团的和其正凉茶、广州健生堂凉茶、广州黄振龙凉茶及香雪制药的凉茶等。部分中药企业和食品企业还借助新资源食品概念联手扩充饮料的覆盖范围,如常州市利佳保健品厂与上海冶炼厂半导体材料分厂联合研发的健康锗饮液,上海宝安生物技术公司和浙江省临平啤酒厂联合研发的活力王SOD啤酒,给市场带来一丝新意。
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李琼此前介绍,中药企业的高成长兼长周期的产品正不断涌现,目前中国老龄人口超过1.8亿,中药保健品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展,产业环境也日益完善。在过去10年间,美国健康产业的消费增长由2000亿美元激增到目前的1万亿美元规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意识和保健消费力的不断增长,以中药饮料为代表的中药衍生品的发展将加快。
转型背后竞争加深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人士表示,中药企业转型快速消费品生产,既有传统的品牌优势,也受到营销模式的制约。据介绍,中药企业研发能力强、固有品牌市场信誉高,容易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快速消费品的营销和竞争与药品销售有较大差异,传统中药企业若突然切入,未必能获得快速成长。
紫鑫药业对此有着深刻的感触。公司2012年中报表示,随着公司人参食品新品种不断推出,产品种类的增加和整体产能的扩张将给公司的销售能力带来新的挑战,部分产品在市场投放方式、销售渠道、销售模式上与公司现有的中成药存在一定的区别,销售额能否同步增长面临着营销投入和网络建设的制约。公司如果不能在产品品质、资金投入、销售策略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将影响到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整体业绩。
反观过去20多年间中药衍生品行业的变迁可以发现,食品企业或日用化学品企业往往能凭借精准的市场判断,在中药企业之前抢得先机。早在1983年,中华中药牙膏便问世,当年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人民币,而直到2005年,云南白药牙膏才开始拓展中药牙膏市场,与此同时,田七、纳爱斯、立白等也以“中草药”概念崛起,在中药日化品领域打得不可开交。2005年时,尼尔森公司调查发现,中药题材牙膏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企业自身所处市场环境较为封闭,药品价格听从政策调控、药品招标受到政策管制、药品广告受到政策禁入,由于与其他市场环境存有差异,在突然切入快速消费品市场时,中药企业转型往往短期内不尽如人意。
此外,对产品中药概念的市场定位需要企业做出准确判断。华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具有健齿作用的中草药达22种,而中药牙膏所主推的成分不尽相同。在饮料和食品领域的情况亦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保健食品成分有灵芝、西洋参、人参、螺旋藻、香菇多糖等,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保健食品成分有刺五加、五味子、褪黑素、天麻、白芍等,不一而足。
大型药企如同仁堂、太极集团、华润双鹤、江中药业等的保健食品正不断抢滩零售终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药品降价等因素影响,许多药店开始扩大保健食品经营,随着居民消费方式转变和预防观念的增强,金银花、胖大海、决明子等中药材也开始抢占茶叶市场的份额,一场白热化的竞争似乎正在酝酿。
而惠氏、奈氏力斯、安利、仙妮蕾德、雅芳等400多家外资企业也不断加强在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存在,安利中国2010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210亿元,其中保健食品占比达到60%。李琼介绍,这400多家外资企业以7%的品种收获了国内市场约40%的市场份额,使国内中药衍生品企业面临更加艰巨的竞争格局。(刘国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