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一批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专家针对《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77项)》、《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肥力》、《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健康》、《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环境安全性》进行了会议审查,会议表决结果为同意发布,经学会办公会审批,现予以公告。
《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77项)》简介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规范化需要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标准化。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材种子种苗无国家标准可遵循,行业标准也尚无发布。标准缺失影响种质质量稳定,不利于维持中药材市场秩序。研究、制定相关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与经营,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贯彻落实,对提升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推动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具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多家有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100种常用中药材种子种苗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结合国内同类标准研究进展与科研成果,利用合理检测方法,明确有关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和运输等的技术要求,形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系列标准,旨在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保障中药材质量。2017年编研发布第一批62项,2018年编研发布第二批77项。
《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肥力》
土壤是药用植物生长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其理化性质及变化趋势直接影响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近年来,中药农业过分追求产量,生产中大肥、大水、大农药,导致土壤恶化,进而引起中药材农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不仅严重威胁临床用药安全,更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长期以来,广大药农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缺乏简易可行、成本低廉的土壤肥力动态评价标准,难以判断生产过程中土壤肥力发生了何种变化,导致了中药材生产中土壤肥力管理的诸多问题。本标准为一线生产者制定了操作简便、切实可行的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肥力动态评价指标与方法,适用于全国栽培各类药用植物的各类土壤,可用以评价栽培前后以及栽培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状况,指导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养分管理与施肥决策、产地生态评价与治理,引导现代中药农业土壤管理的发展方向。
《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健康》
土壤健康是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所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健康受到人类利用和管理土壤方式的明显影响,对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动态质量变化有优良的指示作用。近年来,中药农业过分追求产量,生产中大肥、大水、大农药,严重损害了土壤的功能。因此,为有效管理和利用土壤、减少生产投入、保护和改善栽培地生态环境,在中药材生产中必须进行土壤健康的动态评价,以此作为调整和改善土壤可持续管理方式的依据。
本标准基于上述背景,综合考量,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指标体系,制定了土壤质量动态评价中的健康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栽培各类药用植物的各类土壤,可用以评价栽培前后以及栽培过程中土壤健康的动态变化状况,旨在科学监测栽培药用植物栽培地土壤健康质量的动态变化,为中药材高质量可持续生产保驾护航。
《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质量动态评价:土壤环境安全性》
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大肥大水大农药的生产方式,不仅引起中药材农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严重威胁临床用药安全,更导致土壤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大量积累,开展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动态评价是当务之急。
本标准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药用植物栽培土壤环境安全性动态评价指标与方法,适用于全国栽培各类药用植物的各类土壤,可用以评价栽培前后以及栽培过程中土壤整体环境安全性动态变化状况。本标准的颁布可直接指导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壤环境保护,为土壤管理和药用植物栽培提供指导性建议,对改进土壤管理方式、提高药用植物产量和质量、指导产地生态评价、治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