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公元420~589年,史称南北朝时代。在短短的170年时间里,中国分裂成南朝和北朝两个国家,而南朝历宋、齐、梁、陈4朝,北朝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5代。尽管当时山河破碎,民怨沸腾,但却涌现了书法家郑道昭、地理学家郦道元、医学家姚僧垣、文史学家范晔等大批名流。尤其是以医学立业的徐氏家族,先后诞生了徐熙、徐道度、徐文伯、徐嗣伯、徐之才等7世12位名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说起徐家从医基业的创始人徐熙,还颇有传奇色彩。据史料记载,徐熙原籍山东,后寄籍江苏,为南朝宋濮阳太守,他素好黄、老之学,隐于秦望山(今绍兴城南会稽山最高峰)。一天,有位道士经过,口渴求饮,徐熙热情与之,道士临走,留给他一个葫芦说:“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徐熙打开看,乃《扁鹊镜经》一卷,于是精心研读,医术随之“名震海内”。
徐熙生子徐秋夫,官至射刚县令。他深得家父真传,医术高超,尤精于针灸,竟达到了“通鬼神”的地步。
徐秋夫生二子,徐道度和徐叔响,个个不凡。长子徐道度居
杭州,擅长内外科,因为有脚疾不能走路,宋文帝刘义隆便常常令人抬轿请他入宫,给诸皇子疗疾,而且“无不绝验”,最后封他做兰陵太守,并称赞他“疗疾”为天下“五绝”。也许徐道度感其脚疾之苦,著《疗脚弱杂方》,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治疗脚气病的专著。次子徐叔响,曾任大将军参军之职,对针灸、小儿科、本草学等都有研究,且著述丰富,撰有《针灸要钞》、《本草病源合药要钞》、《杂疗方》、《疗少小百病杂方》、《解寒食散方》等书,今多佚。
徐家第四代三人,道度生文伯,叔响生嗣伯、成伯,皆精医术,且声名显赫,颇多成就,可谓徐氏家族杏林生涯中的一个顶峰阶段。
徐家到第五代,出了两位名医。一为徐雄,乃徐文伯之子,与父同事南齐,精于诊断,当时医术名贯江南,官至兰陵太守。一为徐践,乃徐成伯之子,字景升,事北魏,医术也很了得,但名气不如其父和堂兄徐雄。对这兄弟二人的治病绝技,史料记载不多,但对徐雄的为人和品德却有笔墨。据说徐雄性善厚道,通情达理,深受官场、百姓和病人拥戴。尤其他非常孝敬父母和兄长,母亲死后,他悲痛至极,几欲自毁。可没多久,其兄又辞世,他再也无法自制,扶杖奔丧途中,俯身恸哭,竟哀哀而终。
徐之才、徐之范是徐家第六代中的出色代表,这对亲兄弟乃徐雄之子,从小都聪慧可人,最终不负所望,皆成栋梁之材,尤以徐之才著名。徐之才字士茂,据史料载,他5岁诵《孝经》,8岁略通意旨,13岁被招为太学生,粗通礼、易,被誉为“神童”。稍长,博涉经史,兼通天文,尤精医药,是当时难得的奇才。他初仕南齐,后为北魏俘,遂事魏、北齐,曾作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官职,封西阳郡王。他的好口才留下了不少佳话。未封西阳王时,有一次,他和尚书王元景戏耍。王嘲笑他的名说:“叫什么,‘之才’,我看少一笔,该叫,乏才,才对。”徐之才不恼不怒,马上嘲笑王元景的姓说:“王字,加上言为‘诳’,靠近犬成‘狂’,加上颈足是‘马’(繁写),长出角尾是‘羊’”。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徐之才医术高超,有人患脚跟肿痛,诸医不识,他诊后说是“蛤精疾”,并说这是乘船入海,垂脚水中所致,于是下刀为患者剖出蛤精子(可能是海中一种叫游波虫的小动物)二枚,大如榆荚。武成帝患精神恍惚,幻觉迭出,时常看到空中五色云气下降变成美妇,之才诊为“色欲过度,大虚所致”,予汤药数剂治愈,如此等等。此外,徐之才对药剂学、妇产科造诣很深,曾撰修《雷公药对》与《药对》,把药分为宣、通、补、泻、涩、滑、燥、湿、轻、重“十剂”;其所创导的逐月养胎法,注重饮食调摄,注意劳逸适度,讲究居住衣着,重视调理心神陶冶性情,施行胎教等,这些都有特色,而且是开创性的贡献。他还著有《家传秘方》、《小儿方》、《明冤家录》等书,均佚。年80卒,赠司徒,谥号文明。可惜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徐之林、徐同卿虽分别有太尉司马、太子庶子的封号,但却疏学无术,成了他最大的心病。与之相比,其弟徐之范虽声名略微,但也以医术出名,曾任北齐尚药典御,官至太常卿,并袭之才西阳王之爵,后入周,隋开皇初病逝。
徐家第七代,较为知名的医生是徐敏斋,系徐之范之子。他和父辈一样,也博学多才,对医学颇有成就。死于开皇中,赠朝散大夫。可惜史料记载不多,应是徐家基业走向衰微的见证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