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医保局公布了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药品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共涉及十个品种,重点关注药品多达59个。自福建省明确加强医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以来,已接连发布两批清单。根据要求,医保重点监控药品清单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从数量上来看,福建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清单与第一批一致,均为10个品种,涉及1家外企、9家国内企业。包括了阿斯利康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石药的丁苯酞软胶囊等。无独有偶,3月中旬,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调整2019年第一批省级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赣卫办医字〔2019〕10号),江西省各公立医疗机构将在3月末或4月初先后发布本单位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对于使用量大、金额高、用药不适宜药品予以重点监控。
在中央还未针对重点监控药品发布新一轮清单的当下,各省好像正在陆续默契地发动新一轮针对重点监控药品的清算与汰换。
特邀嘉宾
卫柏兴(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降药价网创始人卫柏兴
安徽海王医药集团销售总监沈明
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双齐事业部总经理商庆和
销量断崖下跌,重点监控显威力
医药观察家:2019年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首次公布共涉及20个品种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多个省市依次跟进,推出省级、市级的重点监控目录。重点监控政策至今已经运行两年多,据您观察,这些国家和省级监控目录内品种如今生存状况怎样?
卫柏兴:大部分从企业拳头产品回归一般性药品行列,虽然价格下降不少,但有的企业利润还是很可观(本身原来中标价虚高的离谱),如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齐鲁制药“申捷”前些年销售额达曾高达三十多亿,曾是国内医院销售额排名第一的产品。进入重点监控产品目录后,齐鲁、四环、哈医大等此产品销售额大幅下跌,但其大众剂型20毫克中标价还是高于其它企业,0.1克的在某些省份中标价甚至在300元左右。对原来市场份额较小,供货价较低的企业如吉林英联、长春翔通等此产品销售方面影响不大。小牛血、胸腺五肽、依达拉奉、脑蛋白、核糖核酸等目录内的产品本身就极其普通,只是为了暴利人为的进行神化,高中标高回扣导致离谱的高销售额,这些产品现在和以后成为企业普通产品或鸡肋产品也是正常回归。
沈明:据我了解,一个品种一旦列为重点监控目录,销量大多是下降,甚至是悬崖式下降。但是,也有例外,也有用量依然很大、金额依然很高的品种。
医药观察家:数据显示,近年来,纳入国家版第一批重点监控的品种销售额下滑明显,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内的52个化学药品种在疫情的冲击下呈现断崖式下降,2020年上半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额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67.10%,其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4.0%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5%。为什么这些重点监控品种会落得如此境地?它们到底有无药学价值?
卫柏兴:上面我已经说了,这些药品只是为了暴利,人为的高中标高回扣的销售。在“三明模式”(绕过省标,自行采购市场同类低价药品,主动切断高中标高回扣利益链从而节省大量医保资金,这是三明模式的核心)的推动下、国家医保局助力下、中央高度关注下,这些药品被打回原形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正常市场回归,打击这类药品利益链滋生的各种腐败已经刻不容缓!这类药有没有效果,我不敢武断,只能借助行业里流行的一句话“这类药在医院什么病都治同时又什么病都治不了”。
沈明:首先,即使是重点监控品种,最起码是一个合法取得生产许可证,按照药品质量标准生产出来药品,正常的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药学价值。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药学价值,它还能被称为“药品”吗?
其次,重点品种落得如此境地,和它的临床使用价值有关。如果是临床可用可不用,都已经进入重点监控目录了,哪个医生还敢冒险去用呢?如果是临床必需要用,无可替代,或者是用的理由充分,那就继续使用呗。被弃用的那些品种,看来是没有造成临床医生无药可开,无法治病。
“造神”还在继续,利益盘根错节
医药观察家:近日,福建省医保局公布了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药品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共涉及十个品种,重点关注药品多达59个。从数量上来看,福建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清单与第一批一致,均为10个品种,涉及1家外企、9家国内企业,包括了阿斯利康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石药的丁苯酞软胶囊等。两次都在重点监控清单内,对这十个品种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没有被调整出清单的机会?
沈明:接着上面的问题说,这10个品种还在第二批清单内意味着,用量依然较大,金额依然很高,依然需要重点监控。同时也说明,即使进了第一批的重点监控产品,但是因为临床必需,因为医生处方有依据,因为治病还需要靠这些产品。
商庆和:福建省医保局公布了第二批医保重点监控药品和重点关注药品清单中有口服用药有丁苯酞软胶囊、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麝香通心滴丸4个独家生品种,含服用药有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也是独家生产,外用药品有重组人干扰素a2b阴道泡腾片为独家生产,针剂4个品种。独家生产的药品成本中承担研发费用,生产数量相对越大,成本相对会低降低,治疗疾病的效果相同的可替代药品数量非常多,由制造成本、制药费用等组成药品的价格差异较大,医保部门将独家生产的药品录入医保用药,是维护自主创新企业在政策的保护下特续良性发展,改变重复性生产、同质化生产、研发动力不足局面,为精准用好医保费用,保障病人病有所医、医有所药,不得不以药品销售数量为标准进行重点监控药品。
医生多年临床用药方面的可选择性非常小的非医保药品,只能选择医保药目录中药品,被动接收医保药品生产企业传递的药品临床用药信息、医生多年治疗疾病的用药经验,使得医生形成了对症用(处方用药)医保药品的习惯,从而稳定、提升了医保药品销售数量,同时也反馈给医保部门的临床用药必要性、安全性等相关信息与国家鼓励创新药品的政策是没有被调整出清单的主要因素。
卫柏兴:据我所了解,一般福建(应该说是三明)纳入重点监控的产品,国家医保局也会很快跟进。纳入监控10个品种相关企业的其它产品在价格和销售方面多年来也都存在着同一样的问题,目前全国需要监控的产品太多,个人感觉监控的速度太慢、数量太少,应该再加大力度。
阿斯利康这款产品中标价有些省份接近80元,但国内有些企业中标价不足1元,差价近百倍,监不监控已经不是重点,这么高的中标价是怎么招出来的?这类药在国内大摇大摆暴利这么多年,目前还只在监控清单中已经很滑稽,太荒唐了。石药的丁苯酞销售额去年高达65亿,比原来齐鲁的申捷高出2倍,是不是国内医院神经科的医生都成了石药的业务员了?这个药2009年就被纳入医保(进入医保就是唐僧肉),2012年销售额6个亿,在不到十年时间销售额翻了10倍。这款药说明是针对脑卒中治疗和改善,是不是“神药”不下结论,但“造神”一直在继续。
医药观察家:相关新闻发生后,有网友好奇:好几个高价万能神药监控了几年了,依然活着,不知道是依靠什么为续。据您了解,这些院内销售额断崖下跌的品种在被入选重点监控清单后还能生存的倚仗是什么?
卫柏兴:支持高价监控药生存的倚仗两个字“腐败”,举个例子,我曾与某市一个管医保的领导有过深度交流,一款叫“小牛脾”的药品仅在本市一家医院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千万以上,他实在看不下去就用话点了点这家医院领导,结果下个月就下降到八百万。我问“这么高的价格为何你不直接制止,因为你知道市场真实供货价”,他说“如果我制止了,我明天能不能在这个位子上坐着都很难说了。”所以说中国药价虚高的根源就是“腐败”。
沈明:这些品种一进入监控名单,并不意味着这个药品就无人使用了、这个药品就退出市场了。进入监控目录的品种,销量不是同步下降的,有差异才正常,才能说明哪个产品是临床必需的,哪个产品是“一监就停”的?
商庆和:医保重点监控药品的生产企业为维护医保药品,会加大对医生进行药品知识学术培训机制、建全医药用药经验交流机制,医生多年用药己形成了对症用药习惯,稳定或提升了药品销售数量。
医药观察家:3月中旬,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调整2019年第一批省级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赣卫办医字〔2019〕10号),江西省各公立医疗机构将在3月末或4月初先后发布本单位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对于使用量大、金额高、用药不适宜药品予以重点监控。江西与福建接连在3、4月作出调整举动,联系2019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公布后,各省(市)相继公布了首批重点监控品种目录的情况,难道国家新版辅助用药目录已经内部下发?
沈明:还是正式公布的文件为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
卫柏兴:这个没看到,但国家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代劳制作出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相关部门在这方面挤牙膏似的做法、慢工出细活的方式还是要改一改,必须下猛药才行。
警惕招标遗毒,出来混迟早要还
医药观察家: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福建清单,共有24个药品从重点关注药品清单移出,包括辉瑞制药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罗氏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这些品种也不乏一些纳入国家带量采购的药品。为什么这些品种会被调出?集采是改变该类品种命运的唯一选择吗?为什么重点监控品种还能进入国家集采?
沈明:进入监控名单的品种,从清单里移出来了,说明销量下来了,金额下来了,不再符合继续重点监控的条件。决定某一类药品命运的因素很多,集采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选择。集采品种的选择标准,有用量比较大,金额比较高,这几点与监控目录选择的标准有交叉之处,所以,既是重点监控品种,又进入国家集采,也是有可能的。
卫柏兴:重点监控产品在相关监管下,其价格管控效果明显,被调出也很正常。集采只是国家医改中的一个行政手段,企业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相关医改政策才是真正唯一选择,这其中就包括保留合理利润,放弃暴利,主动降价。重点监控产品进入国家集采借用某些官方的观点“临床需求大,生产企业少先纳入集采,后面再进行限量、降价等灵活处理”。这样观点我是持不赞同态度的,临床需求量大是人为(利益)造成的,目前这些药尤其肿瘤方面的国内外高值药品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希望国家医保局与其它相关单位不要走进卫健委招标遗毒带来的误区。
医药观察家:从大趋势看,重点监控目录将会长期持续存在,对于这些有品种在国家级、省级重点监控清单或辅助用药目录内的医药工业企业而言,有无办法逆转颓势?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卫柏兴:这个问题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积极向国家政策靠拢,重研发,放弃暴利,主动降价才是唯一出路。
沈明:对于一个药品来说,如果用量很小,全年销售额很小,能被列为重点监控目录吗?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需要扭转颓势,不是和国家医保基金较劲,更不是想方设法多骗一下中国老百姓的救命钱!
药品企业出路在于,首先要生产合格的药品,其次生产的药品必须能治病!中国还有这么多的患者忍受着疾病的痛苦,药厂老板们解决了老百姓的病痛,老百姓会把你药厂的钱包装满的。反过来,走了捷径的,用了手段的,生产那些无用的神药,即使赚了很多其钱,即使企业上市了,医保监管部门,也会让你打回原形。
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0185688,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