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每年的四、五月间,一走进“全国金银花第一镇”——平邑县郑城镇,就看见这里山山岭岭、沟沟坡坡间丛丛簇簇的金银花绿如潮,花如海,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郑城镇栽培金银花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里独特的气侯和地质条件,所产金银花花蕾饱满,品质极佳,其中绿原酸含量居全国之首,所独有的皂甙成份更是受到中医界的青睐,目前这里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金银花干品150万公斤,素有“全国金银花第一镇”的美誉和“金银花之乡”的美称。2006年被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等部门评选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临沂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明星基地”。
给金银花插上科技翅
虽然这里的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但金银花的科技含量不高,面临着品种老化、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干品烘干技术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郑城镇党委、政府近年来提出了“立足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的目标,先后与企业合作在宁安庄村、陈家庄村建立了金银花科技示范园。特别引进“四季花”等新品种进行密植栽培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宁安庄科技示范园里技术员介绍说:“四季金银花比普通金银花花蕾期延长7天左右,相比之下比普通金银花产出的经济效益高出30%左右。并且我们研究并采用的立体种植、水肥调控花期的模式,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统计的结果要比普通种植管理模式增产近1倍。”“今后我们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服务等方式,把金银花种植由单一的药材专用型扩大到饮料专用型、观赏专用型,提高金银花这一古老品种的科技含量,让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的经济基础。”镇党委书记宋汉银介绍了今后金银花发展的方向。2006年与山东中医药学院、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在康成村建立了1000亩“金银花苗圃科研基地”。自此形成了依托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资金,不断带动当地金银花生产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管理科学化、开发科技化。
市场兴产业盛
郑城镇过去有部分不法业户在购销、加工金银花活动中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严重影响了当地金银花的声誉,一些外省市商户、企业不再续签订单,导致当地金银花市场萎缩,严重阻碍并制约了金银花产业的发展。郑城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把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确定为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决定首先从整顿市场入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定期组织工商、公安、安监等部门,深入企业、经销业户,进行广泛宣传,加大了对不法业户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并形成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有效制止了掺杂使假不法行为,恢复了郑城金银花的市场信誉。
“只有市场兴盛了,才能反过来影响金银花的生产,从而提高农民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让农民更好地从中得利”镇长宋汉银介绍说。出于这种思考与认识,该镇党委政府又有了新思路,把目光投向了建设“全国最大金银花物流港”的工作上来,该镇党委书记宋汉银亲自带领工商、城建、经委等部门负责人到安徽亳州等地考察,为节省时间,节约开支,他们还自带煎饼、大葱等当地饭食,昼夜兼程,看市场找资料听介绍,3天3夜的时间考察、学习4个地方的综合性中药材市场建设情况和管理经验。 “通过这次集中考察和学习,我们将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在现有药材市场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分工合理、功能齐全的‘中国郑城金银花物流港’,争取5—6年时间形成全国最大金银花专业性药材市场”。镇党委书记宋汉银介绍说。据统计,目前该镇从事金银花购销加工的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金银花年购销量300万吨,都是历年来最高的。
真诚引得凤来栖
前些年,由于各种原因,当地不少金银花购销大户和企业相继到外地谋发展,当时在这里几乎找不到一家象样的购销与加工企业,没有了购销、加工企业,金银花市场也顿显冷清,金银花价格虽然也受外地药材市场的影响,但常常居于外地药材市场平均价格以下。这里有一部分群众纷纷带着金银花到外地去卖,也有不少群众干脆刨掉了金银花,栽种别的经济作物,一时间群众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低落。这不得不让新一届党委、政府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做好金银花这篇大文章,应先从哪着手,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呢?在一次会议上,镇党委书记宋汉银激动地说:“我们决不能再让全镇百姓端着个‘金饭碗’却还受穷!”
2006年5月,新一届党委、政府把如何做大做强金银花这一支柱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民心工程之一,决心让这一产业成为全镇4.2万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阳光产业。镇党委书记宋汉银、镇长孙虎信心十多次带领镇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马不停蹄深入到外流企业和购销大户家中,察看并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诉求,告诉他们新一届党委、政府发展壮大金银花产业的信心与决心,并真诚地邀请他们回到郑城建厂。随着交流与沟通的不断深入和加强,功夫不负有心人,自2006年下半年至今,郑城镇的干部、群众欣喜地看到已回归的金银花购销企业如宝健药业有限公司、瑞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共5家企业,纷纷在镇驻地两个工业小区建厂,一些金银花购销大户也纷纷回来入股建设“金银花物流港”。
一花引得百花开。镇里又加大了当地金银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资源、市场优势的宣传力度,积极与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香港加多宝集团联系、协商,在郑城建设金银花基地项目。4月20日,香港加多宝集团在该镇种植金银花1000亩密植园项目合同正式签订。目前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在大后沟村的500亩金银花科技园项目正在运作中。据统计,2007年全镇以金银花为主的企业,财政收入是上年的3倍。“我们今后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扎实抓好‘三个转变’:由金银花生产型大镇向加工型大镇转变;由金银花仓储大镇向物流大镇转变;由金银花原始粗放型向有机型科技型转变。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扎实抓好“三个转变”,实现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委书记沙振霄充满信心地说。
现代农业兴郑城
2007年7月平邑县郑城镇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成立,这也是山东省首家“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协会依托金银花科技园、密植园和标准化种植基地,致力于加强对农民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提高金银花产品质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同时联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泰药业有限公司,以及香港加多宝集团等1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协会 基地 农户”、“企业 基地 农户”运作模式,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为金银花规模化、产业化及标准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郑城金银花不断赢得广大客商的青睐,对拉动当地金银花价格不断攀升起到了作用。大力实施一乡一品,全镇金银花栽植面积已达18万亩,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山坡、田野处处披上绿装。2005年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全镇绿化覆盖率达85%,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我们将依托镇域内的观音峰景区,打造金银花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以及油篓村农家乐旅游,实施采银花体验旅游、金银花之乡采购游等项目,让金银花带来更多的‘金’和‘银’”。镇长孙虎高兴地介绍着将来的规划。
3G认证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为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近年来,平邑县郑城镇从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快标准化、规范化认证步伐,即从GAP、GMP、GSP认证着手,立足资源优势,与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接轨,努力打响金银花品牌,做足做好金银花发展这篇大文章。
郑城镇目前拥有金银花物流港一处,金银花规模经营业户230家,其中有固定营销场所的32家,它们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5000多名郑城籍购销人员常年活跃在全国几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买全国卖全国”的大流通格局。同时,该镇众多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企业与全国20余家大型制药企业保持常年业务联系,交易量占当年全国金银花总产量的30%以上,牢牢占据着全国金银花市场第一交易市场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镇金银花的影响力,以及规范企业的经营销售行为,使之逐步与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化种植加工规范要求接轨,镇政府积极引导当地有条件的4家企业率先申请并获得山东省中药材销售(GSP)标准化认证。其中,永胜药业、金泰药业成为全省率先获得此项认证的两家企业。同时,该镇还鼓励、扶持4家按GMP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的企业入驻金银花工业小区;另外,该镇山东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郑城药源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GAP)的企业,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生产、加工、销售、制造等方面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生产模式,在它的直接带动下,该镇金银花进入了可持续、跨越式良性发展的轨道。(记者 李鹏 季学坤 通讯员 周国庆陈长芹 蔺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