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这边厢,从400多元的高位跌至目前的50多元,太子参这一大宗药材正在上演过山车;那边厢,三七价格暴跌的隐患已经若隐若现。南都记者8月14日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获悉,今年除了太子参预计将现2000吨过剩产量外,三七这一目前价格已高烧到800元/公斤的大宗品种也将出现3000吨的过剩产量。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有关人士的预判,若采购量一直跟不上去,今年春节后三七的价格可能会拦腰斩断,出现“高台跳水”。
太子参上演价格过山车
“这一消息准确,但目前已经更新。最新的情况是,产地50多元都卖不动了。中药材没有走出盲目跟种的问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主任贾海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贾海彬提及的消息,近日来已经在医药行业持续发酵:太子参这一此前遭到爆炒的大宗药材已经从400多元高位回落至60多元。但由于巨额过剩产能的消息不胫而走,近日太子参价格再现跌势,且被指“短期价格低谷估计很难走出来”。
“太子参大面积扩种,源于此前2~3年的高价刺激。”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扩种潮的结果是,目前仅贵州施秉、福建柘荣这两个全国太子参主产地今年的产量就将达到6000吨,这还不包括副产区的产量。相比较来说,现在国内对太子参的年需求量预计仅为3800吨~4000吨。
南都记者近日走访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发现,由于不是地产市场,清平市场上售卖的太子参价格对供求的反应虽然略显迟缓,但也有下跌趋势。按不同品相,价格主要集中在90元/公斤~200元/公斤。而随机访问的几家批发商中,有商家向南都记者直言“今年(太子参)的行情不好,种得太多啦”。
$pager$
三七面临腰斩风险
供大于求是中药材价格下跌最直接的原因,药材价格上涨使种植中药材年收益增加,这极大地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热情,随着产新季节到来,不少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样是重要大宗药材的三七,也正在步入价格大跌的下行通道。
“三七这一品种预计马上会面临与太子参一样惨烈的局面。虽然目前三七一些地道品种的价格已经涨到800元/公斤,但随着产能的增加,明年春节前(价格)可能会拦腰斩断。”在对全国52个服务点和155个信息站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后,中药材天地网作出如是判断。
依照该网调研的结果,全国今年对三七的需求不超过7000吨,但今年三七1万吨的产量几乎毫无悬念。
“据我们了解,加上留种面积,今年云南主产区的产量预计有10000吨~12000吨。但与这一数字相对应的是,去年全国对三七的需求在5600~5800吨,即便接下来价格下降,可能会令一些企业和投资者逢低进货,但今年的需求预计也不会超过7000吨。”贾海彬如是指。
但来自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预测显示,依照目前的扩种速度,2014年,三七的产量将达3万吨,到2015年其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原本在大宗药材中排名19位的品种,将在2015年赶超甘草、党参、黄芩等大品种,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品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产量的大跃进,势必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然而,一位刚从云南调研回来的医药行业人士 介 绍 ,目前云南红河州 、文 山 州一些地方还是在鼓励扩种。产量过剩的局面还在进一步加剧。
未来4-5年价格低谷期?
伴随着太子参价格的巨幅下滑和三七价格预期的走低,从价格周期而言,中药材整体价格也将随之步入下降通道。不过,南都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个中药材零售和批发市场,却发现价格依旧处于高位,并未出现整体下滑。
对于这一“反常”的现象,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多个新发因素的影响。
“就整个中药材产业来说,除野生的依旧紧缺,家种的品种整体上处于产大于销。在产大于销的情况下,按照价格周期,原本应该处于价格下滑通道。但整个中药材价格之所以目前还处在高位,可能是受到了国家发改委打击制假售假的影响。药材市场的普遍品质下降已经引起国家多个部委的重视,而打击的结果将促使市场净化,但品质上去,价格不得不随之上去。”贾海彬分析指出。
有本地从事药材贸易的商户则指,近期中药材价格整体未随产量调整,还有游资炒作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的因素。
据其介绍:“这2-3年来,游资进入中药材行业十分明显,雄厚的资本对整体市场不大的个别品种而言,依旧处于强势。另外,目前中药材行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这一棘手的情况,有金银花产区的G A P种植基地就向我们反映,此前每公斤20元的采摘手工费,已经没人愿意做。目前这一费用已经涨至30元/公斤。”
“不能因为处于高价区就放松警惕”,这是广州一家不愿具名的中成药企业的说法,在其看来,药材高位横盘后,往往会迎来4~5年的价格低谷期。
南都记者 马建忠 实习生 郑仰芝
$pager$
三七现价800元/公斤
面临下跌50%
太子参:原价400元/公斤,现在50元/公斤
三七市场需求5600~5800吨
太子参今年产量6000吨
市场需求3800吨~4000吨
三七产量一万吨
主编观察
“过山车”不好玩
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中药材价格曾经玩过两次“过山车”,在这两波暴涨暴跌折腾之后,中药材价格平均上涨200%,一度在2011年6月登上“珠穆朗玛峰”。直到现在,以虫草为代表的养生概念中药材余威仍在,价格甚至超过黄金。
如同疯狂的煤炭、疯狂的玉石、疯狂的大蒜、疯狂的楼市那样,价格的波澜起伏同样造就了各路游资的追逐游戏,地方政府更是将中药材种植视为政绩大力推广。但坑爹的是,这一边原材料价格疯狂,另一边中药价格狂降,两边夹击下,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企业却成了“夹心饼”,生活得水深火热。
于是乎,个别药企干脆“自废武功”,加入到中药材的“过车山”游戏中,从老实本分的生产企业,改行充当“药贩子”,急功近利赚取快钱。
在这种局面下,上游种植企业也难心平静气、“慢种慢养”。于是乎,大面积施用农药、化肥,利用硫磺等化学物质熏制山银花、以次充好等“精明手法”被广泛复制。就像青菜失去了菜味、猪肉失去了肉味那样,在各种农药、化学物质“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药材,也难免减少或改变了其药效。
一家N G O组织近日公布的《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全国9个城市(包括香港)的9家连锁中药房所售药材的23种65个样本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包括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仁堂药店、云南白药大药房有限公司、湖南九芝堂零售连锁有限公司等药店购买的65种中药产品,检测结果显示,共有48个样本检出农药残留,其中26个样本检出6种已禁用农药的残留,其中包括甲拌磷、克百威、涕灭威等高剧毒农药,占总样本量的40%。
面对这样的惨状,连老中医对沿袭中药材的药量和配比,都开始动摇。而对于中药材乃至中药生产企业来说,这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由此不难下出结论,价格的暴涨最终只是“富了一些人,伤了全社会”。因此,此轮中药材价格的大跳水,也许并不是坏事。 文/田爱丽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