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河南省禹州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享有“药都”的美誉。
近年来,禹州市已初步形成了山货、古城等15个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40万亩,年产值约5亿元,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在发展这一支柱产业中,禹州市气象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禹州市气象局以药材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为牵引,在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对气象条件要求的基础上,与市药材办等部门合作,制定了禹州中药材种植周年服务方案。科技人员根据药材生长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制定了不同的气象服务标准,为中药材的产前、产中、产后等提供全程化服务。
2008年5月,为配合全市中药产业战略的实施,禹州市气象局购置了一部车载式雷达,并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了15个乡镇雨量站和两个多要素气象观测点。2008年11月份以来,禹州市降水严重偏少,各地药田出现了严重旱情,药农盼雨心切。截至今年2月20日,市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时机,成功实施了3次人工增雨作业,作业效果明显,累计增雨量达到10毫米,有效缓解了药田的燃眉之急。
“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受时令、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尤其气象灾害造成的药材减产,更是造成药材价格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禹州市药材办主任南林 坡对记者说。
市气象局还利用手机短信和兴农网站,及时发布各种天气预报预警、生产建议以及药材供求信息,为药材生产种植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禹州市梁北镇是远近闻名的药材之乡,这里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盛产的丹参、金银花享誉国内外。药农郭天喜老人喜笑颜开地说:“药材比庄稼还娇贵呢。种药材要常看天,科学管理才有好收成。”2008年春季多雨,药田积水多,一些药材出现烂根现象。镇上的药农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防治建议,及时清沟排水,加强了中耕松土,病害很快就消除了。而今年春季却干旱少雨,一些药材植株叶片颜色变浅,植株生长缓慢。药农们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防治建议,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这些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我们根据当地气候背景资料,建议政府合理进行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药材种植规划;根据天气预报,及时指导药农施肥、除病、育苗、采收等劳作。”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208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