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一种传统的疗法。用器具(牛角、玉石、碗、碟、铜钱等)蘸桐油或茶油在患者背、颈、四肢等处的皮肤上来回上下刮动,直刮到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止,使痧毒排出体外,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仫佬族民间还常用火灸疗法,如遇各种风症,多用灯芯草或棉线蘸桐油或茶油,点燃后以有火的线头灸掌心、腰眼、足心、肚脐等穴位,使人体的经络疏通、气血调节、阴阳平衡,以祛除体内风、湿、寒热、毒等。
仫佬族民间治病也用中草药治疗,但用单方的较多。比如:对打摆子(即疟疾),民间用青蒿煎水喝疗法;对走六塘(即勾虫引起贫血病),民间用葫芦茶煎水服疗法;对鸡朦眼(即夜盲症),民间用南瓜花和猪肝相配蒸服疗法;对蚂蟥痧(即舌根底部发黑),民间用泡石灰水喝疗法;如被蜈蚣咬伤,则用鸡口水涂患处;如发生牛疔(其症状是身上发冷发热,打战),则用野辣椒煎水服疗法。若有重大疾病,则请民间的专门土医来治疗。
仫佬族民间还保留有医疗保健与卫生民俗相结合的疾病预防传统。每年立春,在仫佬族地区,每家每户都要上山寻找樟树枝叶,拿回房前屋后焚烧,以消除瘴气;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村村寨寨的仫佬族群众,在这一天将自己知道的原生中草药拿到集镇圩市进行交流买卖,上市的草药品种达数百种,摊位达百余个,形成了端午药市街,出售的草药,有清热解毒的、有消炎止咳的、有祛风止痒的、有活血祛瘀的。夏至后,当蚊多虫飞时,人们就采来驱虫草或黄荆柴、青蒿等植物的枝叶焚烧,可防止蚊虫叮咬,夏季人采来马鞭草、千里光、鱼腥草等草药,用来煮水当做凉茶,可止咳生津、消热解暑,还可防治各类热毒症。
仫佬族民间医药是数百年来生活在南国这“蛮烟瘴雨”之地的仫佬族人与大自然不断的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与“瘴邪”、“毒气”等病魔的斗争中,仫佬人发现了动植物、矿物药,总结出不少治病的药方。仫佬医既接受汉族的医疗经验,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对治疗发热中暑、退烧止泻、骨折风湿、外感风寒、蛇虫咬伤多有疗效。
仫佬医及其相关诊疗记录世代相传,传播方式多为手抄本。仫佬族民间药方的整理开始于新中国建立初期,1957年汇成集子《罗城民间中草医医药验方集》;自治县成立后,又整理编成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间医药验方汇集》;后来又进一步挖掘整理,至2007年5月共收集整理民间验方4000余条,在仫佬族医学发展的历史中,涌现了许多出生中草药世家、有祖传秘方、精通医学典籍、掌握古今疗法的仫佬族名医。著名的有朱凤楼、唐正刚、潘殿妹、潘庚伍、龙光辉、谢书生、罗秀珍、梁代安、覃荣辉、钟金花等。他们或擅长草药接骨,或擅长治疗儿科疾病,或擅长蛇医,或擅长妇科、脑出血、无名肿毒治疗等。他们传承和探索下来的秘方验方在治疗重大疾病中发挥了独特的疗效,许多疑难杂症患者在他们的手上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