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日,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在官网上发布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香港保灵堂的白凤丸等产品含有大量铅、汞和砷,再次将中药质量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8个月,同仁堂遭遇质量门已是数次。今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曝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5月被检出健体五补丸汞超标,这次又被检出含有大量铅、汞和砷。
化学农业模式延伸至中药材种植
随着人们对西药疗效的怀疑和其副作用的担心,以自然疗法为核心的中医逐渐被中外消费者接受。据悉,2012年中国中药类产品的出口达到24.99亿美元,预计2013年全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将达3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0%.
然而,老字号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为中药生产安全性敲响了警钟,其中尤以重金属超标问题最为令人担忧。记者采访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以下简称“绿色和平”)了解到,上半年绿色和平对美国、加拿大等七个国家的市场上产自中国的中药材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样品中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甚至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高毒或剧毒的农药,大部分样品农残含量超出欧盟限量规定。据调查,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指标和欧盟等国家相差悬殊,如欧盟设置了583项检测项目,国内仅58项。
国家药典委员会曾发布有关中药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的限量标准草案,其中明确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汞不得过1mg/kg.”然而,真正到落实还很困难。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表示,“虽然国家对重金属含量有相应的要求,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很多地方还做不到位,目前正在完善的过程中。”
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报告显示,农业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中国面临环境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第一大农药使用国,减少农药使用迫在眉睫。绿色和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对全国中药材做了从源头生产到终端产品的农药污染调查。令人遗憾的是,在工业化农业模式的延伸之下,中药材亦沦为企业扩大经济利益的工具。中药材受到大量农药及化肥污染,形成“药中有药”的严重局面。
据绿色和平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严重依赖化学农药的使用,农户多凭经验或农药店推荐用药,缺乏来自政府及企业的专业指引和监管,而处于中药材生产链后端的中药材品牌商,在产品收购中,同样对农药残留没有任何标准,企业内部也不会做农药残留的相关检测,最终导致富含农残的中药材轻易进入流通环节,直到进入消费者口中。“中药材几千年来被崇尚自然和传统的中国人所信任,这次的调查结果无疑伤害了原有的信任。”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认为。
$pager$
监管力度不够 管理规范徒有虚名
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了中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中药生产企业种植、生产、加工中药材做出了要求。“规范”中在农药使用部分规定了“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及“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最小有效剂量”的标准并无执行标准和评估指标,难免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应用到中药种植的实践当中。
绿色和平表示,在农村,农户购买和使用农药多依赖个人经验,农技站是可以直接发挥农药指导作用的最基层部门。然而地方上很多农技站的职能因为行政制度调整从农业技术咨询转向计划生育管理,客观上不仅不能真正发挥农药安全管理和监控的职能,而且还会因利益驱使向农户推销农药。作为农产品“入市”前最后一道防线,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药残留检测制度非常不完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不健全,监管机构建设投入不足,监管能力和水平不高,从生产种植源头到产品终端的常态化农药监管体系的缺失为农户使用禁用农药和大量使用农药提供可乘之机。
通过对中药房所售药材的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检测分析,以及对相关种植者、商户和加工企业工作人员的访谈,绿色和平告诉记者,中药材样本普遍含有多种农残,其中甚至包括国家禁用农药,且个别样本农残含量偏高。绿色和平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各级政府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不力,政府决策者缺乏农药减量的决心,生态农业的长期建设性投入不足。绿色和平呼吁决策者切实贯彻农药减量政策并建立有效数据评估监督机制,加强农药监管,确保高毒剧毒农药不在中药材上使用。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中药企业应承担其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并公开供应链中减少农药使用的机制。
中央2013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大部分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业或者流通,能够使农业有更长的产业链条,使农产品有更多的增值。他们有更大的责任去从各个环节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大型中药零售企业对于收购的原料并未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忽视对源头种植的管控,任由遭受农药污染的中药材进入自己的供应链,再对外销售给广大消费者,是有失龙头企业责任的行为。
针对以上事件,记者致电同仁堂宣传部,该公司宣传部以“不清楚情况”为由拒绝采访。随后记者走访了几家同仁堂药店,通过与工作人员交谈,发现中药销售并没有因为几次质量安全事件而受影响。
$pager$
中药材种植亟须向生态农业发展
虽然国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投资近年来有较快的增长,但是对生态农业研究和推广领域的投入却相当有限。据悉,2007年农业部启动“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试点工程”,通过物理和化学诱控、免疫诱抗、生态控制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目前,全国建有200多个绿色防控示范区,覆盖率20%左右。按照要求,相比常规区域,绿色防控区域农药使用量要减少20%.目前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减少30%~50%.然而,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产品研发力度不够,绿色防控的实施范围和规模有限,致使全国农药的使用仍然居高不下。
显然,为保障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清洁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相关部门要携手同心,促进中药材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是政府、企业、农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
绿色和平呼吁各大型中医药企业,从自身供应链的管理做起,改善产品无追溯和农药使用无监管的现状,并承诺切实贯彻农药减量政策,设定具体可执行的时间表和数据评估监督机制;记录并公开供应链中的农药种类和使用量;加强农药使用的指导和监管,确保高毒剧毒农药不在中药材上使用;建立并公开企业有关中药种植的农药减量机制,公示生态技术和机制方面的革新,包括公司自建基地的减量及对供应商的要求;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本报记者 曹雅丽)
相关文章
中药材农药残留的背后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