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太子参
与两个月前相比
太子参批发价跌50%
经历了价格巅峰时刻的中药材,目前正备受煎熬。记者了解到,由于供大于求,全国不少中药材价格都在下跌,有的还不到历史最高价位的七分之一。不过在零售环节,不少中药材的价格仍在死扛。
批发
太子参被打回原形
跌幅之大前所未见
中药材200价格指数显示,太子参堪称当前跌幅最为惨烈的品种。在批发市场,其价格已低至55元/公斤,还不到历史最高价位的1/7。
“即便是和两个月前的价格相比,也降了差不多50%。”在厦门某药房从事中药采购的张先生称,3年前,太子参的价格最高,当时产地曾卖到400元/公斤,两个月前,已跌到120元左右,现在价格再度腰斩。
张先生称,他从没见过中药材价格波动如此之大。2009年时,太子参在产地的价格和现在也就差不多,但由于自然灾害,价格一下子暴涨,导致种植面积迅速猛增,以致供大于求,所以现在的价格相当于被打回了原形。
据了解,目前,太子参每年的需求量4000吨左右,而年产量已超过1万吨。张先生说,太子参一般是8月份开始上新货,也就是说其价格还有下跌空间,不过以当前价位看,估计不会再有太大跌幅。
其实,价格跳水的不仅仅是太子参,一些在前两年卖得很火的中药材,今年同样也在坐滑梯。
比如麦冬,此前,它曾从65元/公斤左右一度涨至150元/公斤,而今年价格已暴跌至45元/公斤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价格下降比较明显的中药材,大多已经或即将进入产新期,新货应市,老货积压,加上种植面积及产量增加,价格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pager$
零售
借口消库存,药店价雷打不动
热门中药材价格降幅如此之大,终端零售药店的价格是否会跟着下调呢?记者调查发现,多数中药材的价格仍在死扛。
记者在市区的多家药房药店了解到,麦冬的报价是0.3元/克,产地和零售终端的价差达6倍;太子参的售价为一两30元,相当于一公斤600元,是产地价格的11倍;金银花为一两20元,相当于一公斤400元,是产地价格的5倍。
厦门某药店店长黄彩缎称,就她们店而言,目前没有哪味中药材降价,大多都是价格持平。
“很多中药材卖的都是存货,新货没这么快补充,价格肯定不能跟批发市场比。”黄彩缎说,开零售药店各方面的成本也很大,高价进过来的药,肯定不会低价卖,而且来买药的消费者也很少关注药材价格。
厦门某药房采购部负责人张先生称,有些中药材平时购买的人并不多,往往一年只进一次货,所以零售价格确实没那么快下调。但像甘草、菊花、枸杞这些热销品种,则每年会补几次货。
这表明,药店以库存药材价格高作为零售价高昂的理由,可能只是借口。
网店
网购药材,多数至少便宜一半
中药材价格在药店虚高,是否可以网购呢?记者对比发现,不少中药材价格在网上购买确实相对便宜。
昨晚,记者在淘宝网以“太子参”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3505件宝贝”。以产地福建柘荣的太子参为例,有淘宝卖家开出的价格仅为每两7.9元(统货),相当于每公斤158元,相当于药店价格的约1/4。
名为“昆悦中药材批发部”的卖家则表示,他们的太子参品质可与同仁堂媲美,保证纯野生且未经硫磺熏蒸,价格为每两17元,相当于一公斤340元,也比药店价格便宜近半。
记者搜索麦冬,淘宝上相关搜索结果达11170件,价格之低更是惊人。一安徽亳州卖家网上最低批发价仅需2.3元/50克,药店价格为16.5元/50克,也就是说,药店价格比网上最低价格贵5倍。
当然,网店上的中药材也有比药店卖得高的,不过,价格高的,很少有成交记录。
$pager$
【声音】
药店跟涨不跟跌
市民不妨选网购
业内人士说,在中药材零售市场,向来有跟涨不跟跌的惯性,除非库存出清,新货补进,不然很难把价格主动调下来。消费者对药材批发价格不了解,很难去判断哪些药材卖得贵,即便批零间存在很大价差,消费者也只能吃哑巴亏。
市民卢先生说,关于药材价格,从来就是药店说了算,市民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而从习惯而言,更不可能有人抓药时还事先问药材价格,至于药店一年进几次货,消费者更是无从得知,“所以药材价格是否离谱,只能看药店是否摸良心做事”。当然,如果市民习惯于比价,不妨选择网购。
【 相关新闻】
三七价格
上演最后疯狂
部分中药材的价格进入下跌通道,而有些药材的价格依然疯狂,比如三七,价格7年涨了20倍。业内认为,其价格当前已进入“最后的疯狂”。
记者了解到,三七主要是通过头数(即每500克三七的个数)来区分品质的好坏,头数越小,年份就越长,品质也越好,价格也越高。
在三七主产地——云南文山,其统货售价最早时仅40元/公斤,2006年开始涨价,之后价格就居高不下。2011年到2012年,达到600至800元/公斤,而今年更是卖到了1000元左右。
至于零售药店的价格则更高,黄彩缎说,在她们店,三七的价格为100元一两,相当于一公斤2000元。
业内信息显示,由于近年来云南持续干旱,三七苗死了不少,预计今年三七产量会减少,价格还会再涨。
云南文山州三七研究所院长崔秀明认为,产量增加后,未来三到五年内,三七价格肯定会降,但预计今年降不下来。
记者注意到,由于三七已处价格高位且涨得厉害,零售药店一般都不敢进太多货,怕到时价格一旦下跌,就砸在手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