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锦纹、川军、将军。主产于青海的同仁、同德、贵德,甘肃的和政、河川、岷县、临潭、武威(凉州)、铨水、文县、清水、庄浪。四川的雅安、九龙、甘孜、阿坝州的理县等地。南大黄产于四川东部及湖北、贵州、陕西毗邻地区。南大黄多为栽培品。功用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商品规格】
历史上大黄规格繁多,如青海西宁大黄分蛋吉、中吉、箱片、大黄渣等。甘肃河川大黄、铨水大黄分中吉、苏吉、文吉分中吉、文呆片,还有岷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雅黄、南大黄等。现已简化规格,西宁大黄分蛋片吉l~3等;苏吉分1~3等;水根大黄、雅黄、南大黄等。笔者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所见地产大黄与雅黄(药用大黄)相符,形如马蹄,质松,断面黄褐色,常有糠心。但在州府马尔康所见地产大黄,却显然不同。该品呈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质重,棕红色,断面高粱茬,切片后棕红色。气清香,质量较好,可能系掌叶大黄。工作中所发现的山大黄,有的性状如同正品大黄文中吉,外皮撞光,表面淡黄棕色,体稍轻,断面淡红棕色,确实真假难辨,不少人误为正品。土大黄的原植物来源有许多种,。形状各异,相当复杂,究其原因多为误种错收,仅陕西榆林、汉中、宝鸡、安康等地所误种的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曾产有上百万公斤调拨全国不少地区,我省调入也有十数万公斤。此外河北、山西、甘肃亦产土大黄,也曾调入我省。
【药材鉴别】
(1)西宁大黄:呈卵圆形(蛋吉),现多为纵切瓣,称蛋片吉,粗皮已去净,表面黄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
(2)大黄苏吉:呈不规则圆柱形、腰鼓形,为横切段,粗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红肉白筋。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气清香,味苦微涩。
(3)原装大黄:为除去粗皮不规则的纵切瓣或横切块、片。表面黄褐色,断面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环纹,髓部有星点或散在颗粒。气清香,昧苦微涩。
(4)水根大黄:为大黄主根的尾部和支根的加工品。带皮者较多。呈长条状,表面棕色或黄褐色,质坚体重,断面淡红色或黄褐色,具放射状纹理。气清香,味苦微涩。
(5)雅黄:呈圆柱形,纵切或横切面瓣、段、块、片,以横切为多,似马蹄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质较松,断面黄色或棕褐色,少有糠心和闷茬。质次。
(6)南大黄:横切成段,粗皮多已除去。表面黄褐色,体结实,断面黄色或黄绿色。气微香,味苦而涩。
【混淆品】
(1)河套大黄:产于陕西、甘肃。根及根茎呈类圆柱形及圆锥形,多纵切成条状或片、块状,长5~15cm,直径2~8cm,表面黄褐色,断面淡红黄色,无星点。气浊而特异。味苦、涩重,嚼之有恶心感。
(2)藏边大黄:产于西藏日喀则、拉萨及四川、云南等地。根茎类圆锥形,根类圆柱形,长4~20cm,直径1~5cm,表面多红棕色,也有灰褐色者,多纵皱纹,新折横断面多蓝灰色至灰蓝带紫色。香气弱有别于正品。味苦微涩。此外尚有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羊蹄、酸模等均冒充正品大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