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东阿地区的道路上,放眼所见到处是柏油马路和来来往往的车辆,驴在这里几近绝迹。“我们这里早就没人养驴了,吃得多、干活少、脾气还倔。”路人的一席话,让记者多少有些意外,在这个素以驴皮熬制阿胶闻名天下的地方,毛驴养殖已几近消失。
就在这片阿胶发源之地,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与福胶集团双雄并立,演绎出了一场关于正统阿胶的豪门恩怨。而在他们的夹缝当中,则是散布于周边的60多家大小阿胶作坊,上演着诸如“东阿阿娇”模仿秀。
“谁都说自己是正宗的,谁都说自己是东阿阿胶,你也没法辩驳他们不对。”东阿镇上玫瑰阿胶专卖店的老板如是说。
两个地区一个“名分”
“出东阿,故曰阿胶也。”在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学名著 《名医别录》中,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最早对阿胶的名故做了如是阐述,也奠定了东阿阿胶的正统地位。诚然,作为阿胶品牌,东阿独此一家,但作为地域,关于东阿的名分之争却从未停歇过。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在山东地界内,存在着两个冠以“东阿”的地区,一个是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另一个是聊城市东阿县,两个地区只有“一河之隔”,这条河就是黄河。而这一县一镇两个“东阿”分别造就了东阿阿胶和福牌阿胶两大品牌,尽管“东阿”品牌使用权一直把持在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手中,但两家之间关于“正统名分”的争夺一直在或明或暗地进行中。
在聊城市东阿县的是国内阿胶市场的龙头老大—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在东阿阿胶公司的多年运营下,东阿县的阿胶文化氛围已是相当浓厚,就连县城的中心大道也被名以“阿胶街”。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阿阿胶先后经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股份制)等发展阶段,是阿胶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生产东阿阿胶。
福牌阿胶所在的平阴县东阿镇则是老东阿县城的所在地,清代中后期资料记载的用于泡皮的浪溪河旧址则成为福牌阿胶宣扬“东阿镇为唯一的中国阿胶之乡”的最有力佐证。当记者向门卫提出参观要求时,对方却表示内部流程保密不能参观。
“我们这里都不提东阿阿胶,一般都说东胶和福胶,两家其实都算是东阿的阿胶吧。”在平阴县城经营阿胶产品的曹正瑜对记者说。
$pager$ 小品牌阿胶多如牛毛
在聊城市东阿县国医堂药房里,老板告诉记者,因为毗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当地的阿胶市场几乎清一色都是东阿阿胶。当地销售的东阿阿胶价格与青岛地区无二,同样是半斤卖550元。
而在黄河对面的平阴县东阿镇上,最不缺的就是阿胶店了。距离福牌阿胶厂不足100米处,就有一家玫瑰阿胶专卖店。“平阴的玫瑰是出名的,而且还有阿胶,所以我们这里的玫瑰阿胶非常有名。”老板孙某的说法,与街上比比皆是的玫瑰阿胶专卖店和广告牌相吻合。在这家玫瑰阿胶专卖店内,仅记者看到的品牌就有十多种,其中一款名为“阿娇”的产品,外包装几乎与东阿阿胶无差。孙老板说,在东阿镇很少有人卖东阿牌阿胶,“东阿阿胶太贵了,一盒抵两三盒其他牌子的阿胶,这边很少有卖的。”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当地阿胶店,发现清一色的没有东阿牌阿胶,倒是“东阿镇阿胶”、“东阿古阿胶”之类的小品牌阿胶众多。
东阿当地还有收购陈胶的习惯。“如果是1978年以前的阿胶,现在一斤能卖到5000多元。”在东阿县汽车站附近经营阿胶的郭世勋告诉记者,尽管东阿地区阿胶厂众多,但大部分当地人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很少有服食阿胶的习惯,“不过有不少人家里能存几块老阿胶,放到现在也挺值钱。”郭世勋说,阿胶存放超过5年以上,就可以算是陈年阿胶,而“陈年胶”的药力跟刚出厂的生胶相差甚远,“现在上年头的阿胶,只有东阿阿胶和福牌阿胶两个品牌,其他都是最近两年刚冒出来的。”
一块阿胶熬制需9天
“对不起,这里是保密部分,外人不能参观。”当记者走进东阿阿胶生产阿胶的车间后,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由于属于国家级保密工艺,东阿阿胶的生产流程一直处于神秘状态,而记者所能参观的也只有微机控制的化皮工序和依然保留传统风俗的擦胶和印字两道后期工序。“阿胶的生产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对驴皮进行泡洗,处理好的驴皮经过化皮、打沫、凝胶等几十道工序,最后完成阿胶制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阿胶生产流程需要大约9天时间。
东阿阿胶生产阿胶的车间建成于2004年,规划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但东阿阿胶工作人员透露,该厂的生产规模一直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主要是受到了驴皮资源短缺的局限,也是为了坚守质量、坚守道地和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也一直想扩大产能规模,但从2008年到现在,阿胶的年生产量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生产车间约50米的原料库,隔着把守森严的门禁,记者看到,偌大的原料库场上只堆放着两堆处理过的驴皮,显得格外空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公司为即将带来的秋冬旺季所储备的一批驴皮资源,“一张驴皮差不多能生产两斤阿胶,所以驴皮成本是阿胶最大的生产成本。”
$pager$ 公驴享受“独门独户”待遇
从东阿阿胶公司驱车约15分钟,记者来到国家黑毛驴繁育中心。“我们这里主要是生产毛驴的冷冻精液,供毛驴养殖户配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养殖基地常年养殖规模达到200头,就全国范围提供育种、繁殖、营养、疫病防治、畜牧兽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等。
在母驴养殖区,数十头高大的母驴正在围栏里惬意地晒着太阳。“我这里一共有200头毛驴,只有不到30头公驴,而一般农户家很少会养公驴。”基地工作人员曲洪磊介绍说,现在炼制阿胶的驴皮大部分是母驴皮,这是因为公驴养殖成本和难度比较大,主要用于给母驴配种。在曲洪磊的指引下,记者又来到公驴养殖区,远远就听到了公驴特殊的叫声,“我们用铁制的栏杆将公驴隔离喂养,为的就是防备公驴之间相互撕咬。”曲洪磊介绍说,吃得多长得慢是驴的特性,而且驴的生殖率在大型牲畜当中是最低的,“相对而言,养一头驴的经济效益不足养一头牛的一半。”
“我们的基地主要提供配种和冻精业务,全国有驴的地方我基本都跑遍了。”曲洪磊介绍说,炼制阿胶的驴皮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个头较大的北方驴,尤以全身纯黑的乌头驴和个头高大的德州驴为最佳,但目前山东境内养驴的专业合作社非常少,即便是东阿地区也几乎没有人养驴,东阿阿胶无奈远赴新疆、内蒙联系农户,签约建立养驴示范基地。资料显示,自去年5月以来阿胶的原材料驴皮价格一路猛涨,湿皮从每公斤17元涨到44元,涨幅近159%.
阿胶涨价是“价值回归”
东阿阿胶为何敢于实施提价计划,其品牌价值无疑是最大的看点。根据最新发布的 《2013胡润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榜》,东阿阿胶品牌价值78亿元,位居品牌榜第65名,在医药保健品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云南白药。而以如此品牌作为参照系,东阿阿胶的涨价目前来看远没到极限,对此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所设想的价格终点在每斤4000元至5000元之间。
而在市场分析人士朱克华看来,东阿阿胶的连续提价,最大的凭据无疑是其对市场的垄断性控制。“无论是从市场份额来看,还是从品牌价值或行业影响力来看,东阿阿胶对于阿胶市场的控制力是非常巨大的。”朱克华认为,目前东阿阿胶正在走着茅台酒的老路,“茅台酒的衰落并非酒自身的发展问题,而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所以东阿阿胶的价格战术应该是有效的,而且将是有持续力的。”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则是东阿阿胶对于价格体系的严密控制。在营销模式上,东阿阿胶一直坚持建立异地办事处,配以经销商渠道,在价格方面,经销商必须匹配其控制营销的策略,几乎杜绝了自行调价和区域串货的可能,也就使得全国东阿阿胶价格呈现高度统一。与之相比,福牌及同仁堂等阿胶品牌,在价格方面给予经销商更大调整空间,也使得其价格高低不一。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东阿阿胶的厂区专卖店内,零售价格跟青岛医保城内的售价一样,都是550元半斤;而在福牌阿胶的厂门口专卖店,一斤装黄包阿胶的售价要比青岛佳世客店内的售价便宜几十元。(撰稿摄影 记者 官华晨)
相关文章
驴皮价格居高不下 东阿阿胶扩增养驴基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991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